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走出各種心理危機(1)(1 / 2)

專家認為長期的心理危機,會打破正常的生理機能的運轉,引起人體器官病變。因此,我們要學會調整心態,積極挖掘自我潛能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學會關心自己,走出心理危機。

不要讓心理危機偷走健康的心

據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上班族精英死亡年齡段多為45~55歲。這一時期正是這些上班族精英們生理由盛而衰的“關口”,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互為影響,加劇了他們的身體負荷。專家指出:健康是一個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的完整概念。“孤獨感”、“壓抑感”和“焦慮感”是困擾上班族精英心理的主要問題。

孤獨感工作生活忙碌,很少有時間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使他們常常備感孤獨。

壓抑感想“出人頭地”或建功立業的願望,和劇烈的社會競爭形勢之間形成的差異,給男性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傳統觀念,使大多數男性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抑製,這種矛盾和衝突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壓抑感。

焦慮感失去了二三十歲時的衝勁和活力,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想不開”,使中年男性常感到“年齡性”尷尬,特別是劇烈的生存競爭,加劇了他們秘而不宣的焦慮感。

專家特別強調,“社會性健康”是不容忽視的:“有些人吃得好睡得好,身體也沒什麼毛病,但他的心理是反社會的,對社會及他人的敵意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病變。”

專家指出:“長期的心理危機,會打破正常的生理機能的運轉,引起人體器官病變。”上班族要想擺脫心理危機,就應當調整心態,積極挖掘自我的潛能,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目標,學會關心自己,給自己減壓。

為什麼上班族心理危機偏重

長期以來,對上班族的精神健康,人們或多或少有些忽視,錯誤地認為精神衛生是精神病。實際上,精神衛生在每個人身邊,是健康的一部分。上班族是否健康,不僅包括身體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的健康、在社會上有良好的適應性,等等。心理專家認為:“一個真正健康意義的人,健康的情緒、良好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協作精神、同情心等都必須擁有,隻有軀體的健康隻是生物意義上的人的健康,不是社會意義上的人的健康。”

據有關數據表明,精英人士中,輕度的精神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心理危機患者,達到5%,遠遠高於2%左右的全國平均值。

而在所有的心理危機患者人群中,又以白領居多。其主要特征是白領自身的焦慮、失眠、煩躁、人際關係緊張、工作不堪負荷、精神強迫症等。

從調查的數據來看,白領女性的心理危機遠遠大於白領男性。

到醫院谘詢白領男女的比例達到1∶3甚至是1∶4。這裏麵有女性出現心理危機更願意找人傾訴的原因,同時也跟女性承擔的壓力大於男性有關。通常情況下,男性承擔的隻是社會壓力,而女性在承擔社會壓力的同時,還要更多地承擔來自家庭的壓力。

在事業上,白領女性的痛苦實際上也多於男性。道理很簡單,現在還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如果是一個外貌一般或較醜的女性,她獲得成功會比一般女性困難很多;如果是一個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會容易獲得成功,但是她也可能必須忍受周圍人的非議,認為她的成功是借助了漂亮的外表。

可是女人有個先天的好處,她們可以傾訴,隨便找個人,認識的或者是不認識的,把心中的不快統統吐出來,如果再不行,她還可以無視對象無視場合嚎啕大哭一場。所以,盡管到醫院谘詢的女性大大多於男性,實際上的情況反而可能是女性更懂得釋懷自己,哪怕是大哭大悲一場,也能很快地投入新的生活。

男人就不行。盡管社會發展到現在,女性有了越來越多的主導權,但是,盲目的自尊還是讓男人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是這個社會的脊梁,男人倒下了,世界就是末日。對白領男性來說,由於普遍比較年輕,事業大多處於上升階段,除了經濟壓力、家庭壓力外,更多的壓力來自於自身社會角色的越來越複雜化,來自不斷的自我證明:

“我還行!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給白領男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旦不能很好地疏導,也很有可能造成心理疾病。與女性有了壓力願意找人傾訴不同,出於自尊,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男性有了壓力更願意自己一個人扛,所以男性也就有了更多潛在心理疾病的可能。這或許也就是林誌炫的《單身情歌》、劉德華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受到眾多白領男性歡迎的主要原因。

心理危機自測

其實許多都市白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但是他們有些人並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危機感,而更多的是並不了解自己的狀態是否真正屬於心理危機。那麼,讓我們用個小測驗來檢驗一下自己是否處於危機狀態。這個小測試主要是運用心累指數測試法進行測試的。以下10項測試可以使你對於自己的心理疲勞程度有個大致的了解,測試分數僅具有臨床心理學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