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丟數子,不失一先
32歲之前的王健林,是一個優秀的軍人。如今的王健林,聲望來自他一手創辦的萬達集團——一個曾經因為足球而揚名天下的公司。
翻開萬達的創業史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總能“快別人半拍”的公司:在大連率先從事舊城改造,在東北率先進行股份製改造,在全國率先參與足球也率先退出足球,在地產界率先開創了“訂單商業地產”模式,率先嚐試“房地產信托基金”。總是快半拍的做法最終讓這個曾瀕臨破產的區辦小公司成長為今天資產超百億的地產巨頭。
1988年,是萬達創業的元年。這一年,王健林從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請纓“主政”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一個欠債149萬元、瀕臨破產的公司。
此前半年,王健林剛剛從部隊轉業落戶大連,那個時候的他對房地產行業還非常陌生,然而,這個“門外漢”卻很快選擇了一個同行前輩不敢或者不屑的項目:舊城改造。
在當時大連市政府南麵,有一個“棚屋區”,有人計算了一下,每平方米1200元的造價正好是當時大連的最高房價,因此沒人願意幹。但王健林還是決定一搏,接手了這個項目,結果大獲成功。800多套房子,一個月就賣完了,一下子掙了1000多萬元!
1991年,當國家體改委和大連市體改委準備在大連選擇三家公司作為東北首批股份製試點公司的時候,許多人都不願意幹,王健林卻積極申請了,並成功爭取到了名額,從而在整個東北先行了一步。幾年後,原有的國有股份徹底退出萬達,王健林開始持有萬達股份,真正成為一名商人。
萬達發家於地產,但揚名於足球。進入足球界,萬達也是搶了全國之先,萬達足球俱樂部是中國第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隨著職業足球聯賽在國內風風火火熱鬧起來,大連萬達也開始聞名於天下,並奪下4個聯賽冠軍,這使得萬達公司成了最大贏家,品牌知名度位居全國第五。
數年之後,王健林又一次搶在了前麵,第一個退出了足球界,理由是那時國內足壇因為黑幕、黑哨、假球、賭球而臭名遠揚。大連萬達選擇徹底退出這個是非之地,無疑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退出了足壇,王健林將精力全部集中到了地產上。很快,他又率先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地產模式:先找沃爾瑪等商家簽訂租賃合同,然後再蓋商場,以降低商業風險。王健林為這個商業模式起了個名字,叫做“訂單商業地產”。
為了說服沃爾瑪,王健林上門跑了幾十趟,說自己專門為沃爾瑪選擇了地段,可以根據對方的需要協商設計方案,並以最快的速度如期交付使用等等。其實,沃爾瑪也很希望能有這種模式,隻是以前地產商們都沒這麼去幹,因此雙方一拍即合,迅速達成了協議。“一招鮮,吃遍天”,一年之內,萬達讓沃爾瑪、美國百盛、新加坡百盛等10多家全球連鎖公司接受了這種“訂單地產”。
回顧王健林的創業史,“快人半拍”其實就是他敢做敢想、敢打敢拚的風格在商海中的成功上演,正是靠著十幾年持續的“快人半拍”,王健林的地產帝國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並且滾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美國戰略規劃研究所的統計數據表明,在500個成熟的行業中,第一個進入市場的公司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是29%,早期跟進的公司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是21%,而其餘平均占有率是15%。天下萬物,道理一致,這數據也證實了中國的一句話:第一個是天才,第二個是人才,第三個是庸才,第四個是蠢才。
拿破侖有一句名言:“我的軍隊之所以打勝仗,就是因為比敵人早到5分鍾。”商場如戰場。經商中比別人早幾天抓住商機,就會搶先一步賺大錢,成為商戰的勝利者。
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富了,第一批買原始股的人——富了,第一批買地皮的人——富了。他們富了,因為他們敢於在大多數人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就做出了實際行動。商業機會的競爭總體上是公平的,商機大家找,信息人人有,同行處處在。競爭最後的結果往往就取決於行動快半步還是慢半步。商人就像全能運動員一樣,有時候比的是耐力,是在殘酷的競爭中堅持下去的意誌;有的時候比的是爆發力,看誰在市場中領先一步。你如果總能比別人先一步行動,生意就會做得很從容。
圍棋上有句口訣“寧丟數子、不失一先”,因為有了先手,就有了主動權,就能處處先製人。將這個道理用在經商上,就是寧願付出一定的代價,也要搶在對手前麵占領市場,因為搶先一步就能領先一路。
學會運用各種策略進攻
早在1990年,標致家具就把眼光放到了全球,提出“因為不是第一,所以更加努力”的奮鬥目標。2001年9月,標致家具獲邀參加德國科隆家具展,作為北京首家參加國際家具展會的家具企業,標致家具開了北京家具業國際化的先河,也開始了成功邁向歐洲的第一步。經過研究,標致家具決定在德國注冊自己的公司,打出“ESSENSUMMIT”的商標,並且以品牌拓展為中心,投入上千萬元成立專業的營銷公司,聘用德國的營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