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餐店在中國紅紅火火,引得不少人甘願投身其中。在這個潮流下,白雲飛在繁華地段也開了一家專賣成都小吃的快餐店。每天,店裏的顧客都熙熙攘攘,一派繁忙的景象。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月底算賬時,他發現除去l萬元的房租和9個人的工資,剩下不到2000元,還不如自己在外麵打工賺得多!
更令他感到頭疼的是,快餐店裏已經很難留人,洗碗打雜工及服務員幾乎都漸漸流失。即使他把工資從400元漲到600元,還是留不住人。原來,快餐店的活太多太累,工作時間長,熬人!早晨六點起床,晚上十一二點才能收工。
經營快餐店不算順利,還要起早貪黑地忙活,看著白雲飛匆忙又疲憊的身影,做父親的急在心裏,咋能幫孩子一把呢?
這個時候,白雲飛的父親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看家手藝——燜鍋豬蹄。白雲飛小時候家裏窮,那時豬蹄便宜,父親常給他買豬蹄解饞。豬蹄腥味大且毛多,父親就摸索出燒、泡、削、燜等十幾道工序,並配上各種作料,煮出來的豬蹄味道真是香氣沁人。左鄰右舍交口稱讚:“吃一次就忘不了。”如今,不如自己煮點豬蹄在快餐店賣賣,多少也能賺點兒。
盡管要在快餐店準備經營豬蹄,白雲飛心裏也沒有底。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由於豬蹄風味獨特大受歡迎,不到1個月的時間裏一算賬,每天賣豬蹄的利潤就有200多元。
賣豬蹄讓白雲飛看到了希望,於是他索性將快餐店專門開辟一個區域賣豬蹄。最後,每月豬蹄的毛利就高達7000元。
賣豬蹄居然比開快餐店還要掙錢,這是白雲飛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通過分析,他總算找出了原因:在快餐店,顧客花5塊錢即可吃飽;而賣豬蹄就不一樣,平均每個顧客要花10元以上;同時,投資費用也有差別:同樣賺取l000元的營業額,快餐店要租用百十平方米的場地和八九個人;而豬蹄僅需五六平方米的門麵,雇3個工人既可(兩個煮的,一個賣的)。
想到這裏,白雲飛下定決心:關掉快餐店,專門賣豬蹄。之後,他一口氣連開了三個店,取名“金牌豬手”。在自己高超的技藝和絕不弄虛作假的經營理念下,他招攬了大批的顧客。同時,直營店也已發展到5家,一些飯店都從他的店裏進貨。另外他的收入是相當可觀的,5家店每月營業額總計7萬多元,純利2萬元以上。工人也輕鬆,每天隻上8個小時的班。
轉行或是轉型,是行業利潤縮水時,小老板的發展方向之一。若事業到了苦苦支撐的階段,管理上的招數已經用盡,成本也無再降的可能,此時再不轉行,便有可能在利潤極小或者沒有利潤的行業中耗盡所有資源,影響小老板的長遠發展。
當然,轉行或轉型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通常是將原來的業務慢慢壓縮,然後以入股、投資等方式進入新行業。在國內,完完全全地拋開原有行業,轉行去做新行業的例子並不多見。但是,轉型搞多元化經營,進入跟自己原來行業相近行業卻是經營者的普遍選擇。
因此對於小老板而言,辛苦開創的事業不代表永遠能夠生存,或者說以同一種方式生存,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衰落的一天,也許你加入的時候還是鼎盛時期,但是沒過多久就變成一潭死水。這個時候,就需要小老板適時轉行,轉到和原行業相近的行業,或者在本行業的基礎上適當做些改變更新,也許就能夠迎來事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