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會計報表編製易犯的錯誤(2)(2 / 3)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00

問題把脈

新會計準則中,短期投資已劃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其變動,因此,上例中用曆史成本再加以計量是錯誤的做法。新準則規定,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當在首次執行日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並將賬麵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調整留存收益,所以上述案例中該公司直接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另外,對於已經實現的投資收益不能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應該在“投資收益”科目反映。上述案例的正確處理為:

2006年12月1日:

借:短期投資 41000

貸:銀行存款 41000

2006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43000

貸:短期投資 41000

留存收益 2000

2007年1月12日:

借:銀行存款 42500

投資收益 5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43000

要點解析

“投資收益”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新的會計準則中,“投資收益”項目與原製度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利潤表中的位置由營業利潤之後調到營業利潤之前。在填製方法上,該項目仍然根據“投資收益”科目的發生額填列,用於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如果為投資損失,則以“—”號填列。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是指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這一會計計量屬性,在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中,增加了一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這類資產和負債在資產負債表日,應該將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而在它們被處置時,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價值之間的差異則計入“投資收益”項目。

也就是說,在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會計處理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反映的是這類資產和負債由於尚未變現,而尚未實際實現的損益,“投資收益”科目則反映的是這類資產和負債由於已經處置、變現,而已經實現的損益。

會計箴言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反映的是尚未實現的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對於已經實現的投資收益則需計入“投資收益”項目。

70、濫用前期差錯更正調節利潤

情景案例

某公司在2005年實現淨利潤1000萬元,由於經營不善,2006年可能出現重大虧損。於是該公司會計在編製2006年年報時就對外宣布對2005年的年報進行重大前期差錯更正,調整以後2005年的利潤剩下300萬,2006年的淨利潤變為450萬。

問題把脈

運用“重大前期差錯更正”時,應該詳細說明更正的原因,否則,該公司2006年的年報不但不能實現任何淨利潤,而且將淨吞虧損,更為嚴重的是使報表使用者產生假象:2006年與2005年相比,淨利潤有大幅增長。

要點解析

會計差錯是指在會計核算時,在確認、計量、記錄和列報等方麵出現的錯誤,比如:計算和賬戶分類錯誤,對事實的疏忽、曲解以及舞弊,采用了按規定不允許的會計政策,提前確認尚未實現的收入或虛構成本、收入等。前期差錯,是指當期發現的、發生在以前會計期間的會計差錯。

《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2006)》中將前期差錯更正定義為:由於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以下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遺漏或錯報:(1)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2)前期財務報表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前期差錯調整在實務中容易用來作為利潤調節的工具。一般的投資者往往隻注意關注利潤的增長,而不去關注“重大前期差錯更正”造成的前一年的利潤縮水。

按照新準則的規定,企業應當在重要的前期差錯發現當期的財務報表中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現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對於非重要的前期差錯,無須采用該方法。

會計箴言

會計人員應當如實在利潤表中披露公司的淨利潤或淨虧損,不應該濫用前期差錯更正調節利潤。

71、現金流量變化處理錯誤

情景案例

某企業5月20日從銀行提現50000元,另外將閑置的資金購買短期國庫券45000元。該公司會計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將購買短期國庫券的45000作為企業現金流量的流出進行核算。

問題把脈

短期國庫券屬於現金等價物,用閑置的資金購買短期國庫券屬於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之間不同形式的轉化,不能列為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化,隻有企業其他資產、負債形式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相互轉化才構成現金流量的變化。

要點解析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製,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

在現金流量表中,將現金流量分為三大類: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經營活動是指直接進行產品生產、商品銷售或勞務提供的活動,它們是企業取得淨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項。投資活動,是指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現金等價物範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現金流量表按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進行分類報告,目的是便於報表使用人了解各類活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以及估量未來的現金流量。

在上述劃分的基礎上,又將每大類活動的現金流量分為現金流入量和現金流出兩類,即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籌資活動現金流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出。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範圍

1、庫存現金,是指企業為了滿足經營過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現金,與企業“庫存現金”科目一致。

2、銀行存款,是指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放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可以隨時用於支取的存款。屬於現金流量組成的銀行存款與“銀行存款”科目並不完全相符,隻有隨時用於支付的銀行存款才能被計入企業的現金流量。

3、其他貨幣資金,主要包括企業存入各類金融機構的外埠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彙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以及存出投資款,與“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內容一致。

4、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一般來說,現金等價物常指信用比較好的應收票據、購買的短期國庫券、短期債券等,這些資產具有很強的變現能力,其支付能力與現金相當,在需要現金時可以較快地變現。

隻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變化才構成企業的現金流量,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不同形式之間的轉化並不構成現金流量,隻有企業其他資產、負債形式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相互轉化才構成現金流量的變化。例如,現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的變化並不能構成現金流量的變化,但是,當企業用現金或銀行存款來支付貨款時,就會是現金流量發生變化。

會計箴言

現金和現金流量之間的不同形式的相互轉化不應當視為企業現金流量的變化。

72、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處理錯誤

情景案例

某公司2月10日將簽發承兌日為1月31日、期限為90天、麵值為10000元、到期日為5月1日的銀行承兌彙票申請貼現。銀行年貼現率為5%。該公司會計在按直接法編製編製的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現金”項目中確認的金額為:10000元。

問題把脈

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按直接法編製要增加減少的應收票據10000元,但這部分應收票據是用於銀行貼現的,部分金額作為提前使用資金的代價被扣除了,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這部分金額應當被扣除。上述案例中按直接法編製的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現金”項目中確認的金額為:10000-10000*5%*80/360=988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