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板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是一個員工應有的責任。但有些員工為了避免出錯而保持沉默,他們不是想不出好主意、好建議,而是這些員工覺得事不關己不願意多事兒。這樣,老板又怎麼會喜歡這樣的員工呢?
對老板來說,隻有那些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為公司著想的員工,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員工。作為員工,必須學會站在公司的角度想問題,多替公司著想,盡量避免知而不言的態度和想法,盡可能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彙報上去,為老板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損失,當然這樣的員工獲得高薪的機會就會更多。
要高薪,再難也不要找借口
喜歡尋找借口是對責任的推脫,會在不經意中抹殺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成功。
所以,高薪的人做事情不管困難有多大,他們都會義無反顧去執行。
有專家統計過,從二次世界大戰至今,西點軍校培養出來的董事長有1000多名,還有許多高級管理人才,他們都分布在世界500強的公司裏。
人們因此會問:為什麼一個軍事學校能培養如此多的公司精英,他們在西點軍校裏學到了什麼?於是,人們開始研究西點軍校,研究者最後得出6個字:沒有任何借口。
原來,西點軍校奉行的行為準則就是“沒有任何借口”,其內涵是要求學員應該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任務,哪怕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不能有任何借口。在西點軍校,尋找任何借口、哪怕是拿出了最合理的借口,都會被視作是開脫自己、推卸責任的推辭。
事實上,那些成功的人會沒有任何理由、不帶任何借口地努力圓滿地完成任務,直逼目標而義無返顧。其核心的意義就是“沒有任何借口”,這和西點軍校的理念不謀而合。
的確,要成功就不要有借口,巴頓將軍的故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一天,潘興將軍命令巴頓將一封重要的信送給豪茲將軍。但巴頓並不知道豪茲將軍在哪兒。關於豪茲將軍的惟一一個信息是,他已通過普羅維登西區牧場。
雖然所知道的情況還不足於找到豪茲將軍,但軍令如山,巴頓沒有說什麼,他在天黑前就趕到了西區牧場。在那裏,巴頓碰到自己的運輸隊,於是要了兩名士兵和三匹馬,順著這個連隊的車轍前進。
往前走了一段,巴頓遇到了自己的部隊,這是一支偵察巡邏兵,剛從前線撤回來。他們告訴巴頓,千萬不要再往前走了,因為前麵的樹林裏就會有敵人。但巴頓沒有聽,而是不顧危險繼續往前走。
夜裏,巴頓又遇到到自己的一支騎兵巡邏隊。他們對巴頓說,前麵峽穀裏到處都是敵人,讓他千萬不要往前走了。巴頓向他們打探豪茲將軍的蹤跡,巡邏隊告訴他,他們也不清楚豪茲將軍的蹤跡。
盡管不知道豪茲將軍所在的具體位置,但是巴頓仍繼續前進。
幾天之後,曆經艱辛的巴頓最後還是找到了豪茲將軍,將潘興將軍的信交給了他。
就這樣,巴頓完成了別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了一則永遠傳頌的戰地佳話。
在尋找豪茲將軍的過程中,巴頓絕對有借口為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返回,但是巴頓沒有,正是這種“沒有任何借口”的精神,才讓巴頓成長為一名偉大的將軍。
成功總是屬於那些不找任何借口去執行的人,而失敗者通常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失敗者總能想出各式各樣的理由為自己辯解。“做起來難度太大了。”“客戶不配合我有什麼辦法。”“我實在太忙,把這件事給忘了。”“時間太短了,怎麼可能完成。”……聽上去好像是合情合理的解釋。
殊不知,再完美的借口,都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開脫。
在職場上,有多少人因為借口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有多少人因為借口而錯過獲得高薪的機會!
羅斯是公司裏的金牌銷售員,業績一直名列前茅。有人說,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成為公司的銷售總監。
有一次,他負責公關的一筆業務被競爭對手搶先拿走了。事後為了維護麵子,羅斯向上司解釋說是因為自己的腿傷發作,自己比對手晚去了半個小時造成的。上司知道羅斯很有才能,工作一直也很賣力,而且腿傷也是因當年出差傷的,所以上司相信他的話,並未對他有任何責備之意。
後來,羅斯看到腿傷是他推卸責任的好借口,於是一碰到難辦的業務就找借口能推就推,好辦的差事能爭就爭。更可怕的是,自己的業務一旦沒有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他就找出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