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創造市場
在現代市場經營當中,很多人都感歎:市場就這麼大,而競爭者就這麼多,哪裏還有發展的空間?的確,在每一個領域都充滿了競爭者,看似已經沒有任何空間和縫隙可以鑽了,但是德國霍克斯汽車公司總經理赫福卻提出了這樣一個理念,令所有的市場經營者深受啟發:“市場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這一理念猶如一針興奮劑,讓很多對市場失去信心的人重新點燃希望之火。的確,就和天地萬物產生、發展、滅亡的規律一樣,市場也是一個存在體,有存在就有消亡,有消亡就有新生。市場原本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就像製造化合物一樣,人們完全可以憑借社會的需求創造新的市場。
因此,企業一方麵,要在已有的市場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麵,企業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設法引導消費者,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市場。
如果細心考察,經營者可以發現市場並不是牢不可破,而是有潛力可挖的。經營者去挖掘那些市場當中未被發現的空白市場,比跟眾多的競爭者爭奪已有的、有限的市場要容易和有效得多。這既是一種營銷手段,也是一種營銷戰略,它決定了在市場上企業和經營者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與位置,把市場培育得更大更好。
創造市場戰略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造空補缺”,當發現和創造市場後,自己立即補充進去。這裏的“空”是企業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消費者自己形成的,這是企業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的體現。所謂潛在需求就是消費者本身還沒有意識到,但是又的確存在的需求。這個需求一旦被挖掘,將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利潤和效益。這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營銷手段,是一種引導消費者的營銷方法。
企業要花大力氣,把消費者潛在的意識轉化為現實的需求,讓他們在潛在意識的指導下對市場做出選擇。企業經營者的主要目標就是令市場更加豐富、擴大,使人們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
創造市場當然是有一定根據和前提的,一定要符合人們總體的理念和目標,比如生活得更加舒適、健康、幸福。所有的市場必須遵循消費者的這一願望和標準去開拓,才能讓企業成功地開發出新市場,走上屬於自己的創業道路。
其實,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很多商品都是企業自己挖掘的產物,如手機、電腦、MP3等,原本人們並不知道這些物品的存在,也就無法產生需求。但是後來它們出現了,並且在人們生活當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市場。那麼可以說,其他的市場也是能夠進行類似創造的。
日本著名企業經營專家神穀正太郎在創建豐田銷售公司之初,就非常重視開拓汽車市場未發育完全的潛在市場。神穀有句名言:汽車市場的需求是創造出來的。他相信,隻要改變了人們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汽車的重要性,那麼人們就會不斷地購買汽車,這個市場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為了開拓潛在的汽車市場,神穀采取了一係列異乎尋常的、別人從未用過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汽車駕駛員培訓中心和汽車維修學校,由此吸收了很多年輕的學員加入到汽車的行業中來,給他們灌輸使用和喜愛汽車的意識與觀念,讓他們無形當中去充當豐田汽車的“活廣告”。因為他們自己對汽車的癡迷和喜愛,走到哪裏就會將汽車的優勢和好處傳播到哪裏,讓汽車的概念為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進而產生購買汽車的需求。這一做法不僅提高了豐田汽車的知名度,更刺激了市場的需求,為豐田擴大和培育市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著名的嬰幼兒護理品牌“強生”也曾經采取措施挖掘潛在市場。“強生”剛進入中國時,發現人們對於嬰幼兒日常護理和保健的知識了解很少,因而對於嬰幼兒護理用品的需求也很小。為了能夠讓這一狀況改變,強生公司設立了“嬰幼兒健康教育部”,與國內的很多大學和醫院合作,通過講座等形式,將嬰幼兒護理知識普及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的家庭和母親知道嬰幼兒護理的正確知識,進而讓他們產生對“強生”各種護理用品的購買欲望。強生公司的這一做法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的很多消費者就了解並接受了“強生”品牌,使“強生”成為中國日用消費品的強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