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無法忍受GE公司對人才的偏見,更不滿意總裁給他的回答,他認為既然付出了努力,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就應該得到等額的回報。他相信自己應該獲得更高的薪水,於是,他當即向GE公司塑膠部門主管提出了辭職。
很快,芝加哥國際礦物化學公司向傑克提出,隻要他願意加入IMC做一名化學工程師,他就能獲得2.5萬美元的年薪,相當於傑克·韋爾奇在GE公司的兩倍。傑克略做考慮,就接受了這個職位。
但魯本·加托夫回到總部後,就後悔不應該那樣去答複傑克,他從經理那裏了解到,在哈佛獲得博士學位後,傑克進入了GE公司。他主要從事PPO材料的研製工作,傑克解決了這種新型材料在所製定規格的顏色與展延性上的一些小問題,成功地推出PPO材料。尤其是他研製出PPO材料以後,公司塑膠部門的業績直線上升。他也成為GE公司塑膠部門的一顆脫穎而出的新星,成為眾多化工公司關注的焦點,已經就有獵頭公司盯上他了。
加托夫意識到,自己應該留住像傑克這樣的人才,並委以重用,不然對公司是一大損失。於是,他馬上打電話給傑克,真誠地表達了歉意,極力勸他留在塑膠部門。
但傑克告訴他,自己已經在去芝加哥的公路上了。
“求你了,回來吧,我答應你修改公司不合理的薪酬製度,還給你三倍於現薪的薪酬作為你的年薪,工作出色後還有獎勵。”魯本·加托夫說。
“可是,我已經辭職了,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再回去的話,同事會看不起我的,他們會說,瞧,那個傑克沒人要,又回來了。”傑克沒好氣地說。
“我親自接你回公司,你看怎麼樣?”魯本·加托夫說。
就這樣,魯本·加托夫及時接回了傑克。他用更高的薪水誘使傑克重新回到GE公司來上班。在之後的40年內,傑克一心一意在GE公司工作,並在1981年成了公司的總裁,領導GE公司居全球公司500強中的首位。
事實證明,魯本·加托夫留住的不僅僅是傑克的人,也留住了傑克的心。GE公司總裁魯本·加托夫竭力挽留傑克是個無比英明的決定。傑克在魯本·加托夫的退步中,更加為公司賣命,使得GE公司得到了長遠的發展。而40年後,傑克成為GE公司總裁,並使公司居全球500強中的首位。
假如你已經取得一定的地位,也不可一味的自以為是,否則隻能逼走那些有才華的人,相反,要是懂得禮賢下士,懂得在人才麵前低頭,你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作上的幫手,還會給你的事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和發展。
樹立平等心態,不要隨便發號施令
不用商量的口氣,而是用命令的方式,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是個未知數,並且還會引起絕大多員工的不滿。
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真心地喜歡聽從別人發號施令。相反地,人們更願意別人征求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用協商的口氣與自己交談,這是所有人的心理需求。在職場中,特別是上司,用協商的口氣與下屬交談,是一種對下屬的尊重。
美國最著名的傳記作家伊達·塔貝爾小姐在為歐文·楊寫傳記的時候,她采訪了一個職員,這個職員跟歐文·楊在一起工作了三年。
這位職員說:在他們一起共事的三年中,歐文先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下達過一次直接的命令。他隻是用建議的口氣和職員說話,而非命令。
例如:歐文先生從來不跟自己的下屬說“做這個;這麼做。”或者“不要這樣做,應該這樣做。”他平常隻是這樣說:“你可以考慮這麼做。”或“你認為這樣做行嗎?”
他在向他的助手口述一封信的內容之後,經常問:“你認為這封信怎麼樣?”在檢查助手所寫的內容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你看能不能把這句話改一下?”或“這樣改可能會更好一點?”
歐文·楊從來不命令自己的下屬怎麼做事,他放手讓他們自己嚐試著去做任何事情,給他們足夠的機會處理事情,使他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經驗。
用這種態度對待下屬,更易於下屬改正自己的錯誤。一方麵是因為這種方法維護了對方的自尊心,從而增添了彼此之間的友好情分;另一方麵,這樣做使對方沒有被迫地接受命令的感覺,而是自己主動的在做,這也使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得到了真正的體現。於是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一種共鳴:願意更好地和你合作,而不是抵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