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是苦難之母。

〔英〕騷塞:《奧爾良少女的幻想》

貧困是罪惡之母。

〔古羅馬〕卡西奧多魯斯:《雜錄》

對一個饑腸轆轆的人來說,食物就是上帝。

〔印〕甘地:《致埃德加·斯諾的信》

饑餓是無政府狀態之母。

〔美〕胡佛:《1919年1月1日答記者問》

隻要絕大多數人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任何社會都不可能繁榮昌盛。

〔英〕亞當·斯密:《國富論》

世界需要的不是贖救罪惡,而是拯救饑餓和壓迫,這無需將希望寄托在上天,這地球上什麼事都可以希望得到。

〔瑞士〕迪倫馬特:《密西西比先生的婚事》

窮能使人沉淪,也能使人升華。

〔蘇〕高爾基:《蘇聯記遊》

人類生活的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貧窮。

〔蘇〕高爾基:《沒用人的一生》

貧窮製造了悲慘不幸和精神上的墮落不振。

〔丹〕彭托皮丹:《樂上》

貧困是人類幸福最大的敵人。它確實破壞了自由,使平等無法實現,多數人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

〔英〕約翰遜:《致詹姆士·鮑斯威爾的信》

人世上有個暴君,這個暴君殘酷無情,“饑餓”——就是他的姓名。

〔俄〕涅克拉索夫:《鐵路》

哪裏有窮困,哪裏就有苦難。

〔法〕巴爾紮克:《鄉村醫生》

在貧困籠罩著的地方,就談不上貞操和罪行,也談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法〕巴爾紮克:《驢皮記》

貧窮會毀掉一切美德。

〔英〕弗洛裏奧:《第一批成果》

貧窮使人失去道德。

〔美〕愛默生:《處世之道·財富》

窮人沒有自由,在任何國家他都得為別人效勞。

〔法〕伏爾泰:《信奉襖教的波斯人》

隻有武裝的人民才是人民自由的真正支柱。

〔蘇〕列寧:《俄國革命的開始》

任何國家若要偉大,其主要之點,就在要有一個善戰的民族。

〔英〕弗·培根:《論邦國底真正偉大之處》

在締造一個政府時,必須注意武備。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一個政府,無論用什麼借口,而不重視國家軍事的發展,則從後世的眼光看來,他們絕對要算是民族的罪人。

〔瑞士〕約米尼:《戰爭藝術》

隻有一個秘訣可以主宰世界,這就是強大,因為隻有力量才沒有謬誤,也沒有幻想。這是千真萬確的。

〔法〕拿破侖

統治世界的女王是武力,而不是意見,但意見卻能使用武力。

〔法〕帕斯卡爾:《思想錄》

軍隊一直是權力的基礎,這在今天依然如此。所以權力總是在掌握軍隊的人之手。

〔俄〕列夫·托爾斯泰:《上帝的王國在你內心》

作為一般的規律,高度的文化和武力,照例是並行不悖的,希臘和羅馬就是最好的證明。

〔德〕戈爾茨:《武裝的國家》

若想邊界得以保全,軍力的增強乃是先決條件。

〔德〕蒙森:《羅馬史》

國防比富裕更重要。

〔英〕亞當·斯密:《國富論》

以可接受的代價換取可靠的國防,是每個珍惜行動自由的獨立國家的根本大計。

〔美〕約·柯林斯:《大戰略》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加強祖國國防實力方麵,任何時候都不能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蘇〕帕夫洛夫斯基:《蘇聯人民的偉大功勳》

如果沒有軍隊,也就沒有政治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

〔法〕拿破侖:《拿破侖書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