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識別對手(1 / 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小老板在生意場上角逐,要謹記《孫子兵法》上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中首要的一點是要有自知之明,要因時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經營方式。同時,了解競爭對手也是競爭成功的前提條件,同樣不可或缺。

在某些行業裏,如果競爭對手隻有寥寥幾家,需要著重研究的問題有:誰能控製市場,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製市場?競爭對手的實力是否雄厚?地位是否穩固?有何優勢和弊端?本公司可能獲取的貿易份額是多少?至少享有多大的貿易份額才能維持營業?等等。

哈維·麥凱是美國價值上億美元的麥凱信封公司的創始人及總裁,這家公司是他在26歲時創建的。麥凱信封公司的年營業額超過7000萬美元。取得這樣的業績,是由於哈維·麥凱十分重視對競爭對手的了解,為此他製定了12項要求。

(1)公司的名稱、地點。是不是子公司?如果是子公司,那麼它隸屬於誰,是國有還是私有?

(2)公司是否有工會?如果有,領導者是誰?公司的重要人物是誰?聲譽如何?

(3)公司的聲望如何?有沒有法律或名譽問題?是否參加社會活動或公益活動?同行業對其看法如何?行業協會對其看法如何?

(4)哪些顧客在使用我們商品的同時,曾經或現在還使用其他公司的商品?我們知道誰能提供該公司的信息?

(5)公司的規模有多大(包括擁有的員工人數)?公司能對哪些地區提供最佳產品和服務?

(6)公司的定價政策是什麼?顧客對此的反應如何?

(7)公司的平均交貨日期、服務的質量如何?服務的長短處、最難與最易解決的顧客問題是什麼?同哪些顧客關係好?失去哪些顧客損失大?

(8)公司的年總收入、年利潤是多少?是否有不正常問題?過去兩至三年的表現趨勢等如何?能否對該公司的財務情況做出評價?

(9)公司是否要保持現有地位或積極發展?是否準備收購、兼並其他公司?是否在開發新產品或服務項目?

(10)公司的市場目標是什麼?有什麼獨特產品?長期與短期戰略是什麼?

(11)該公司怎樣看我們?我們同其競爭時,必須爭取對方的哪些客戶?對方同這些客戶聯係過的推銷員是誰?

(12)最後評論:能做到上述哪五件事才能擊敗對手?

上述12項都是了解競爭對手的,這就是做到“知彼”,在此基礎上方可製定對策,由此可見大企業家對“知彼知己”的重視。

密切關注對手的一舉一動

公司最直接的競爭者是那些處於同一行業的其他公司。這些公司在目標市場、產品類型、質量、功能、價格、分銷渠道和促銷戰略等方麵幾乎無差別,任何一家公司的競爭戰略都會受到其他公司的高度關注甚至是強烈反應,所以同一戰略群體內的競爭最為激烈。但不同戰略群體的顧客會有交叉,每個戰略群體都試圖擴大自己的市場,涉足其他戰略群體的領地,在企業實力相當和流動障礙小的時候尤其如此。所以,不同戰略群體之間也存在現實或潛在的競爭。

麵對這種情況,公司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密切關注潛在對手的一舉一動。

眾所周知,在IT通信領域,華為和中興是競爭對手,因為這是同一地域同一領域上的生死競爭,兩個同處深圳的企業彼此虎視眈眈,心懷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