上海戰場,植田率部苦戰後,日軍兵力折損嚴重,以致日軍進攻乏力。無奈之下,植田也得向東京軍部求援。
日軍軍部得悉情況後,陸相荒木貞夫立即召集載仁、博恭、真崎甚三郎開軍事會議,商議對策。
參謀本部參謀次長真崎甚三郎中將首先介紹情況說:“植田謙吉率第9師團增援上海後,進攻失利,損失慘重,攻擊能力大減,淞滬戰場又處於膠著、對峙狀態。植田兩天前來電,請求增援。”
海軍方麵的博恭不陰不陽地說:“原來以為隻有海軍在淞滬戰場連連失利,沒想到換上了陸軍中將,而且又增加了一個師團的兵力,還是照樣的失敗啊。”
載仁看不過,解釋道:“植田進攻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淞滬戰場,中國軍隊並不僅僅是第19路軍一支人馬,而是又增加了第5軍,合計兵力已達六萬多人。植田在發起攻擊前對此並不清楚,在兵力部署上過於大意,所以才遭到了重創。”
荒木貞夫臉色很難看,說道:“所向無敵的帝國軍隊在上海作戰,在全世界關注下連連失利,國內輿論嘩然,天皇震怒。天皇已敕令:繼續向淞滬戰場增兵,並成立上海派遣軍,盡快結束上海戰役!”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問載仁和真崎甚三郎道:“隻是這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的人選和派往上海的增援部隊,你們參謀本部考慮好了嗎?”
真崎甚三郎說:“援軍擬派皇軍第11、第14兩個師團,並另加二百多架飛機馳援淞滬戰場。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的人選卻頗費了些周折,經過反複比較,最後決定由白川義則大將任總司令官。”
載仁說:“白川義則曾經擔任過內閣陸軍大臣,資格老,在日本陸軍中聲名顯赫,很有威望,由他出任上海派遣軍總司令官比較合適。另外準備由菱刈隆大將為副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任參謀長。”
這個白川義則就是河本大作製造“皇姑屯”事件後,因國內輿論聲討下台的原陸軍大臣。
荒木貞夫考慮了一下,說道:“好吧,就按你們這個方案實施吧。命令白川義則率領第11、第14師團即刻趕往上海。這樣,在上海戰場皇軍總兵力已達八萬多人,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重火器的配置上都已超過了中國軍隊。近日國聯在不斷地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所以,皇軍要以最短的時間占領上海,奪取滬戰的勝利。日本帝國隻有在取得滬戰勝利,手握重量級的砝碼後,才能和中國政府及國聯展開談判,那樣的話才能通過談判取得帝國應得的利益。”
載仁、真崎甚三郎說:“明白。”
荒木貞夫又說:“不過要告訴白川將軍,不能把戰火擴大到租界區,以免引起英、美等國的抗議和幹涉。”
載仁、真崎甚三郎答道:“是。”
隨後不久,在從日本到上海的海麵上,日軍約百餘艘艦船搭載著數萬的日軍官兵,場麵壯觀地向上海海岸駛來。
日本的艦隊到達上海,停泊在了長江口。
在日軍旗艦“妙高號”上的會議室裏,日軍上海派遣軍新任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召集上海派遣軍副司令官菱刈隆大將、上海派遣軍參謀長田代皖一郎少將、上海派遣軍第11師團師團長厚東篤太郎中將、上海派遣軍第14師團師團長鬆木貞亮中將、植田、野村、鹽澤、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等人開軍事會議。
一行將領圍坐在長條會議桌的兩端,白川坐在桌子的首端。
植田謙吉先介紹情況說:“上海地形複雜,戰區狹窄。在北麵有吳淞要塞,南麵有閘北街市,中央江灣一帶又皆是水網地區,布滿水塘,河渠縱橫,皇軍的機械化部隊時常陷在裏麵無法展開。皇軍的步兵往往是在最後要奪取敵人陣地的最緊要的關頭,卻失去了強有力的火力支援。而中國軍隊的抵抗又是出乎意料的頑強,皇軍每攻上一個陣地,最後往往都要經曆白刃戰,造成皇軍傷亡頗大卻無法得手,以至導致淞滬戰場形成了對峙狀態。”
白川聽後,略思考了一下說:“兵法上講,隻要能夠迂回攻擊敵人,就不要在正麵硬攻。上海的海防線如此的漫長,而我們又有大量的軍艦,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地點進行登陸,迂回到的敵人的背後進行攻擊呢?那樣,敵人正麵的防線豈不是不攻自破?”
植田有些羞愧,說道:“當時是我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以為憑借皇軍強大的力量,可以立即突破敵人的防線,以結束戰事。沒想到部隊投入戰鬥後,遭遇到了中國軍隊頑強抵抗,不但沒能突破敵人的防線,還至使皇軍遭受到了重創。是我犯了輕敵的錯誤,請司令官處罰我吧!”說完低下了頭。
白川看到原先在上海作戰的幾位將領都十分沮喪,心想,再嚴厲責備會對即將開始的戰役不利,就說道:“好了,現在不是追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打破敵人的防線,結束上海的戰事。我考慮過了,淞滬戰場的作戰不能再走以前老路了。這次采用的戰術方針是:我軍一部分繼續向廟行、江灣方向攻擊,以吸引敵人的主力;另一部分則沿著海防線尋找一個登陸點進行登陸,而後向敵側背後迂回,內外夾擊,摧毀敵人的防線。”
與會的眾將領都麵露喜色,點頭稱是。
白川把目光轉向田代,問道:“參謀長,你看這個登陸點選在哪裏合適呢?”
田代走到辦公室牆壁上掛著的大幅地圖說:“根據中國軍隊的防線情況來看,皇軍迂回到中國守軍身後的登陸地點有兩個選擇:即南麵的杭州灣和北麵瀏河以北的某個點。”
白川聽後也離開座位,來到地圖前,看了一眼說道:“杭州灣不可取,其一是我軍在杭州灣登陸後,距離上海市區還較遠,中國軍隊還來得及重新布防;其二是日本軍部明令要求,不得把戰火燒到租界,以免引起英、美等國的幹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從南麵攻擊上海,很難繞開租界。我們還是把登陸地點選在北麵吧!”
白川說完,和田代看著地圖上瀏河以北的地點,片刻後,白川指著一處地點說:“我看登陸地點可以選在這裏——七丫口。”
田代說:“七丫口雖然遠了一些,但是中國軍隊不會想到我軍會在那裏登陸,沒有重兵防守,可以保證我軍能順利登陸。另外,七丫口一帶我去過,那裏河灘平坦開闊,也便於登陸部隊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