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3)

《特洛伊婦女》是古希臘劇作家歐裏庇得斯的悲劇作品,取材於古希臘的英雄傳說,創作於公元前415年。

故事發生在被攻陷後的特洛伊城郊外。

赫卡柏在帳篷中熟睡。她是特洛伊的巴賽勒斯普裏阿摩斯的妻子。海神波塞冬來到她麵前,述說著特洛伊陷落後的淒慘景象,剛要離去,碰到雅典娜女神來找他。由於希臘人侵犯了女神的殿堂,女神想讓他們在歸途中受難。她求波塞冬到時候在海上掀起怒吼的波濤,波塞冬欣然應允。兩位神隨即離去。

赫卡柏醒來以後,哭訴著自己的遭遇:祖國崩潰了,丈夫和兒子都已死去,先世的尊榮成了泡影,自己偌大年紀,也難免被人奴役。她呼喚營帳中被俘的特洛伊婦女,特洛伊婦女應聲而至。她們問她為什麼痛哭,她告訴她們,希臘人就要起航,她們將立即被勝利者分配。特洛伊婦女立即陷入對奴隸生活的恐懼之中。

這時,傳令官走來宣布,特洛伊婦女已被分配了。赫卡柏的女兒卡珊德拉分配給了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她的另一個女兒被呂克塞娜去侍奉已死的阿喀琉斯;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洛瑪克分給了阿喀琉斯的兒子;赫卡柏將成為俄底修斯的奴隸。傳令官宣布已畢,就讓侍從把卡珊德拉找來,帶到阿伽門農那兒去。

卡珊德拉瘋瘋癲癲地跑來說,阿伽門農娶了她,她要去破壞他的家庭,為父兄報仇。接著又說,阿伽門農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很多希臘人葬身異鄉,妻子成了寡婦,父親沒了兒子,這一切都隻為了一個海倫,特洛伊人則是光榮地為國殉難。她預言了赫卡柏和俄底修斯的未來,傳令官就把她帶走了。赫卡柏立即昏倒在地。

赫卡柏清醒後,哭訴著自己悲慘的命運,安德洛瑪克和她的兒子阿斯堤阿那克斯乘車來到她的跟前。她看見兒媳,想起了兒子,又聽說女兒波呂克塞娜已叫人殺死,獻在阿喀琉斯墳前,更是痛上加痛。安德洛瑪克不願到殺死她丈夫的凶手家中為奴,赫卡柏勸她要為了幼子而忍耐。哪知傳令官又來宣布,希臘人決定把這個孩子從特洛伊的城樓上扔下來摔死。兒子抓住母親的衣服不願離開,母親讓兒子最後一次親吻自己。安德洛瑪克眼看兒子被帶去處死,悲痛欲絕。接著,她自己也被帶走給勝利者做奴隸。

墨涅拉俄斯帶著士兵來了,他是來領取海倫的。按照希臘人的決議,海倫將作為俘虜被自己的前夫處死。她被士兵從營帳裏帶到墨涅拉俄斯跟前,便開始為自己辯解。她說,苦難的根源是赫卡柏的兒子帕裏斯,是他在評判中推崇愛神,激怒了許諾他征服希臘、統治亞細亞和歐羅巴的雅典娜、天後赫拉;她跟帕裏斯私奔,是因為愛神作祟,宙斯在愛神麵前都無能為力,更何況是人;她曾經打算逃跑,不願呆在特洛伊。赫卡柏反駁說,赫拉和雅典娜不會到特洛伊附近的伊得山上來開玩笑,也不會把希臘出賣給外國人;至於“愛神”,那隻是海倫見帕裏斯漂亮,想過奢華的生活,從心裏產生出來的觀念;如果海倫不願呆在特洛伊,她就應該設法自殺。海倫跪在地下求墨涅拉俄斯饒恕。墨涅拉俄斯決定把海倫帶回希臘去處死。

特洛伊婦女正悲歎親人的命運,詛咒敵人,侍從們用赫克托耳的盾牌抬著他的兒子,在傳令官率領下,來到她們跟前。傳令官吩咐赫卡柏埋葬孩子的屍體,隨即離去。赫卡柏責問侍從,為什麼怕一個孩子,實行前所未有的殘殺?赫卡柏把屍體裝飾好,人們立即抬去埋葬。

這時,傳令官又帶人來燒毀特洛伊。赫卡柏想跳到火裏去,由於希臘人阻止未能如願。特洛伊在一片哭聲和火光中坍塌。傳令官率人押著赫卡柏和特洛伊婦女向岸邊的船隻走去。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是印度古代史詩,約成書於公元前4~公元4世紀,相傳為廣博仙人所作。

全書共18篇,約10萬“頌”。曾被認作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它寫的是古代勇武王的兩個兒子,一名持國,一名般度,前者有百子,人稱俱盧族;後者有5子,人稱般度族。後來般度做了國王,在他死後,國事由持國掌管。般度5子長大,請求繼承父位。持國長子難敵不肯,遂發生衝突,最終導致曆時18天的俱盧大戰。俱盧族全軍覆滅,般度長子堅戰繼位。後5兄弟登雪山修道,先後去世,並到達天堂。

小說內容複雜,包羅萬象。對於印度古代史詩和往世書中重要傳說故事、印度教教規和法典、古代印度哲學思想均有所涉獵,堪稱詩體百科全書。

反映了古代印度一個很長時期內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風貌,其主旨在於表現強調政治鬥爭中的“法”。“法”與“非法”是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般度族被當作“法”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受到歌頌,體現了人民的心願。

史詩在總體結構上,具有統一性和完整性。在講述主幹故事的同時,穿插有許多插話,著名的有《那羅傳》、《沙維德麗》等。黑天、怖軍、阿周那、黑公主等主要形象鮮明生動,個性突出。史詩用對話體寫成,絕大部分采用“頌”的格律。

史詩被印度尊為法典,在東南亞各國影響很大。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相傳為古希臘的盲詩人荷馬所作。主要指《伊利昂記》和《奧德修記》兩部史詩。

關於荷馬的生平,異說頗多,較為可靠的說法是他出生於公元前8、9世紀之間的希臘東部一帶,他把在小亞細亞流傳了幾百年的史詩短歌編成了《伊利昂記》和《奧德修記》之後,這兩部史詩就在民間流傳,直至公元前6世紀才正式寫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前2世紀由亞曆山大裏亞學者校訂修改,成為最後的定本。史詩每部均為24卷。

《伊利昂記》以特洛伊戰爭為題材描寫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伊利昂是位於小亞細亞西北海岸的特洛伊的首都,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城市,公元前12世紀初,希臘半島上的一些部落聯合進攻特洛伊,摧毀了這座城市。

相傳阿喀琉斯的父母舉行婚禮時,沒有邀請不和女神,這位女神便來到席間扔下了一個“不和的金蘋果”。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為得到這個金蘋果而起爭端,特洛伊王於帕裏斯因阿佛洛狄忒許他娶世間最美的女子而將金蘋果判給了她。他隨即在這位女神的幫助下拐走了斯巴達王的妻子——美麗的海倫,從而引起了特洛伊戰爭。戰爭曆時10年,眾神各助一方。最後,奧德修斯把一隻內藏兵士的木馬遺棄城外,假裝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馬拖入城中,伊利昂城終於在希臘人裏應外合內外夾攻中失陷。

史詩15693行,集中描寫戰爭結束前10天的事。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專橫地奪走了最勇敢的將領阿喀琉斯的女俘;使他受到羞辱,阿喀琉斯拒絕參戰,並祈求宙斯降災給希臘人,從此希臘聯軍屢遭失敗。阿伽門農賠禮謝罪,未獲諒解,在戰事緊急關頭,阿喀琉斯的好友借他的甲胄,以他的名義上陣,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殺死。阿喀琉斯得知後悲痛欲絕,宿怨頓消,上陣複仇,殺死了赫克托耳。史詩寫到赫克托耳的葬禮結束。

《奧德修記》全詩12105行。寫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英雄奧德修斯還鄉旅途上的經曆。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10年,遭遇了各種各樣的磨難。部分船員被獨眼巨人吞食;女巫把他的夥伴們變成豬;他們躲過了以歌聲迷人、然後再把人殺死的女妖塞壬;逃避了怪物斯庫拉和卡利布狄斯。奧德修斯的船員由於誤食神牛,被宙斯的雷霆擊沉船隻,全部葬身海底,隻有奧德修斯自己幸免於難,但卻被仙女卡呂普索羈留在海島上整整7年。奧德修斯第10年上終於回到家鄉伊塔克,和妻子團聚。

這兩部史詩以豐富多彩的內容、高超的技巧和完美的形式,為歐洲文學提供了素材,樹立了典範,表現出永久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