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箴言
在編製資產負債表時,對於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或非流動資產應該單獨填列,分別從總賬科目及所屬明細科目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數額之和填列。在填列相關的總賬科目時,也應該扣除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或非流動資產中相應的數額。
64、利用其他科目隱匿收入
情景案例
某公司2006年7月1日向甲公司銷售一批商品,該批商品不含稅價為200000元,雙方錢貨兩清。該公司的會計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234000
貸:應付賬款 234000
問題把脈
上述案例是典型的將企業正常的銷售收入反映在“應付賬款”中,達到少計利潤,從而少交稅的目的,從而導致了收入和成本的不匹配,在會計人員的工作中應該堅決杜絕。上述案例的正確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要點解析
一些企業出於調節利潤、甚至減少稅款的考慮,往往會將部分收入隱匿不入賬,或記錄偽造收入。
隱匿收入的方式很多,比如將正常收入作為營業外收入、將企業正常的銷售收入反映在“應付賬款”中等。
美國財務研究分析中心總裁霍華德·施利特在《財務騙術》一書中概括了偽造收入的幾種手段:
(1)記錄缺乏實際經濟意義的收入;
(2)將出借交易所得現金計人收入當中;
(3)將投資所得計入收入當中;
(4)將供貨商以未來繼續購買為條件的折扣計入收入;
(5)將公司合並前不適當扣留的收入釋放出來作為新公司的收入。
偽造收入或隱匿收入降低了營業收入甚至營業利潤、淨利潤的質量,並導致應納稅額不準確,所以應該堅決杜絕。
會計箴言
隱匿收入或偽造收入降低了營業收入甚至營業利潤和淨利潤的質量,會計人員應該堅決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65、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
情景案例
世通公司成立於1979年,主要從事互聯網數據傳輸、長途電話和商業通信等業務,截至2002年3月底,該公司的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是安然公司的2倍,但是該公司卻瀕臨破產的邊緣。2004年4月,西奇摩爾接替埃伯斯擔任公司的CEO,隨即他對公司的財務進行了一次常規審計,結果舉世震撼:自2001年初以來的5個季度中,世通公司將總額38億的營業開支計在資本項目下。如果沒有這部分違規入賬,該公司2001年和2002年第一季度應該是巨額虧損。世通公司曾經宣稱,公司2001年的利潤總額為14億美元,同時,2002年第一季度也盈利1.3億美元。6月26日,世通公司虛報利潤高達38億美元的醜聞被曝光,成為美國商業史上最大的一筆詐騙案。
問題把脈
上述案例中的世通公司錯誤地將收益性支出記在資本性支出的項目下,誤劃了資本性支出與成本費用的界限。
要點解析
資本性支出是指與幾個會計年度的收益相關的支出,如企業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支出。這些支出不能一次性直接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當中,而是隨著投入使用,其價值按規定的折舊或攤銷方法,逐漸轉為各期成本、費用。
收益性支出是指與本會計年度的收益相關的支出,即成本、費用,如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等,都應該在規定的開支範圍直接計入當期的成本、費用中。
有些支出,雖然按稅法要求不能作為成本、費用列入稅前從所得稅扣除,但按成本會計要求仍根據其性質計入成本、費用,留待計算確定應稅所得額是進行調整,如超過規定標準開支的業務招待費、超過規定標準的利息支出、超過計稅工資總額的工資支出等。
劃清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其目的是正確計算資產的價值和正確計算各期的產品成本與損益。如果把資本性支出列為收益性支出,其結果將會是少計了資產價值,多計了當期費用,導致了當期營業淨收益減少;反之,則可能多計了資產價值,少計了當期費用,導致了當期營業淨收益增加。
會計箴言
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效益性支出原則要求在會計核算中首先將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加以區分,然後將收益性支出計入費用賬戶,作為當期損益列入損益表;將資本性支出計入資產賬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前者稱為支出費用化;後者叫做支出資本化。資本化的支出隨著每期對資產的耗費,按照受益原則和耗費比例通過轉移、折舊和攤銷等方法,逐漸轉化為費用。
66、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計算錯誤
情景案例
某公司2007年12月采購機器一台,原價1000元。會計上采用直線攤銷,折舊年限為5年,稅法上也采用直線攤銷,折舊年限為4年。2007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該公司已知2008年企業所得稅稅率改為25%。該公司會計在計算遞延所得稅時,仍然按33%的稅率進行處理。
問題把脈
該公司2007年的稅率雖然是33%,但是已知2008年的所得稅率已經變為25%,就應當按照預期將要收回該資產時的稅率25%來處理遞延所得稅。如果仍然用33%的稅率,在資產實際清償時適用的稅率與遞延所得稅負債適用稅率就會不一致。上述案例的正確處理為:
2008年末: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2009年末: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2010年末: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2011年末: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2012年末: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500
貸:所得稅費用 500
要點解析
新會計準則中,將所得稅業務有利潤表法改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既要確認當期所得稅費用,也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其中遞延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就會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並且都要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以反映所得稅對企業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資產或者負債的賬麵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可能存在差額,這一差額又稱為暫時性差異。
資產或負債的賬麵價值是資產或負債在會計上記錄的數額。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麵價值的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麵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暫時性差異是指在某一會計期間由於會計方法和稅法規定不同而形成的差異,這個差異將隨著資產的使用或負債的清償最終得以消除。
根據對未來所得稅費用的影星,暫時性差異又可以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者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納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者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應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預期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時的適用稅率計量,遞延所得稅負債應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預期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時的適用稅率計量。
計算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後,要與以前年度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相比較。
如果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大於遞延所得稅資產餘額,要衝減所得稅費用,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遞延所得稅費用”,反之則做相反分錄。
如果當期所得稅負債大於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要增加所得稅費用,借記“所得稅費用”,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做相反分錄。
如果企業部分資產過去按舊的所得稅稅率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現在就會麵臨稅率變化的情況,需要確定對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新的稅率重新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