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神話·宗教(2 / 3)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是帝國國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世俗政權,大主教的任免,主教會議的召開,對教義的解釋,均由皇帝控製掌握。日常領導則由牧首負責。早期主要牧首區有4個,即君士坦丁堡、亞曆山大裏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紀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各國家、地區和民族先後成立自主教會。16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區,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會,東歐各國正教亦陸續宣布自主。各自主教會在法規和行政方麵有獨立自主權,並可自選大主教,但彼此之間在信仰和聖事上是共同的。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曆山大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格魯吉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另外在日本和芬蘭也有自治教會。20世紀60年代,東正教各教會曾聯合召開了幾次世界性會議,討論使其教義、禮儀符合時代要求,與羅馬天主教平等對話以及參加“普世教會運動”等問題。

新教

15世紀後期的西歐,封建製度開始解體。隨著一批大、中城市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王侯統治。本來就鬆弛渙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經受了大分裂創傷的羅馬教廷,在長期的互相角逐較量中日見削弱。教會內部腐敗。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階級反抗封建神權統治的鬥爭,日趨激烈。思想文化方麵,文藝複興喚起新的覺醒。一批人文主義者大膽揭露教皇、主教和修道士的虛偽、貪婪和無知。經院主義神學已成為煩瑣僵死的教條和無謂爭辯的代名詞。理性主義和批判精神開始在知識分子中傳播。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醫學等都有了新的突破。這一切都預示著中世紀封建主義的崩潰,為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

新教所代表的抗議原則和精神可以追溯到14世紀後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國威克裏夫派和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胡斯運動和意大利G薩伏那洛拉的信徒,把改革思想的種子撒播在歐洲廣大地區。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迅即在整個德國形成燎原之勢。在瑞士,茨溫利和加爾文等的改革活動,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響。英王亨利八世出於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在克蘭麥的協助下,組成具有獨特形式的新教教會,以擺脫教皇的管轄。

到16世紀中葉,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格蘭國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歐洲出現,並同羅馬天主教相抗衡。三大宗派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得到所在民族獨立國家的世俗政權或諸侯的支持與保護。在長期複雜的“宗教戰爭”之後,根據隨之訂立的一些和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認的“教隨國定”原則,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

16世紀末到17世紀,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在教會組織和崇拜儀式上已基本定型。對教義的表述和闡述,經過長期的爭論,也逐漸形成體係。新教的理論家以歐洲一些大學為基地,熱衷於編寫大量的神學著作,但內容充滿煩瑣的爭辯和考證,失去改教初期那種富有抗議精神的活力。這一時期後被稱為新教經院主義時期。17世紀中葉,英格蘭的清教徒運動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妥協保守的安立甘國教會,曾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麵旗幟,把新教運動又推進一步,結果產生了脫離國教的一些新的獨立宗派。清教徒運動後來由移民傳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發展成為影響最廣的教派。在德國,以斯彭內爾為代表的虔敬主義運動和清教徒運動相呼應,提倡人個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舉辦慈善事業,由弗蘭克等創辦的哈雷大學成為德國虔敬主義的中心,對後來新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新教強調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為祭司和《聖經》具有最高權威三大原則。這是和天主教針鋒相對的,是新教各派共同的特點。

《聖經》

基督教以《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書》為基本經典,稱之為《聖經》。為什麼叫“約”呢?猶太教認為《聖經》是上帝與人立下的“契約”,作為立約的一方的人如果按照“約”的規定去做。那麼立約的另一方的上帝就會降福給人。猶太教把教義稱為《聖經》、《古經》,並無“舊約”之稱。基督教產生後繼承了猶太教關於神與人立約的說法。宣稱耶穌與人重立了“新約”,同時繼承了猶太教的經典。把它稱為《舊約全書》,作為基督教《聖經》的前一部分。同時,又編纂基督教自己的經典——《新約全書》。

《舊約全書》是用希伯萊文寫的,大約形成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l年前後。《舊約全書》共39卷,分成4類:律法書、曆史、文苑、預言。

《新約全書》共27卷,也分成4類:福音書、使徒行傳、書信、啟示錄。

現代基督教各個派別都宣稱《聖經》是他們信仰的基礎。新教聲稱《聖經》是它們唯一的權威,天主教則堅持隻有羅馬教廷才有權解釋《聖經》。各派對於《聖經》的解釋很不一致,他們對於《聖經》的不同解釋,恰恰反映了《聖經》權威的破產。

摩西十誡

《聖經》中記載,由於移居到埃及的猶太人勞動勤奮,且擅長貿易,他們積攢了許多財富。這引起了執政者的不滿。再加之執政者對於以色列人的恐懼,法老下令殺死新出生的猶太男孩。摩西出生後其母親為保其性命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麵,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被洗澡的埃及公主發現,帶回了宮中。長大後,摩西失手殺死了一名毆打猶太人的士兵,為了躲避法老的追殺,他來到了米甸並娶祭司的女兒西坡拉為妻,生有一子。一日,摩西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並帶領居住在埃及的猶太人,返回故鄉。在回鄉的路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頒布的《十誡》,即《摩西十誡》。

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誡: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誡: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誡:不可殺人。

第七誡:不可奸淫。

第八誡:不可偷盜。

第九誡: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誡: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摩西十誡”作為《聖經》中的基本行為準則,流傳了下來,影響深遠。它是以色列人一切立法的基礎,也是西方文明核心的道德觀。

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創世記》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

由於偷吃禁果,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亞當活了930歲,他和夏娃的子女無數,他們的後代子孫傳宗接代,越來越多,逐漸遍布整個大地。此後,該隱誅弟,揭開了人類互相殘殺的序幕。人類打著原罪的烙印,上帝詛咒了土地,人們不得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果腹,因此怨恨與惡念日增。人們無休止地相互廝殺、爭鬥、掠奪,人世間的暴力和罪惡簡直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諾亞方舟

上帝看到了這一切,他非常後悔造了人,對人類犯下的罪孽心裏十分憂傷。上帝準備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從地上消滅,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毀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動物能夠比較聽話,悔過自新,建立一個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隻有諾亞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認為他是一個義人,很守本分;他的三個兒子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也沒有誤入歧途。諾亞也常告誡周圍的人們,應該趕快停止作惡,從充滿罪惡的生活中擺脫出來。但人們對他的話都不以為然,繼續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惡享樂。

上帝選中了諾亞一家:諾亞夫婦、三個兒子及其媳婦,作為新一代人類的種子保存下來。上帝告訴他們七天之後就要實施大毀滅,要他們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分一間一間地造,裏外抹上鬆香。方舟上邊要留有透光的窗戶,旁邊要開一道門。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層。他們立即照辦。

方舟造好後,上帝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濫,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子、兒子、兒媳都要進入方舟。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這些都可以留種,將來在地上生殖。”

當諾亞600歲時,果然發了洪水。他遵照上帝的吩咐,帶領家人、牲畜、飛鳥、昆蟲上了方舟。過了7天,滂沱大雨傾瀉而下,持續了40個晝夜,洪水淹沒了高山峻嶺,吞沒了一切人畜和房屋。而諾亞一家卻坐在方舟裏,在水中漂蕩,安然無恙。

當洪水下退時,諾亞打開方舟的窗戶,三次放出鴿子。第一次,鴿子無處落腳而飛回來了,證明洪水還沒有退去;第二次,鴿子口裏銜著橄欖枝回來,可見洪水已退,樹上長出了嫩枝綠葉;第三次,鴿子不再回來了,這說明地上可以立足和覓食。於是,諾亞一家便從方舟裏走出來。這裏,鴿子銜橄欖枝回來,是告訴人們災難已過,平安來臨。後來,人們就以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

這就是“諾亞方舟”故事的由來,雖然是個傳說,但由於《聖經》中記載的很多事情都被證實是真實的,譬如,在一次戰爭中,一位軍官根據《聖經》中的記載,成功地找到了大山裏的一條秘密小道,並通過這條小道突然出現在敵人麵前,取得巨大勝利。如果能證明“諾亞方舟”也是真實的,那麼這個發現肯定將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所以,很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聖經考古學家都希望揭開這個千古之謎。

基督教四大聖城

耶穌被釘十字架處——耶路撒冷

基督教徒特別尊敬耶路撒冷,不僅是因為它在舊約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因為它在耶穌一生中的意義。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出生後不久就被帶到耶路撒冷。耶穌最後晚餐的地址位於錫安山,緊靠大衛墓。

耶路撒冷另一個重要的基督教遺跡是各各他,就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約翰福音隻是說這地方位於耶路撒冷城外,但最近的考古證據顯示各各他位於距離耶路撒冷舊城城牆不遠處,就在今天城市範圍之內。該地現在被聖墓教堂占用,過去2000年間,各各他一直是基督教的一個首選的朝聖地點,老城街頭也常有朝聖者重走耶穌上十字架前所走的“苦路”。

耶酥出生地——伯利恒

對於基督教來說,伯利恒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據稱,這裏既是基督教創始人耶穌的誕生地,又是僅次於耶路撒冷複活教堂的又一聖地。該城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跡是坐落於市中心馬槽廣場的聖誕教堂。它位於耶穌出生的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遺址之上,其使用權主要歸屬羅馬天主教、希臘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基督教派。聖誕教堂始建於公元4世紀,公元529年毀於撒馬利亞人起義。現在的聖誕教堂是在原址基礎上重建的,並部分保持了原來的建築風格。在過去的1000多年間,重建後的聖誕教堂屢遭戰火洗劫,創痕累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堂周圍又增添了幾個小教堂和修道院,建築規模逐步擴大。

伯利恒之星洞是聖誕教堂中最具宗教和曆史意義的部分。相傳耶穌當年就出生在這個長13米、寬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個泥馬槽裏。後來,泥馬槽被人用銀馬槽所替代,再往後,銀馬槽又被換成了一個大理石聖壇,上麵鑲嵌著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銀星以表示耶穌出生的具體位置,並鐫刻著拉丁文銘文:聖母瑪麗亞在此生下基督耶穌。聖壇上空懸掛著15盞屬於基督教各派並在不同時間點燃的銀製油燈,晝夜不滅地映照著這塊狹小卻牽動10多億基督徒的神聖角落。

此外,伯利恒還有其他一些基督教聖地,如耶穌到埃及避難前住過的乳洞、聖凱瑟琳教堂、十字軍庭院、無辜嬰兒墓穴和首先擁抱耶穌的牧羊人的田野等。

耶穌基督的故鄉——拿撒勒

傳說耶穌在該城附近的薩福利亞村度過青少年時期,是基督教聖城之一,有“聖母領報洞”與“約瑟的作坊”等聖地。“聖母領報洞”上的大教堂則為中東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手工業主要製造聖地紀念品。

拿撒勒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在於,那裏是耶穌基督的故鄉。福音書中描述他的父母聖母瑪麗亞和木匠約瑟夫住在這裏。在拿撒勒,天使長加百利到瑪麗亞那裏告訴他她將因聖靈懷孕,所生的是救世主,耶穌在降生後以就是在這裏長大。

曾經的基督教中心——安條克

古代塞琉西帝國(公元前312—前64年)的都城,位於今土耳其南部,土耳其人稱之為安塔基亞。位於地中海東北沿岸,其外港稱塞琉西亞。是當時地中海東岸商業重鎮和交通樞紐。公元前64年起屬於羅馬。公元七世紀為阿拉伯人占領。十字軍東侵期間在此創立安條克公國(1098年)。16世紀初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

作為中近東外邦基督教的搖籃,安條克是可以和埃及的亞曆山大相提並論的重要城市。

猶太教

猶太人所信奉的宗教。信仰耶和華(亞衛)為獨一無二的真神。猶太教是猶太人的宗教,是基於同一信仰的一種民族文化的複雜表現形式,是一整套基本信仰和崇尚,又是一種生活方式。表現為宗教文獻和宗教觀念,也表現為習俗、社會體製和文化。公元前13世紀末,以色列人摩西率領其十二支派離開埃及返回巴勒斯坦,創立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一神教。摩西建立的亞衛一神信仰使處於埃及迫害下的以色列人加強了團結,並成為他們偉大的精神力量。自產生迄今,已經曆了古代猶太教、拉比猶太教、中世紀猶太教和近現代猶太教四個發展階段。猶太教信仰的依據是希伯來聖經,即後由基督教繼承的《舊約》,包括《律法書》、《先知書》、《聖文集》三部分。此外還有從2至6世紀編纂的口傳律法集《塔術德》。

猶太教的基本教義有:信仰唯一的真神耶和華創造並主宰宇宙萬物;猶太人是與神立約的先民(但長期的苦難使他們對神人關係產生了特殊理解,即認為神不僅賜福,而且也降禍);猶太人必須遵守上帝所啟示的律法(即猶太律法);並期盼彌賽亞(即救主)拯救猶太人及整個人類。其禮儀和教規規定,男孩出生後第八日必須行割禮,男孩和女孩滿13歲時要到會堂行成年禮;星期六為安息日,不務俗務,信徒應到會堂作禮拜、讀經,或在家中教導子女讀經學道;凡律法規定不許吃的食物不得食用或接觸,產婦與麻風病人被視為不潔淨;嚴禁偶像崇拜;信徒不得與未受割禮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皈依猶太教必須接受割禮等。

猶太教節日較多,主要有逾越節、五旬節、住棚節、淨殿節和普珀節等。12世紀初曾有一支猶太人來到中國,稱為一賜樂業教或挑筋教。

目前,猶太教徒遍世界各地,主要有兩個中心:以色列和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體製完備的一神教,猶太教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並作了教義上的準備。

佛教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發源於距今約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簡單地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明晨問於群臣。太史傅毅答說:西方大聖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明帝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蔡愔等於西域遇竺法蘭、攝摩騰兩人,並得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共還洛陽。明帝特為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做白馬寺。於是他們在寺裏譯出《四十二章經》。這是漢地佛教初傳的普遍說法。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曆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民間,曾經“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後彙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裏,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佛教宗派

隨著社會的變遷,約在公元前4世紀,印度佛教教徒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出現了尊崇傳統、保守舊規的上座部和較為進取、提倡改革的大眾部。分裂的具體原因,其說不一,有的說是由於在戒律和持守上有了分歧;有的說是由於僧人大眾要求改革遭到保守派的非難。之後,佛教內部這種分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公元前3世紀至1世紀為部派佛教時期。在這個基礎上,在公元1世紀,形成了大乘佛教。乘是“舟車”、“乘載”和“道路”的意思。後期的佛教自稱為大乘,即“大道”、“大業”,而把部派佛教貶為小乘,謂之“小道”、“小業”。

小乘和大乘的區別不僅表現在教義理論方麵,而且也表現在修持實踐方麵。在理論上,小乘一般持“我空法有”的觀點,即不承認主體(我)的實在性,但在分析物質世界(法)時卻沒有完全擯除客體的存在。大乘則主張“我法兩空”。既否認了一個實有的主體,也否認有任何客體的真實存在,把佛教理論推向更加徹底的唯心主義。

在實踐上,小乘和大乘的分歧,首先表現為對崇拜對象的理解上有所不同,小乘初期隻是把佛陀視為現實的教祖和導師,主張佛在僧數;而大乘則把佛陀完全神化,甚至提出佛教二身、三身,以至十身的說法,為他編造了種種離奇的神話故事;其次表現為對經典的態度上,小乘一般墨守佛說,大乘雖然承認小乘的經典,但以此為基礎又做了進一步的發揮;此外還表現在修持的目標上,小乘一般偏重於通過長期出家苦修,求證阿羅漢果,即以得到自我解脫為目的,而大乘則認為阿羅漢果不夠高級,主張應以證得佛果為目的,如果暫時不能達到佛的境界,至少可先做佛的候補者菩薩(求大覺之人),菩薩要上求菩提(成道),下化眾生,既求自我解脫,又能“普渡眾生”;最後還表現在修持的方法上,小乘主張修“八正道”,後來演繹為“三學”,即戒(守戒)、定(禪定)、慧(智慧),大乘除此之外,還兼修“六度”(六種達到涅槃境界的道路),即布施、守戒、忍辱、精進、坐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