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服店的老板想起昨天自己的態度,又聽了這一席話,覺得很有些尷尬尷尬(ɡānɡà):處境困難,不好處理。,也有很多的感慨,但他隻是對曾憲梓說:“你這個人很特別,很特別。”
然後,就真的指教曾憲梓說:“你要記住,從今往後你要進任何一家店鋪之前,先要看看,如果裏麵正在做生意,就千萬不要進去。否則,你隻會被轟出來。”
洋服店老板與曾憲梓之間的友誼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終於有一天,洋服店的老板主動要求與曾憲梓訂貨,要求曾憲梓把自製的領帶交給他,由他的洋服店代為銷售。
而這時,曾憲梓的心裏是說不出的高興,因為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的產品終於可以擺在櫃台裏了,盡管隻是一個小小的洋服店的櫃台。
不久,又發生了一件十分類似的事情。
仍舊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仍舊拎著兩大盒沉甸甸的領帶,仍舊是在尖沙嘴一帶的旅遊旺區。從洋服店老板那裏學習了許多經驗的曾憲梓在仔細觀察了一家抽紗店裏確實沒有其他的客人之後,便麵帶笑容地推開了抽紗店的門,向抽紗店老板很有禮貌地推銷他自己製作的領帶。
而老板一看到曾憲梓並不很氣派的形象,並且說著一口客家廣東話,便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不友善的態度。
以至於當曾憲梓打開盒子,拿出盒子中的領帶,熱情地向老板推薦,並讓老板自己挑選的時候,這位盛氣淩人盛氣淩人:傲慢的氣勢逼人。的老板隻是隨手翻了兩下,便給了一個全盤否定:“你這種領帶還想拿來賣,簡直一塌糊塗。走吧!”
曾憲梓隻是一言不發,默默地收拾好已打開的盒子,然後很有禮貌地對抽紗店的老板說了聲“再見”,離了抽紗店。他決定要用相同的辦法打動這位老板。
第二天,依舊是衣冠楚楚,依舊是不帶任何貨品,依舊是很真誠地請喝咖啡,依舊是很認真地請教意見,也依舊是很驚訝的表情和很感歉意的心情。
抽紗店老板從此也成了曾憲梓的朋友。
而曾憲梓也就經常會帶著自己新做好的領帶來拜訪抽紗店老板,並向他誠懇地請教,請他幫自己鑒別領帶的花色、花樣和質量。
對這樣的人,對這樣的要求,抽紗店老板是不能拒絕的,不僅不拒絕,而且他還要特地抽出時間來真心地幫曾憲梓的忙。他同樣看得出,曾憲梓是能成就大事業的,單憑這襟懷,這氣量,他就不可能永遠默默無聞。
而曾憲梓回憶這段時光時,卻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做買賣其實最為重要的就是做人,隻要你誠實謙虛地對待人,別人就不會討厭你。你不要為了錢去欺騙人,要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可能成為你的客戶的人,堅持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肯定會取得好成績。”
“金利來”問世前後
在尖沙嘴天星碼頭附近的“麥當勞”快餐店和“星光行”商貿中心一帶,有一家由中國人開設的、名號為“頂好”的舊式百貨公司。這家百貨公司的營業時間特別長,從早上8點30分一直到第二天淩晨1點。而且在這樣長的營業時間裏,這家百貨公司的生意一直是非常的好,顧客往來不斷。
曾憲梓很希望能讓自己的領帶進入這家百貨公司的銷售櫃台裏。
所以,他每天一賣完當天的領帶,就一定會來這裏考察考察。當然,他的一貫做法都是先聊天,先交朋友,海闊天空地扯,但從不直接談自己的產品。這樣,別人一開始根本就不會對他設防,這是他極為明智的一點,是一種要過河就先搭橋的方法。
這家公司裏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楊蔭盛,就是這樣和曾憲梓成為朋友,並且關係很密切。因為兩個人都同樣年輕,同樣胸懷大誌,而且互相信賴,互相敬佩。
有了一個這樣可靠的朋友,曾憲梓的領帶要想進入百貨公司的銷售就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了。
曾憲梓不是個強人所難的人,所以他隻是拿了一箱自做的領帶樣品給楊蔭盛他們看,希望他們能試著賣一下,看是否有銷路,如果實在不行,也就算了。
結果事實證明,曾憲梓的領帶由於做工細致,質量有保證,而且花色花樣比較適合大眾品味,更由於它的優惠的價格,所以銷路竟是十分看好。從此,曾憲梓的領帶銷售又上了一個小小的台階。而曾憲梓也又一次證明了他的產品的可發展性。
一直以來,來自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外國名牌領帶,充斥著香港市場。擁有幾百家服裝廠的香港,竟沒有一家比較正規的設備像樣的領帶工廠。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造成香港的領帶市場依舊是一大塊空白。
而此時仍是小本生意的曾憲梓恰恰就隱隱約約約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就不相信,擁用500餘萬人口的香港,居然沒有屬於自己的領帶市場。領帶品味完全由著外國人牽著鼻子走,他實在是很不服氣的。
“外國人可以在香港擁有自己的名牌產品,為什麼中國人在自己的地方,自己的百貨公司,自己的消費市場上,卻不能擁有自己的牌子,自己生產的領帶呢?”
“如果沒有人做,那麼我來做。”膽識過人的曾憲梓不由得暗下決心,要一開港產名牌領帶的先河。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因為一來曾憲梓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勢力,二來素以崇洋觀念濃厚著稱的香港人,特別是以外國名牌作為身份的一種標誌的香港上流社會,怎麼可能去接納一直為他們所不屑的港產領帶呢?
然而,希望總是在絕望中產生的,而可能與不可能之間往往也隻是存在著微乎其微的差別。
這時,曾憲梓已經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攢夠了償還叔父讚助他創業的三萬元港幣的數目。雖然這錢叔父已講明了是送給他的,但他還是決定要還回去。
於是,邀請了好友楊蔭盛,他們倆一起去了泰國。
到了泰國之後,他們一起去拜訪叔父,曾憲梓當著大家的麵,將已兌換成十萬銖泰國錢的這筆錢交給叔父。而叔父卻是拒不肯收。
於是又出現了一個很戲劇化的場麵,一個硬要給,一個硬不肯收。以至到了最後,因為相持的時間太長了,雙方都有些生氣。這時,曾憲梓說道:
“叔父,您這樣做會使我一生都感到不安的。叔父可能不明白我的難處,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不會講假話,現在我把我心裏麵的話講出來,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我。
“我雖然窮點,但我並不是個貪錢的人,我一直認為,有許多東西是比錢更為重要的。就像叔父真心幫助我們的這份情意。如果我真的想要這筆錢,我隻要對叔父說一聲謝謝,這筆錢就是我的了。這筆錢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我確實不能要這筆錢。
還有,從另外一方麵來說,如果有一天我成功了,你們的孩子會說,沒有爸爸你怎麼會有今天;而如果我失敗了,你們的孩子還會說,曾憲梓真沒用,爸爸這麼幫他都無法幫起來。我並不是說他們一定會這樣說。隻是這樣一來,我自身的壓力會很大。而我每做一件事,一定會思前慮後想半天。
所以,說了這麼多,我就是希望叔父能理解我,並支持我,把錢拿回去,讓我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而叔父的這份情意我曾憲梓會永世不忘的。”
叔父聽了這些話,無可奈何地將錢收了,但他又說:“曾憲梓,這些錢我是收回來了,但我會替你存著,無論你何時要用,都請隨便來取,不要客氣,如果再不給我這個麵子,就是看不起我這個叔父。
“不過,對未來的你,我是抱著十二分的期望和信心的,所以,這錢也許會一直存到永遠。不過,如果真的是那樣,我是會更為高興的。”
從這以後,叔父一直是極力地誇讚他這個好侄兒,甚至讓他的子女以曾憲梓為榜樣,要他們向他學習了。而叔父和曾憲梓之間的交情也越來越密切了。
曾憲梓在泰國住的這幾天裏,叔父一直擠出時間來請他吃飯,並陪他聊天。
叔父是個成功的生意人,有著很多的商場上的經驗,他也樂意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經驗教訓講給曾憲梓聽。這次,可是一個願聽,一個願教,兩人經常津津樂道地在一起談個沒完,越談越興奮,越談越有趣。叔父很高興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曾憲梓也是很高興能“遇上名師指點,受益匪淺”受益匪淺:得到好處,受到利益。。
這一天,曾憲梓將自己想在香港開拓領帶市場的願望講給了叔父聽,叔父一聽,馬上拍著大腿表示大力支持,並深深地又一次震憾於曾憲梓的勇氣、膽量和獨具慧眼獨具慧眼: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而他也深信這位與眾不同的侄兒一定會在商場上大顯身手,並取得巨大成功的。叔父立即給了他不少的建議和有力的支持,使得曾憲梓的信心又增強了許多,而且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
從泰國一回到香港,曾憲梓立刻便投到了他新一層次的事業中去了。
他首先分析了香港本地領帶生產的劣勢。當時,香港其他的家庭手工業領帶生產廠家都僅僅隻是安於現狀,隻知道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價錢將領帶做好賣出去,每天能做多少就賣多少,賣完了,再補貨。而且,他們在領帶的檔次上、質地上走的始終是劣質低檔的路線。
而曾憲梓卻認為,這種對自己降低要求,不樹立更高的目標的行為,隻能導致自己的落後和失敗。而且,這樣的領帶隻能滿足底層階級的需求,根本無法打入上層社會,也就不可能和外國品牌一較高低。
所以,在事業剛剛起步的最初,曾憲梓就為自己的產品選定了平常之人所不敢想象的,走“高質、高檔、高價”的路線。這個決策需要超前的眼光和很大的勇氣,而這兩點正是曾憲梓所具備的。
有了標準和路線,曾憲梓就需要尋求一個最佳的突破口來開始他的計劃。
通過仔細的調查研究,曾憲梓發現不顧高價、崇尚洋貨的香港人其實也不無道理,因為隻能在廉價市場中生存的港貨與外國貨之間無論是在質地上還是樣式上都確實存在著很大的距離。
所以,他采取的第一步行動就是去大百貨公司挑選了四條最流行的、最高檔的歐洲名牌領帶,準備帶回家,作為樣品,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進行研究。
這一行動可以說是一次不算小的冒險,因為這四款極美麗的領帶的價值相當於他們全家一個月的口糧。
所以,買回領帶後,曾憲梓便將自己小工廠裏的一切活都交給了妻子去打理,而他則一頭悶在了房間裏去對那四條領帶進行全麵的解剖。
分析完這些領帶,曾憲梓自己也十分地感歎於這些領帶的精美,並且對它們的長期占有市場覺得心服口服。然而,他的目標不是讚歎,而是超越。
所以,他緊接著的工作便是讓這些領帶恢複原狀。
曾憲梓拆開這些領帶隻用了短短的數小時,而將它們重新縫合並最終達到質量過關的過程,卻整整花了他一個禮拜的時間。
在一個星期裏,他像著了迷或者著了魔更為恰當一點,整天悶在領帶裏,縫了拆,拆了縫,縫了又拆,拆了又縫……反反複複,像沒有窮盡似的。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他終於摸索出了剪裁和縫製這種新款外國名牌領帶的技巧。
他重新裁剪和縫製好了的領帶用簡單卻也是最標準的方法進行了檢驗——
當曾憲梓將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縫製好了的領帶一條一條檢驗完畢,並證明條條質量過關後,他疲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緊張了好幾天的他也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掌握了製作技巧之後,曾憲梓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全套買入外國進口的領帶原料,著手進行生產優質領帶,走他自己製定的高檔路線。
於是,曾憲梓利用每天外出推銷領帶的同時,走訪一些代理外國進口領帶原料的洋行,希望尋求進口領帶原料的來源。
不過,那些代理洋行裏的經紀似乎沒見過這麼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且根本不願相信這對於曾憲梓來說是一件很認真的事,認為這是“癡心妄想”癡心妄想:指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而不願意給曾憲梓辦理這樣的業務。
但終究還是耐不住曾憲梓的堅持,他們終於留下了曾憲梓的地址、電話,並且答應等下一次德國廠商來定貨的時候,通知他一聲兒。
時隔不久,德國廠商果然帶著時下流行的花色、質地高檔的麵料來香港尋找訂戶。
洋行經紀連忙通知香港的其他大的廠家來看樣品、定貨,等這一切忙完之後,在德國廠家馬上就要離開的時候,才給曾憲梓打了一個電話。
曾憲梓沒有一點的耽誤,也絲毫不計較洋行經紀的無理拖延,他很快趕到了看貨地點,幸運的是,碰巧還有幾種不同的花色,曾憲梓選中了其中的四種腰果形、蟲仔點花色的原料,並且馬上定了貨。
有了麵料,曾憲梓就可以開始集中精力地進行生產了。
曾憲梓以最快的速度從德國廠商手裏買回來的四種不同花色的領帶原料終於在案頭上鋪開了,他按照外國領帶的尺寸要求,用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時間才摸索出來的外國名牌領帶的剪裁方法,開始了格外精心地真真正正地一絲不苟地模仿式製作。這一幹,就是幾十天。
當麵色憔悴不堪,然而那雙眼睛仍極為有神的曾憲梓捧著他辛辛苦苦做好的四打領帶興高采烈地從房間裏衝出來時,妻子看著他很心疼地說:“你太累了。”
而曾憲梓此時全部的興奮點卻都已集中在他那些以假亂真的領帶上。他沒有理會妻子的關切,隻是很著急地讓大家看那些領帶。
他的辛苦沒有白費,他做出來的那些領帶的確與商店裏賣的高檔名牌領帶沒有絲毫的區別。
興衝衝的曾憲梓顧不得休息,又拿了八條領帶,其中四條是商店裏買的,四條是他自己做的,去了瑞興百貨公司的業務部何經理那兒,他要從真正的行家手裏來進一步鞏固他的自信心。
何經理看著這八條質地好、做工精的高檔領帶,怎麼也不敢相信其中居然有曾憲梓的傑作。
何經理是專門為公司挑選和采購男裝係列貨品的,他經常從發達的歐美國家訂購領帶,所以,何經理可以說是一個辯別真偽的專家。但是他在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比較了大半天後,仍是無法分辨出來。
何經理很詫異,同時也很感興趣,而站在一旁的曾憲梓此時卻興奮異常。他馬上趁熱打鐵對何經理說:
“既然我的領帶在本身的價值方麵已沒有什麼問題,您能不能現在就開始銷售我的領帶呢?”
何經理很為曾憲梓的勤奮、創造和勇氣所感動;也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處於關鍵時期的曾憲梓助上一臂之力。然而,他畢竟不是老板。
何經理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曾憲梓是十分理解的,可難道就讓他費了這麼多精力好不容易做出來的領帶依舊由他在街頭不辭勞苦地一條一條銷售嗎?
曾憲梓不會讓自己前功盡棄的。無論如何,他都要讓自己的心血擠上大百貨公司的銷售櫃台。
所以,仔細考慮了一會之後,他對何經理這樣說道:
“何經理,您看這樣好不好,我也不想使您為難。為了不影響您的生意,您不如就先要四打領帶吧,這四打領帶是以寄賣的形式拿給您,在進貨的時候我不收錢,您隻要幫我在貨架上擺出來,賣完之後您再給我錢。
這樣,您就不會擔任何的風險。而且,趁此也可以看出我的領帶是否有市場,如果銷售情況好的話,您再征求老板意見跟我訂貨,也行。
隻是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我的領帶一送到,請您一定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這些領帶擺出來,千萬不要放在倉庫裏麵。”
何經理見曾憲梓說得這樣中肯,而且提出的條件讓他沒有再拒絕的理由,就答應了曾憲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