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本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1 / 1)

在托馬斯,孟生活的時代,英國的資本主義商業已有很大的發展,依照早期重商主義原則製定的國家政策,已經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中,托馬斯·孟率先提出了貿易差額論,對貨幣差額論進行了係統的批判。托馬斯·孟的經濟思想對英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政策中部帶有明顯的晚期重商主義的特征。

我們的貨物,如果是用我們的船隻運出去的,也是可以大大提高價值的,因為這樣我們不但會得到貨物在本國的售價,還可以加上商人的利潤、保險的費用,以及將它們運往海外的費用。——托馬斯·孟托馬斯·孟(ThomasMun,1571-1641),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晚期重商主義的典型代表,是當時的一個大商業資本家、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政府貿易委員會委員以及貿易差額理論的創造者和倡導者。

重商主義產生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它主要反映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代表了商業資產階級利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的最初的理論探討。重商主義的主要思想是:金銀貨幣是財富的惟一形態,對外貿易是積累財富的惟一源泉;外貿要“少買多賣”,使貨幣流人多於支出;國家要對經濟生活進行幹預,以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

重商主義分為兩個階段: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早期重商主義以守財奴的眼光看待金銀,強調“少買”,以保證貨幣的流人大於支出,因此,它又被稱為“貨幣差額論”或“重金主義”。晚期重商主義則強調“多賣”,通過輸出大於輸入的貿易“順差”,來增加本國金銀的積累,因此,又被稱為“貿易差額論”或“真正的重商主義”。托馬斯·孟的主要作品是《貿易論——論英國與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答對這項貿易的常見的各種反對意見》,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在托馬斯·孟生活的時代,英國的資本主義商業已有很大的發展,依照早期重商主義原則製定的國家政策,已經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中,托馬斯·孟率先提出了“貿易差額論”,對“貨幣差額論”進行了係統的批判。他認為,貨幣隻有投入流轉才能賺取利潤,而對內貿易不能使國家致富,因此,應該將資本向外輸出,使之在國外賺取利潤,以增加本國的財富。托馬斯·孟的經濟思想對英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經濟政策中都帶有明顯的晚期重商主義的特征。他寫的《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一直被看作是重商主義的“聖經”。

以下是對《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的簡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