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適時切入(2 / 2)

隨著IT產業迅速興起,作為微軟帝國創始人的比爾·蓋茨已成為人們心目中了不起的英雄,特別是他在機遇麵前敢於選擇和放棄的勇氣更讓許多青年人佩服不已。

而雅虎公司的創始人楊致遠,也是一位敢於在機遇麵前作出取舍的成功人士。

可以說雅虎的發展,離不開楊致遠的英明抉擇。在最鼎盛時,雅虎網站的日平均點擊量超過7000萬次,雅虎成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網站之一,同時雅虎公司的市場值達到近250億美元,市盈率達到41.6,這在同一時期,令信息產業界一枝獨秀的“龍頭老大”微軟公司也相形見絀,同時也創造了連續兩年進入“福布斯”排名前500家企業的驚人紀錄。

然而在剛剛起步時,雅虎產業的全部內容還隻是楊致遠的一台電腦中的網絡資料搜索手冊而已。

1993年底,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研究所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的楊致遠,開始率先使用互聯網來協助自己完成科研項目。但在互聯網的使用中,他和課題組同學大衛·費洛都覺得,目前的互聯網內容包含非常廣泛,但要找一個相關題目往往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因此他們便想,如果能建立一套可供搜尋的軟件,係統和分門別類地將所有資料加以組織,那麼使用網絡資料時便會很方便,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大大減少。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從1994年開始,年僅25歲的楊致遠便時常利用一台電腦,借助學校的工作站,著手在互聯網上發布自己編寫的網絡搜索軟件,並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雅虎網站。

“雅虎”(Yahoo)一詞源自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中一群野人的名字。至於為何以此來命名自己的公司,楊致遠說:“我是從一本旅遊手冊中看到這個名詞的,我們覺得‘雅虎’這個詞代表了在現代社會中那些既無經驗,又無教育背景的外來遊客,與我們這群初涉IT業的電腦人非常相近,所以,我們就用了‘雅虎’(Yahoo)一詞來作為這個網站和相關軟件的名稱了。”

由於雅虎網站及其軟件的內容生動有趣,集中了一些當下熱點話題和文化焦點問題,加之它所收集並公布的資料分類詳細,網民們很快就發現並喜歡上了這個網站,許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係的工作站來使用這套軟件。但是,校方的正常科研秩序開始受到幹擾,許多利用網絡才能實現的科研項目無法正常展開。為此,校方大為惱火,毫不留情地將他們的代理服務器“請”出了學校網站。

為此,楊致遠開始積極尋找其他潛在的合作者和投資者。

他來到美國西部的矽穀地區,抱著碰運氣的心理找到當時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絡的創始人亞當斯。當亞當斯看完楊致遠的求助計劃和關於雅虎網站及相關軟件的文字說明後,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憑借多年的經營經驗,亞當斯斷定這將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開發項目。因此,他不僅幫助雅虎網站橫空出世,還將雅虎公司介紹給矽穀高科技投資風險公司,由這家公司直接協助運作雅虎公司的全部上市工作。

此時,楊致遠與費洛一致認為,在這個推出自己公司及軟件的黃金時機,繼續開發雅虎公司的商業潛力及其軟件工作,要比最後完成博士研究的全部課程更為重要。於是,他們毅然放棄即將完成的博士學位,攜手成立了雅虎軟件公司。

就這樣,在IT產業的巨子中,除了早期放棄大學學業的比爾·蓋茨、史蒂夫·鮑爾默之外,又多了楊致遠和費洛,他們雖然都暫時放棄了自己的學業,但同樣在自己的領域內開拓了無比成功的事業。

成功的人總是具有一雙善於發現的銳利眼睛,它們總能在機會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發現它們,並一舉抓住它們,從而踏上成功之路。

楊致遠和費洛就是具備了這種素質的成功人士。在雅虎即將創建的關鍵時刻,他們發現了對他們更加有利的新的機遇,所以毅然放棄自己多年為之努力的博士學位。憑借這一新的機遇改變了他們的整個人生,從而開創出更為輝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