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虛心傾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還可以緩解許多方麵的壓力,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衝突。試想一下,如果你用強硬的手段讓下屬接受你的觀點,那不是使其信服而是使其屈服。其中主要原因是他對你的觀點不了解。這無意當中給下屬增加了一定的壓力,心藏壓力的下屬如果不能迅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上司就不能向客戶及其更高層的上司交差,下屬的壓力也就成了上司的壓力。要想緩解共同擁有的壓力,就要從根本上改善措施,讓下屬了解你的觀點。但是,既使自己提出再好的改善方案,如果不付緒實踐,也不會收到任何成效。
一天,一位上司向他的一位下屬說明了自己對某項工程的觀點,這位下屬覺得其中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便小心謹慎地想提出一些建議性的意見。誰知上司聽了卻大發雷霆,“究竟你是老板,還是我是老板?究竟是你的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
下屬啞口無言,隻好按上司所說的去做。但是事情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上司的意料之外,按他所說觀點設計出來的圖樣不符合客戶的要求,遭到客戶強烈反對。上司隻好要求下屬重新返工進行改進,下屬大為不滿,衝突也就在所難免了。
試想一下,如果這位上司起初認真聽取下屬的意見,事情也不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與下屬的矛盾也就不會發生,雙方之間的壓力也就可以避免。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作為上司,虛心地傾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下屬還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同時,也能體現出上司的一種大將的風度。
打過棒球的人都知道,當你要接球時應順著球勢慢慢後退,如此球勁就會減弱。當作為上司的你與下屬相處時,如果你將接棒球的那一套理論應用出來,必定可以使下屬充分說出他的意見和建議,並願意傾聽你的命令。為了公司和自己,請虛心地傾聽下屬的意見和建議吧!
距離效應:距離維持你的威信
作為一名管理者,與下屬的距離既不要太遠,也不能太近,而應該保持一個適當的安全距離,才能有效地管理下屬。
領導藝術中有人強調與下屬保持距離,這樣可以樹立權威形象。上司不可與下屬太過親近,要保持相應的距離,這樣才會給下屬留下一個莊嚴的印象,下屬其產生敬畏感、服從感。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相對真理”:距離產生魅力,距離維持魅力。要想做好一個上司也應遵循這樣的真理,在與下屬相處時,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就特別重要。但這之間的距離並不是說對下屬不好,這就要看上司如何把握這個度了,那就是:要對下屬好,但也要與下屬保留一定的距離,切不可稱兄道弟。上司必須要有威信,否則無法做好管理。而威信的建立,首先是距離。
阿裏漢本是高校的一名老師,後來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辭職了。憑借著深厚的設計功底,阿裏漢擔任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這份工作的待遇和福利等都十分不錯。惟一讓阿裏漢感到為難的地方是職場人際關係相對比較複雜,經常要麵對形形色色的人,他感到有些不適應。
為了樹立自己的“威嚴”,鎮住那些傲氣十足的設計師,阿裏漢采用了嚴厲的管理方式,在辦公室不苟言笑,對待下屬也十分嚴厲。因為他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與下屬保持距離感,維護他上司的威嚴。
平時,部門裏的職員犯了小錯誤,阿裏漢一定會嚴厲地批評,即使是女孩子,他也絲毫不留情麵。時間一長,整個設計部怨聲載道,大家不但沒有像阿裏漢所希望的那樣服他,還表現出抗拒心理。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完成的效果和效率自然大打折扣。部門處於這樣的狀態中,讓阿裏漢心裏很苦悶,於是他私底下找老同學訴苦。老同學給他支招,對待下屬要有親和力,了解下屬心裏是怎麼想的,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