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語言·文字(1 / 3)

語言·文字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所創造,開始於公元前4000年代末。它原是一種圖畫文字類型的文字,到公元前3000年代,圖畫型的楔形文字逐漸演變成按照慣例書寫的線形筆畫文字,同時因為這種文字是用一支斜尖的筆劃在泥板上的,它的筆道很自然地呈現為楔形,所以人們稱之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曾經是古代西亞地區廣泛使用的文字。古代的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赫梯人、波斯人、埃蘭人都先後使用過這種文字。到公元1世紀後,楔形文字被拚音文字所代替,在曆史上逐漸消失而被人遺忘了。現在已知最晚的楔形文字泥板是公元75年寫的。

楔形文字的首次發現,是1623~1625年在波斯波裏斯,發現者是意大利旅行家彼得羅·德拉·瓦列。1802年德國學者格羅特芬解讀了波斯王大流士的二段銘文。1835年英國人羅林生在伊朗西部克爾曼沙赫附近的貝希斯敦山岩上發現大流士時的石刻。這石刻稱為貝希斯敦銘文,它是用古波斯文、埃蘭文和巴比倫文三種楔形文字寫成。1846~1847年,英國人羅林生、愛爾蘭人興克士和德國人奧波爾特3人,解讀了貝希斯敦銘文中的波斯文,接著又解讀了巴比倫文。從此,楔形文字才被人們所認識。

古埃及象形文字

傳說,古埃及象形字是由一位叫圖特的古埃及神創造的。這位神是人身鳥頭,他左手拿著書板,右手執筆書寫。古埃及象形文字產生於公元前3200年以前,一直使用到公元3世紀逐漸被當時流行的科普特文字所代替,最後被阿拉伯文化所征服而消失,埃及象形文字成為無人知曉的曆史陳跡。然而,羅塞達石碑卻成為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鑰匙。

羅塞塔石碑

1799年8月遠征埃及的法國拿破侖軍隊,在尼羅河口附近的羅塞塔城郊挖掘戰壕時,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岩石碑,長115厘米,寬73厘米,厚28厘米。碑上刻有三種內容相同的文字,上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埃及世俗體文字,下麵是希臘文。拿破侖聞知後下令將石碑送到開羅印成幾份拓片,分送給歐洲學者們進行研究。1802年4月,斯蒂芬·韋斯頓首先將古希臘文譯成英文。同年,法國學者希爾斯特和瑞典學者阿克伯來研究出世俗體文字中的代名詞和物主代詞,此後。英國學者托馬斯·揚找到了石碑中3種文字的聯係,並解譯出世俗體碑文的大部分意思。後來,法國學者商博良於1808年對石碑3種文字進行對比研究,首先破譯出象形文字中的“托勒密國王”的名字,並把其表音符號用羅馬音符標出,以此為楔子經過一年多的鑽研,終於揭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奧秘。

眾多民族文字之母——腓尼基字

古代腓尼基位於今天的黎巴嫩地區。約公元前3000年來至2000年初,那裏出現一些城市國家。到公元前13世紀時,腓尼基人創造了一套拚音字母。在此以前,腓尼基有兩種字母。一種是北部的字母,它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影響,共29個(一說30個),沒有元音;另一種是南部的字母,它是受西奈文字的影響而形成的。後來,南方的線形字母逐漸取代了北部的字母,成為全體腓尼基人共同統一使用的字母。

腓尼基人的字母表由22個字母組成,隻有輔音,沒有元音,書寫時從右到左。這種文字體係,由腓尼基商人傳播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後來,對世界上許多民族文字的形成起到過重大的作用。在東方,由於腓尼基文字的影響,形成了阿拉美亞字母,而以阿拉美亞字母為基礎,又演化出了希伯來字母、古波斯字母(外形是楔形的)、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等。在西方,古希臘人在學習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而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又形成了以後的拉丁字母。希臘、拉丁字母是以後一切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比如羅馬帝國解體以後,古拉丁語湮沒,從6世紀到9世紀,在民間拉丁語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羅曼語。如果追根溯源,這些文字的基礎是腓尼基人的字母。

梵語

梵語是印度古代的文學語言和標準語言,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宗教語言。與印度民族具有悠久的曆史一樣,梵語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梵語至今仍在印度諸語言中占有一定地位。

梵語最古老的形式是以婆羅門教的古代經典《吠陀經》命名,叫做吠陀梵語(也叫早期梵語),因為《吠陀經》就是用這種古老的文字寫作的。據推測,最重要的聖典產生於公元前1500年前。也就是說,最早的梵語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後來的梵語,被稱作古典梵語,盛行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0世紀。此時,梵語已和這個國家的口語(通稱巴羅克利特語)脫節,不再用作日常生活中的交際手段而使用於文學作品的寫作。3000年來,梵語作為一種學術和研究的語言,一直處於興旺狀態,直到19世紀,還可以看到很多用梵語寫作的文學作品。但由於英語的競爭和現代印度諸語言影響的加強。其優越地位已被削弱。雖然如此,人們學習這種語言的熱情仍很盛,許多印度學者至今還講這種語言。婆羅門教徒也仍用其為宗教語言。

梵語共有48個字母符號,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元音或雙元音。這個字母表是迄今為止最完善的文字係統之一。它的書寫體被稱為“天城書”。

梵語對中亞一些民族語言的形成起了重要影響。公元前5世紀,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區的梵語口語逐漸與梵文書麵語脫節,形成了巴羅克利特諸語言。後來,在巴羅克利特語的基礎上,又產生了印地語、孟加拉語、馬拉蒂語、古吉拉特語、尼泊爾語和在斯裏蘭卡通行的僧伽羅語。

18世紀時,語言學家們注意到梵語同拉丁語和希臘語之間有明顯的相似之處,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了所有印歐語係的相互關係,從而為現代的比較語言學和曆史語言學奠定了基礎。

最古的文字——甲骨文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約已有6000年左右的曆史。而今天我們所能認識的最古的漢字當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

甲骨文雖說是最古的文字,發現它卻還不到100年。在很長一段時期裏,沒有人知道這種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挖掘出來的甲骨,不是被毀棄,就是被當作“龍骨”賣給藥材商。直到1899年,才有一個姓範的古董商帶了一些有字甲骨到北京,給著名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看。王氏鑒定甲骨上的古文字是“三代”古文,便讓古董商給他收購,從此,甲骨就進入了“古文物”的行列。所以大家把1899年當作甲骨文最初發現的一年。

甲骨文

王懿榮不僅第一個發現了甲骨文,而且也是他第一個將其時代斷為商代。商代崇尚迷信,凡祭祀、征戰、田獵等,常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並在其上刻寫占卜時日、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和占卜結果。這種文字發現於殷墟(殷王朝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又大都和占卜有關,所以也稱為甲骨卜辭或殷墟卜辭。

研究甲骨文,釋字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在早期甲骨研究中,貢獻最大的是孫詒讓、羅振玉和王國維。1904年,孫詒讓著《契文舉鍘》,對甲骨文加以考釋。1928年後又作了多次發掘,先後出土達10萬多片,單字總數在3500個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已可以識別。

這種文字的特點是線條細瘦,多直少曲,結構不定型,象形性強。但文字結構已由獨體趨向合體,而且有了帶表音成分的形聲字,是相當發達的一種文字。現在通行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逐步演變而來的。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構成方塊符號,所以一般也把漢字叫作“方塊字”。

甲骨文不僅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曆史和古代文化的珍貴史料,而且還以它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文字著稱於世。自從甲骨文發現以後,就引起各國的極大興趣,成為世界各國博物館的珍貴藏品。郭沫若、胡厚宣都是當代我國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專家。

漢字的造字法——六書

“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六書大約反映了戰國末到漢代人們對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情況的認識。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礎上的,是一個不夠完善周密的條例。但是,它對於大多數的漢字,特別是對古文字,它還是能夠予以說明。“六書說”是我國文字學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見。

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麵形狀,“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事物是畫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