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擁有好習慣,才有好人生(4)(3 / 3)

所謂“大器晚成”的人必是那種保持自覺學習態度的人,他們勤奮地學習,踏實地進步,自身實力與日俱增,每天都麵臨著新情況、新挑戰。每天都要麵對新事物,學習與生活同在。一份工作,許多人幹一段時間就覺得沒意思了,想換一份。而換工作是有條件的,有實力才能換工作,而實力來自你自己。現代社會的機會很多,你隻要天天學習,就會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機會,你的生活也就會生機勃勃。

那麼你應該用何種態度來對待你的人生呢?如果因為目前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優哉遊哉地遊戲人生,那麼,目前的情形也許離失敗已經不遠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

與此相反,如果能將這份工作當做一生的事業埋頭苦幹,不斷進取和探索,那麼你的前途將不可限量,你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情去做自己的工作,你不會覺得疲倦。當你有理想,而不至於失去它時,你的生活會是多姿多彩的,你的心情也會是輕鬆愉快的。

你要有一股拿生命做賭注的熱忱,並把自己的使命刻在心裏,為了完成使命,你必須學會全力以赴地去做、去學、去充電,生命力才會更加強大,你的“能量”才會不斷地得到補充,才能讓生命更有意義。

隻有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的人,才有資格與人比高下。

一個頗有魄力的老總在公司的經理會上說了這樣一段話:“美國的大公司,在開辦新的分公司或增設分廠時,50年代出生的人,往往就任主管職位。如果現在公司任命你擔任技術部長、廠長或分公司經理的話,你們會怎樣回答?你會以‘盡力回報公司對我的重用。作為一個廠長,我會生產優良產品,並好好訓練員工’回答我,還是以‘我能勝任廠長的職務,請安心地指派我吧’來馬上回答呢?”

“一直在公司工作,任職10年以上,有了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你們,平時不斷地鍛煉自己,不斷地進修了嗎?一旦被派往主管職位的時候,有跟外國任何公司一較高下,把工作做好的膽量嗎?如果誰有把握,那麼請舉手。”

這位老總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沒有人舉手,他繼續說:“各位可能是由於謙虛,所以沒有舉手。到目前,很多深受公司、同行和社會稱讚的主管,都是因為在委以重任時,表現優異。正是由於他們的領導,公司才有現在的發展,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修,不斷磨煉自己,認真學習工作要領。當他們被委以重任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帶來良好的成果。”

因此,作為一名踏入社會的社會人,形式上的學習生活雖然終結了,但你一輩子都還是學生。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別時,你真正的學習生活是不會結束的。作為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首席教育官鮑伯·科卡倫就常常由衷地說:“相信我,你應該用你的一生學習,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完全發揮自己的潛能;如果你要進步得比人們所期望的更快……”確實,這裏所說的學習不是可以找一本書就行了的。遠遠沒有那麼簡單,這裏所說的學習,是一生要做的事情。因為麵對嚴酷而激烈的競爭環境,如果你不具備危機意識,不能通過不斷學習來改變自己,就必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這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受世人矚目的哈佛大學的一條信條:哈佛字典裏沒有“畢業”二字。為何有此一說呢?剛進入哈佛的學生大都非常不理解這裏的教授為什麼要布置那麼多的課外閱讀。因為,從來沒有人能在在校期間看完所有的材料。後來,他們在學生服務中心找到了答案。在那裏,陳列著許多關於哈佛的介紹資料。其中有一份,標題是:“教授布置了大量閱讀,我根本無法完成,怎麼辦?”答案是,閱讀材料是教授們精心準備的,要盡量閱讀,哪怕是在離開哈佛以後。這個問題的答案使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你離開哈佛以後,雖然形式上的學習生活終結了,但你一輩子都還是學生。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別時,你真正的學習生活是不會結束的,也不應該結束。你還需要不斷地去學習,讓學習成為你一生都在做的事,而不管你的人是否還在學校。

雖然從開始上學到離開校園,你要經曆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但這畢竟隻是人生的一部分。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還不足以應付你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學校能給你的隻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大量其他知識都需要你通過自我教育來完成。

現在,有很多人都陷入了一個相同的誤區,他們以為人一旦離開了學校就沒有必要再學習了。

其實,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即使沒有意識到,你也是一直在生活、工作中學習。但這種被動的學習效果肯定不會明顯。如果自己能具有不斷的自我教育意識,能夠以誠懇的態度去學習,你就能克服所有危機,贏得你所希望的一切合理的東西。

曾經有一個故事是關於烏鴉的,雖然真實性非常值得懷疑,但其中的啟示還是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