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一個人,以至於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劍,而是舌尖。
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的一代名相管仲曾說:“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
真正聰明睿智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隻要看到事物的外貌,就能夠運用智慧去理解它的本質,並且用最適當的方法去麵對。
因此,他們總是可以找到最合適的語言,貼切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意念,然後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狄摩西尼曾說:“一條船可以由它發出的聲音知道它是否破裂,一個人也可以由他的言論知道他是聰明還是愚昧。”
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往往用心裏的思想來評斷自己,但是,別人卻會從你口裏說出來的話來評判你這個人。
紀曉嵐是眾人皆知的機智才子,此外,他還是個絕佳的溝通高手。
紀曉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大將之風了,有一次,他和幾個孩子在路邊玩球,一不小心,把球丟進了一個轎子裏。
大家匆匆忙忙地跑過去一看,這可不得了!轎子裏坐的竟然是縣太爺,不僅如此,那顆皮球還不偏不倚的擊中了他的烏紗帽!
“是誰家的孩子膽敢在這裏撒野?”
烏紗帽被天外飛來的一球打歪的縣太爺怒斥道。
孩子們一哄而散,唯獨紀曉嵐挺著胸膛,走上前去想討回皮球。
紀曉嵐恭敬的對縣太爺說:“大人政績卓著,百姓生活安樂,所以小輩們才能在這裏玩球。”
縣太爺一聽,氣馬上消了一半,他笑著說:“真是個小鬼靈精!這樣吧,我出個上聯給你對,要是你對得上,我就把球還給你。”
縣太爺環顧了一下四周,出了道題目:“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紀曉嵐眼睛一轉,說出了下聯:“太爺二千石,獨公……”
“獨公什麼?趕快說啊!”
“大人,如果把我的球還給我就是‘獨公廉’,要不然就是‘獨公……’”紀曉嵐故意支支吾吾的不說下去。
縣太爺看到這種情形,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一邊把球還給紀曉嵐一邊笑罵道:“好小子,真有你的!我才不要中了你的圈套,成了‘獨公貪’咧!”
一言定江山,一個人的談吐便有可能改變他的一生。
20世紀60年代,美國有一位民權運動者,在街頭巷尾宣傳“種族平權運動”。他的聲音冷靜,但用字遣詞充滿張力,推進人心。
當他終於以最深沉的嗓音嘶吼出:“我有一個夢!我有一個夢!”時,台下的群眾全被震懾住了,他們瘋狂地響應著:“阿門!阿門!”
這個名叫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者,便以這篇著名《我有一個夢》的演講征服群眾,改寫了美國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