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到大學,看似一小步,實際上卻是人生的一大步。在進入大學以前,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我們眼前隻有一條路——考試,升學。四周一片黑暗,隻有前方亮著那盞名為大學的燈。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到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的時候,不再有課後作業,不再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沉重的功課壓力忽然消失了,四周也突然亮了,有很多條路出現在你麵前。從前不曾出現在我們校園生活中的種種選擇,比如各種課程、社團、雙學位、深造、出國留學,等等,如今卻頻繁出現,等待你做出選擇。
在突然降臨的巨大的自由中,有人茫然不知所措,有人隨波逐流,有人興奮不己……這是一段舉棋不定的日子,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最終,在眾多的小路中,總有一條是屬於你的,你要知道它通往何處,並義無反顧地走下去。讓我們在這條路上,在這段最為獨立而自由的時光裏,除了收獲一紙文憑,還看到許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風景,學到許多其他地方學不到的東西,嚐試很多以前你想嚐試卻沒有機會嚐試的事,讓這四年更加充實。
有許多人說,四年過後,就會麵臨就業的壓力,既然以後生計艱難,倒不如現在醉生夢死,得過且過。然而,時間是公平的,如果你在大學裏提前預支了安逸,那在畢業後必然會花數倍的時間、更高的代價進行補課;如果你明白,大學,不但是學習的場所,還是進入社會的前奏,它給了我們一個發現自我的機會,和改變自己適應社會的過渡時期;如果你在踏進大學校門的第一天,就在為四年後即將來到的今天做準備,那四年後,你又何愁找不到出路?何況,努力,未必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完蛋!
要知道,真正讓你變優秀的,不是那張畢業證,它隻是說明了你在哪裏度過了大學時光,說明你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對某個專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已。真正讓你未來有所成就的,是你在這四年中,究竟收獲了什麼!
圈子,隱藏的資源
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第一個合作夥伴是戴維·費羅,是他的校友。兩人曾同班聽課,費羅還當過輔導楊致遠的助教。兩人從日本回到斯坦福後,在一輛學校拖車上成立了一間小型辦公室,雅虎就從這裏發展起來。到1994年年底,雅虎成長為搜索引擎的領導者,一些機會開始向雅虎招手。為此,楊致遠找到了正在哈佛商學院讀書的老同學布拉狄,一起起草了一份商業計劃書,並成功得到網景公司的資助。後來,還有一位斯坦福的校友加盟了楊致遠的團隊——第一任總經理蒂姆·庫格。
騰訊,以馬化騰為首的五個創始人中,馬化騰、張誌東、陳一丹三人是深圳大學1989年入學的校友,陳一丹和馬化騰還是中學同學,都是深圳中學1986年入學的。曾李青和許晨曄是不是馬化騰的大學校友還不能確定,但兩人是在深圳數據局時的同事,從時間上推算,有可能是馬化騰的中學同學。在騰訊公司,深圳大學的畢業生也占據了不小的比例。
新東方的俞敏洪,在1995年年底新東方做到一定規模時,希望找合作者,他想到了校友。於是,他去美國和加拿大,找到了他的大學校友回國一起辦新東方。新東方教育研究院院長王強,就是他大學時的班長。
百度的李彥宏談及他和北大的淵源時說:“……我回國創辦百度之後,最初的一些員工就是北大的老師和學生,而我創業的地址就是北大資源樓。百度發展起來後,搬了兩次家,現在公司的新地址就在北大對麵……”同時,李彥宏和起初的合作者徐勇,都畢業於北大。
……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故事的主角的創業史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校友是他們曾經最重要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