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果斷決策(2 / 2)

當今時代是適者生存的時代。所謂適者生存,不是讓環境適應你,而是你要適應環境,適應社會。每個人,包括經營企業的人,要掌控好情緒,調整心態,適應環境的變化,適應市場規律。

青島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認為,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企業的兼並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大魚吃小魚,亦即弱肉強食;第二個階段是“快魚吃慢魚”,技術先進的企業吃掉落後的企業;第三個階段是鯊魚吃鯊魚,亦即強強聯合。

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張瑞敏認為,既不能吃活魚,也不能吃死魚,唯有吃“休克魚”,也就是處於休克狀態的魚。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的管理有嚴重問題,停滯不前,因而處於休克狀態,但企業的肌體還沒有壞。張瑞敏所說的“休克魚”,事實上也就是對帶有中國國情的“慢魚”的更傳神的稱呼。作為中國市場經濟中的“快魚”的海爾,迄今已經進行了近20次兼並活動,被收購的這些企業的虧損總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但是重組之後盤活的資本總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海爾是吃得其所,吃得其法!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作為市場戰略,時間對於資金、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創新觀念等,更具有緊迫性和實效性。因此,“快魚吃慢魚”意即“搶先戰略”,是贏得市場競爭最後勝利的首要條件。實踐早已證明,在其他因素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誰先搶占商機,誰就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搶先的速度已成為競爭取勝的關鍵。閃電般的行動必然會戰勝動作遲緩的對手,使“慢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敗下陣來。實施“搶先戰略”,意在“先”,貴在“搶”,因為“商機”是短暫的、有限的,是轉瞬即逝的。

抓住了時機,就要迅速去吃。適者生存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搶抓機遇就是要有獨到的辦法。海底生物在弱肉強食的競爭下,用以大吃小的方式而獲得生存。市場競爭也是這樣,它就像高懸在頭頂上的利劍,時刻在威脅著企業。針對這一點,企業平時就要練就分析判斷的基本功,一遇機會,就牢牢抓住,搶人之先。在信息社會的市場競爭中,“快魚吃慢魚”的事時有發生。對市場反應速度快,就能搶占商機,獲取利潤。反之,就逃脫不了被吃掉的命運。

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市場信息流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誰能搶先獲得信息,做出應對,誰就能捷足先登,獨占商機。所以說,如今的市場是“快者為王”的時代,速度已成為企業的基本生存法則。企業必須突出一個“快”字,追求以快治慢,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速度就是生命,速度裏麵有黃金,市場反應速度決定著企業的命運,隻有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者,才能成為市場逐鹿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