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國學者赴美訪問,在蒙大拿州一個小城波茲曼的一家文具店看中了一台打印機,當他正準備付錢買下來帶回中國時,售貨的小夥計馬上對他說:“我建議你不要買。因為這些都是中國生產的,你回國買肯定比在這裏買要便宜。”說著,夥計還特地把那台打印機翻了個身,讓他看產地標簽。這位學者感到很驚訝,售貨的小夥計為什麼這麼為他著想?做成這樣一筆生意,對他和商店不是更好嗎?這位訪問學者陷入深思。究其原因,在於美國人的經商行為強調的是贏取顧客的心。貪財的“黑心”老板當然也有,不過美國強大的輿論力量和完備的法律體係,促使他們注重顧客至上,賺錢更賺心。
有人說,對於知識層次高的顧客要坦白商品的缺點,而對於知識水準低的顧客要盡力把商品說得完美無缺,對此我們不敢苟同。不能因為顧客知識層次的高低而區別對待,況且人們的知識水準普遍提高了,完全愚昧無知的顧客已經很少。一般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判斷力,靠花言巧語蒙騙顧客,必定是“一錘子”買賣,對前途弊多利少。
恪守誠信,一諾千金
就共事交往而言,可以說沒有什麼比誠篤守信更重要的了。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必將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從中受益多多。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則,也是友好共事的重要保證。能否兌現自己的諾言,可以說是能否讓同事或朋友信任你的試金石。
承諾是守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承諾的力量是強大的。遵守並實現你的承諾會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真正的幫助,更會讓你在孤獨的時候得到友情的溫暖,因為你信守諾言,你的誠實可靠的形象推銷了你自己,因此,這不僅讓你交友獲得成功,同時也會讓你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你不要認為這是空話。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紅頂商人”胡雪岩的一段故事,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當時,胡雪岩與朋友王有齡、張胖子曾一道趕往上海,以解決海運局上一任官員留下的運糧問題。胡雪岩與張胖子經過一番努力,與鬆江漕幫老大尤五達成協議,先由鬆江漕幫在上海的通裕米行墊付十幾萬石大米,以解浙江海運漕米難運之困。待下一步浙江漕米運到上海,再以等量大米歸還鬆江漕幫。當時的漕幫,內外人都在談論漕運改為海運的事。漕幫外在力量雄厚,根深蒂固,派頭、場地都過得去,但作為龍頭老大,尤五心中卻有一本難念的經。整個漕幫自乾隆年間開始一直借債度日,當時漕幫有一批糧想賣掉,換些現銀,讓眾位下屬心裏有個安慰。但胡雪岩借米,還的仍然是米,而非現銀,加之時下銀錢很緊張,這讓尤五心中十分不安,但對於胡雪岩這位生客,自己是頭回與其打交道,而且胡又是師傅魏老太爺看重的人,尤五實在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難處。
其實,胡雪岩早知道漕幫有難處,他心中盤算著,做事總要為別人設想,於是誠懇地請尤五說出自己的難處,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一番誠懇的心意表白出來,尤五心中對胡雪岩有了一個較好的印象,於是他用感激的聲音答道:“岩叔,您老人家真是體諒!不過魏老太爺已經有話交代,您就不必操心了。今天頭一次見麵,還有張老板在這裏,先請寬飲一杯。明天我們照吩咐去辦就是了。”胡雪岩對尤五的回答也非常滿意,心想正是因為自己的話“上路”,才有這樣漂亮的答複。所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尤老五說的這些話,自然受魏老太爺的影響,既然說要幫他一定會算數,但自己這方麵,既已知他有難處,而且說出了口,卻若以為有這樣漂亮的答複就假裝癡呆,不談下文,豈不成了“半吊子”?交情若到此為止,可就沒有下次了。於是胡雪岩非常認真地說:“話不能這樣講!不然於心不安,五爺,我再說一句,這件事要你們這方麵能做就做,要是有些勉強,我們寧願另想辦法。江湖上行走,不能做害好朋友的勾當。”
“岩叔這樣子說,我不講實話,就不是自己人了。”尤五終於將自己“當家人”的許多難處說了出來:幫裏的虧空要彌補倒還在其次,眼看漕米一改海運,使得江蘇漕幫的處境異常艱苦,無漕可運,收入大減,幫裏弟兄的生計要維持,還要設法打點衙門的人讓朝廷撤銷海運,恢複河運,這樣,各處打點托情,哪裏不要大把銀子花出去?借給胡雪岩的這十幾萬石大米,不僅沒有銀款入賬,將來還的還是大米。雖說以後浙江海運局還米過來正值五六月份青黃不接之時,可以賺一筆差價,但與自己這方麵脫價求現的想法完全不符。當時由於漕運改海運,許多錢莊都去巴結沙船幫,不敢對漕幫放款,怕擔風險。尤五一來怕失麵子,二來自己也想爭口氣,所以抱定“求人不如求己”的宗旨,不向錢莊借款,隻求盡早脫貨求現。胡雪岩了解此情況,當即要求張胖子開一張十萬兩銀子的銀票,即借十萬銀子給尤五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