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神話·宗教(3 / 3)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公元8、9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起,佛教的內部的腐敗和派係紛爭,以及頻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佛教在印度開始衰微。

禪宗

中國禪宗的初祖是菩提達摩。他南天竺人(今印度),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時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麵談不合,於是一葦渡江,到達北魏都城洛陽,駐錫少林寺,麵壁九年,傳衣缽於慧可。後出禹門遊化終身。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於洛濱,葬熊耳山。

據敦煌出土資料,作為達摩學說所傳的許多著述中,隻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其真正思想所在。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屬於理論思考,行入屬於修行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達摩曾以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於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後來慧可成為禪宗二祖。後世佛教徒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經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

慧能(公元638~713年),是中國禪宗的第六祖。他的禪法以定慧為本。他以為定是慧體,慧是定用,猶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燈是光之體,這是所謂定慧一體觀。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因此,他並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禪,這就不同於北宗的教人靜坐看心,以為那樣將心境分為兩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他教人隻從無念著手,並不限於靜坐一途。慧能強調“見自性清淨,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佛教的戒律

五戒和八戒是佛教男女教徒在家所應遵守的戒條。五戒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在家男女信徒每年在一定時期要到寺院去受八種戒律。八戒比五戒多3條:(1)不塗飾和不聽音樂、不看戲;(2)不睡高廣大床;(3)過了中午不吃東西。

十戒。指佛教沙彌和沙彌尼所受的10條戒條:(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6)不塗飾香鬘;(7)不聽視歌舞;(8)不坐高廣大床;(9)不非時食;(10)不蓄金銀財寶。

佛教戒條以後越來越繁瑣,中國西藏喇嘛要遵守450條,漢族地區的和尚要遵守250條,尼姑要遵守348條,東南亞一些國家,規定和尚要尊守227條。

五百羅漢與十八羅漢

北京碧雲寺、蘇州西園、四川新都寶光寺、武漢歸元寺等處,都有“五百羅漢堂”。你知道這500尊羅漢是根據什麼形象塑造出來的嗎?唐代高僧玄奘寫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

摩揭陀國有1000個佛僧,其中,500個是凡夫僧,500個是羅漢僧。國王無憂王對他們很敬仰,一視同仁。所謂羅漢僧,是指那些斷除了貪欲之念,已得正果,不受生死輪回的佛僧。這500羅漢僧平時不露真相,連無憂王也不知道他們是羅漢僧。在500凡夫僧中,有一個名叫摩訶提婆的,經常發表一些違背教規的言論,影響了一大批佛僧。無憂王很生氣,想把1000個佛僧全部淹死。這時五百羅漢僧才各顯本相,騰雲駕霧而去,在迦濕彌羅國的一個山穀裏隱居起來。無憂王知道後。又悔恨又懼怕,親自到羅漢僧隱居的地方向他們承認自己的過錯,並請他們回去。羅漢僧們不肯,無憂王便在國都建起一座寺廟,照500羅漢僧的模樣塑造了500尊像,不時供奉。從此,“五百羅漢”像就流傳下來,也傳到了我國。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曆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十八羅漢圖

據經典記載,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盤。公元2世紀時獅子國(今斯裏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中,記載了十六阿羅漢的名字和他們所住的地區。這部書由玄奘法師譯出之後,十六羅漢便普遍受到我國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時,繪圖雕刻日益興盛起來。後來畫家畫成了十八羅漢,推測畫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和譯者玄奘也畫在一起。雖然宋代已經有人指出了錯誤,但因為繪畫題讚者有大文豪蘇軾,所以十八羅漢很容易地在我國流傳開來。

蘇軾在《自南海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讚禪月所畫十八大羅漢》一文中,一一列舉出十八羅漢的姓名。前十六位羅漢即《法住記》中列的十六羅漢名,新增補的兩位羅漢,第十七位是“慶友尊者”,即《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位是“賓頭盧尊者”,這與第一位其實是同一位,隻不過一個用全稱,一個用尊稱而已。

後來,宋代誌盤在《佛祖統計》卷三十三中提出新見解,認為第十七位應是迦葉尊者,第十八位應是君徒缽歎尊者,也就是“四大羅漢”中不在“十六羅漢”中的那兩位。

到清代乾隆年間,皇帝和章嘉呼圖克圖認為第十七位羅漢應是降龍羅漢即迦葉尊者,第十八位應是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皇帝欽定,自此十八羅漢就以禦封為準了。

不過,藏傳佛教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是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彌勒佛。

十八羅漢取代十六羅漢後,影響越來越大。十八羅漢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廟中則比較常見,一般塑在大雄寶殿中,作為釋迦牟尼佛的環衛存在。

南無、如來、阿彌陀釋義

這是人們比較常見的幾種佛稱。

“南無”是梵語Nam的音譯,讀作“那摩”,其意義是“敬禮”。今天印度人相見,互道“那摩悉對”,即敬禮了。在中國廣東、福建一部分地區,仍保持這個古音。

“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agata譯出,“如”字就是“真如”,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也包含“如實”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如實而來”。“如來”是“佛陀”的異名,是一個通用名詞。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並不是一個人。“阿彌陀”是梵語Amita的音譯,意義是“無量的光明”,它是另一個世界上的佛。

印度教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讚成並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

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

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印度教初無寺廟,公元1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麵。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為基礎。提出這一體係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商羯羅的眼裏,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回,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麵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恒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製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向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這在印度本土最終擊敗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伊斯蘭教

伊斯蘭係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無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誌,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

伊斯蘭教興起前,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盛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陽神)、烏紮(即萬能神)和默那(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麥加城中心的克爾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禱、獻牲。信奉一神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早已傳入半島,在也門地區及一些城鎮和農業區流行,其一神觀念、經典、傳說、禮俗對伊斯蘭教有顯著影響。因猶太教和基督教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在阿拉伯社會變革和一神教觀念的影響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過渡,產生了一神傾向的哈尼夫派。他們承認獨一神,反對偶像崇拜,相信天命、複活、懲罰和報應,注重個人隱居修煉,過著禁欲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為伊斯蘭教思想的先驅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製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興起,正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一的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曆史發展的需要,接受真主的啟示,複興了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像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麥加穆斯林遷徙麥地那,標誌著伊斯蘭教進入新的曆史發展階段。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進行了政治、經濟、宗教等一係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蘭教作為統一和團結的思想旗幟,號召穆斯林“順從安拉和使者”,並派出門下弟子到麥地那各阿拉伯部落傳教,當地絕大多數居民很快歸信了伊斯蘭教。他製定了作為穆斯林和猶太人在處理內部民事和對外關係中共同遵守的《麥地那憲章》,在信仰自由和結盟的基礎上同猶太人各部落達成某些協議,實行和平共處。在實現了麥地那的統一後,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係,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國家”)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號召下,將遷士和輔士團結在烏瑪的周圍。穆罕默德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完成了伊斯蘭教義體係及各項製度的創建。他完整地確立了以信奉獨一安拉為核心的五大信仰綱領;規定了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項天命功課及儀則;製定了包括宗教教規、民事、刑事、商事、軍事等方麵的法律製度;確定了以止惡揚善為核心的一係列行為規範和社會道德準則。

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如果你有兩塊麵包,你要用其中的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他的話鼓舞了廣大穆斯林求知的願望。從公元七世紀開始,阿拉伯穆斯林就沿著海陸交通線到達了世界各地。他們或是進行貿易,又或是旅行,伊斯蘭教亦跟隨著他們傳播著。

在亞非57多個伊斯蘭國家中,穆斯林占全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在30多個國家中,伊斯蘭教被定為國教。盡管穆斯林們分布於世界各地,國籍,民族、膚色和語言各不相同,卻共同恪守著那古老而純潔的教義,即宇宙間隻有一個主宰——安拉,並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著《古蘭經》的教義。在當代,伊斯蘭國家和穆斯林人民在國際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愈益重要的作用。

《古蘭經》

《古蘭經》亦譯為《可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古蘭”是阿拉伯文kuran的音譯,意為“誦讀”。

《古蘭經》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活動中。根據宗教和政治的需要,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綜合其所擁有的宗教知識。以安拉“啟示”的名義,陸續發表的有關宗教和社會主張的言論。起初由其弟子默記和記錄在獸皮、石板和棗椰葉上,在穆罕默德逝世以後才有人進行搜集整理,輯善保存,並進行彙集成本,訂正編纂。奧斯曼擔任哈裏發以後,統一各地經文,流傳至今。《古蘭經》在穆斯林的宗教與世俗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在中國,舊稱“天經”、“天方國經”或“寶命真經”。

《古蘭經》的基本內容包括:1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課,強調“安拉獨一”;順從、忍耐、行善、施舍和宿命;2對阿拉伯半島的種種主張和倫理規範;3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的宗教、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和法律製度;4同多神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進行論辯的記述;5根據傳教需要引用的一些流行阿拉伯半島的猶太教、基督教以及阿拉伯人的故事、傳說和諺語。

《古蘭經》的內容決定了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和作為一個穆斯林的基本宗教職責,甚至它還在生活方麵作了一些規定,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直至個人生活,不少規定在長時間中已成了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習俗。

穆斯林為何忌吃豬肉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的穆斯林都不吃豬肉,這個問題在中國回族聚居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不僅不吃豬肉,而且連盛過或作過豬肉的炊具、碗筷也不用,有的連“豬”字也不能說,不得已要說時,說後還要吐一口唾沫;屬豬的稱“屬黑的”,甚至將姓朱的也改為姓黑的。這些現象完全用宗教信仰來解釋,是很難解釋得通的。《古蘭經》隻是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觚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其實,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的禁忌源於猶太教。《舊約全書》說:“凡蹄分兩瓣倒嚼的走獸你們都可以吃。”如牛等。蹄分瓣而不倒嚼的,如豬都因“與你們不潔”,所以不可食,而且“死的你們不可摸,都與你們以不潔”。

從科學的觀點考察,世界上一切宗教的產生和演變都與產生這個宗教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生活條件是分不開的。從有關埃及、西亞的文獻看,其中提到畜牧飼養的動物,如牛、羊、驢、馬、駱駝等,是比較普遍的,反之,在近30種文獻中隻有兩三種提到豬,因為這些地方豬較少,被認為是不潔的。希羅多德的《曆史》記載遊埃及所見,居民就是把豬作為憎惡、不潔之物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禁令明顯地來源於這一帶古老的民間習俗。看來,《古蘭經》和《舊約全書》有關禁食豬肉的說教,反映了它們的衛生觀念,但一經列入經文,就成為必須遵守的宗教信條,久而久之,也就演變成為穆斯林的生活習慣了。

道教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鬥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

張天師

道教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麵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麵展開教義係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係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藥。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藥物以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