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2)(2 / 3)

第七,建立“睡眠儀式”。在你入睡前,拋開清醒時的一切煩惱。

即便是兒童也發現重複一些活動,如每晚的祈禱或讀故事書更容易使人入睡。“睡眠儀式”可依據個人喜好或繁或簡,可始於輕輕的舒展身體來鬆弛肌肉或衝個熱水澡。或許你喜歡聽聽音樂或者翻翻不具恐怖色彩的書。但是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請記住每晚做同一件事,直至其成為你身體中夜間休息的暗示。

科學睡眠四要

其實要想有一個好的睡眠,不僅要靠良好的習慣,舒適的睡眠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試想如果睡覺的條件不好,即使有睡眠的欲望,想得到睡眠的良好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總結來講,睡眠有四要素,對睡眠的質量影響很大。

第一,睡眠的用具。無論是南方的床,還是北方的炕,硬度應適宜。過硬的床鋪會使人不得不時常翻身,難以安睡,睡後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約10厘米)為宜,過低易造成頸椎生理骨刺。在夏季,枕頭要經常翻曬,以免讓病菌進入口鼻、肺部,引起疾病。

第二,睡眠的姿勢。有心髒疾患的人,最好多右側臥,以免造成心髒受壓而增加發病幾率;腦部因血壓高而疼痛者,應適當墊高枕位;肺係病人除墊高枕外,還要經常改換睡側,以利痰涎排出,胃脹滿和肝膽係疾病者,以右側位睡眠為宜;四肢有疼痛處者,應力避壓迫痛處而臥。總之,選擇舒適、有利於病情的睡位,有助於安睡。

第三,睡眠的時間。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無夢或少夢者,睡上6小時即可完全恢複精力;入睡慢而淺、常多夢者,即使睡上10小時,仍難精神清爽,應通過各種治療,以獲得有效睡眠,隻是延長睡眠時間對身體有害。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節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異!事實上,不同生理節奏使睡眠出現兩種情況,即“夜貓子”和“百靈鳥”。順應這種生理節奏,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反之,則對健康不利。

第四,睡眠的環境。睡眠的好壞,與睡眠環境關係密切。在15℃~24℃的溫度中,可獲得安睡。冬季關門閉窗後吸煙留下的煙霧,以及逸漏的燃燒不全的煤氣,也會使人不能安睡。在發射高頻電離電磁輻射源附近居住、長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致者,最好遷徙遠處居住。

綜上所述,上班族若能掌握科學睡眠的四要素,則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科學睡眠,是現代生活對上班族提出的新要求。

好的睡眠,還需要輔助

我國的一些醫學統計資料顯示,有45%的上班族存在睡眠障礙。除了不懂得如何科學睡眠的原因外,對睡眠需要的其他配套措施也沒有清醒的認識。醫學專家指出,科學合理安排好“衣食住行”

這些配套措施,您一定會有一個安穩的睡眠。

睡出好覺之衣:著寬鬆睡衣忌裸露胸腹

許多人會在炎熱夏季光膀子睡覺,認為不穿衣服可以獲得最大的涼快。專家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氣溫升高到28℃~30℃時,人體皮膚水分蒸發會加快,並隨著氣溫的升高而增加。當氣溫高於皮膚溫度時,人就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如果此時光著膀子,皮膚吸收的熱量會更多,而皮膚排出的汗水也會迅速流失掉,起不到通過汗液蒸發散熱的作用。

睡覺時穿上睡衣,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時還可以防止受涼,雖然是夏天,肚子受了涼,也會引起腹瀉。因為雖然皮膚上的溫度不斷變化,以保持身體的恒溫,但人體的腹部和胸部的皮膚溫度幾乎固定不變,所以即使是熱得難以入睡的晚上,也常有不少人因受涼發生腹痛、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