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水火共製技術(1 / 2)

第一節蒸法

將經過淨製或切製的藥物加入輔料或不加輔料,放在蒸製容器內隔水加熱,或用水蒸氣進行加熱,使藥物達到一定的蒸製要求的方法稱為蒸法。其中,不加輔料蒸製稱為清蒸,加輔料的稱為加輔料蒸法。用流通蒸汽直接加熱的稱為直接蒸法,使藥物在密閉條件209下隔水加熱的方法稱為間接蒸法,又稱燉法。

一、目的

①改變藥性和藥物的使用範圍。蒸製之後的藥物,其藥性和藥物的作用範圍都會相應地發生改變。生地性質偏寒,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用於去熱類疾病的治療。經過蒸製後,性質轉向溫補,用於肝腎陰虛、血虛的治療。

②消除或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如生的黃精服用時會刺激咽喉,不利於口服用藥,蒸製之後降低了其不良反應。生的大黃氣味難聞,而且對胃的傷害比較大,用酒蒸製後減輕了對胃的不良影響。

③利用貯藏和藥效的保存。生的桑螵蛸含有大量具有活性的蟲卵,如果不進行處理,蟲卵就會在合適的條件下孵化,使藥物喪失藥效。蒸製之後,藥物中的蟲卵被殺死,便於後期儲存。黃芩蒸製後可以破壞影響苷類物質存在的水解酶,利於藥效的保存。

④方便加工切片。對於那些用水軟化不方便,不能久泡,或者水分難以浸入的藥材,可以采用蒸製的辦法。常見的有天麻、木瓜等。

二、方法

1.清蒸將藥物洗淨、切製,大小分檔,放在木甑、籠屜或密閉罐等蒸製容器內,用水蒸氣或隔水加熱到所需程度後,取出。

2.加液體輔料蒸將藥物淨製或切片後,大小分檔,先用液體輔料浸潤,待藥物完全吸收後,放在木甑、籠屜或密閉罐等蒸製容器內,用水蒸氣或隔水進行加熱,待藥物達到規定的程度後,取出,放涼,貯存。

3.加固體輔料蒸將豆腐放在盤子內,中間挖一個不透底的長方形槽,把藥物放在其中,然後再用豆腐將其蓋嚴,放在籠內進行加熱,到所需程度後取出。

三、注意事項

①蒸製之前要對藥物進行大小分檔,使蒸製後的藥物達到相同的質量要求。

②需要用液體輔料進行拌製的藥物在混入輔料後要稍待一會兒,等藥物完全吸收到藥材中後再進行蒸製。

③一般情況下蒸製藥物都是先用武火,使鍋內產生大量的蒸汽,但是在非密閉的容器中酒蒸時,就要先用文火蒸製,否則達不到酒蒸的目的。

④控製合適的蒸製時間。蒸製的時間太短,達不到蒸製的目的;而蒸製時間太長,則影響藥效的發揮或者增長藥物的幹燥時間。另外,當藥物需要長時間蒸製的時候,要不斷地向鍋內添加開水,防止水煮幹後,蒸汽中斷。

⑤加液體輔料蒸製完成後,如果容器內還有剩餘的輔料,要將其拌入藥物中再進行幹燥,確保藥效。

第二節煮法

將經過淨選或切製的藥物加入輔料或不加輔料,放在適宜的盛水容器中進行煮製的方法,稱為煮法。

一、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如附子、藤黃、硫黃、川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