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會計報表編製易犯的錯誤(2)(3 / 3)

要點解析

應收票據作為一種債權憑證,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還沒有到期的,尚未兌現的商業彙票,包括商業承兌彙票和銀行承兌彙票。

根據是否帶息,應收票據分為帶息應收票據和不帶息應收票據兩種。其借方登記企業收到購買單位開出並承兌彙票或銀行承兌彙票的商業彙票,貸方登記票據到期收到回的款項,期末借方如有餘額,表示尚未到期的票據應收款項的結餘額。

根據是否帶有追索權,商業彙票分為帶追索權的商業彙票和不帶追索權的商業彙票。追索權是指企業在轉讓應收款項的情況下,接受應收款項轉讓方在應收款項遭拒付或逾期時,向該應收款項轉讓方索取應收金額的權利。

通過應收票據結算的商品銷售或提供的勞務,實際上並未形成現金流量,不應當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在采用直接法編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時,以營業收入起點要排除本期銷售發生的應收票據金額,同時要補計本期或上期收到的應收票據金額。

但是,對於已貼現的應收票據的貼現息,應收票據貼現會給企業帶來現金的流入,變現為應收票據的減少和貨幣資金的增加。

應收票據的貼現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資金,將未到期的商業彙票背書轉讓給銀行,銀行受理後,扣除按銀行的貼現率計算確定的貼現息後,將餘額付給貼現企業的義務活動。貼現息的計算公式為:貼現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貼現天數/360。其中貼現天數采用“算頭不算尾”的方法計算,在貼現期內,隻計算貼現日和票據到期日這兩天中的一天,而在銀行處理中,一年以360天計。

對應收票據的貼現,分為不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和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

對不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企業在貼現票據的同時,既轉讓了票據未來收益的所有權,又轉讓了票據到期無法收回的風險,銀行若到期無法收回票據,就不能再向企業追索。該類票據貼現一般適用於信用比較高的應收票據,這些票據一般不存在到期不能收回的風險。一般來說,對銀行承兌彙票的貼現多視為不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按直接法編製要增加減少的應收票據數額,同時也應該扣除貼現息的金額。

對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企業雖然轉出了應收單據,但並未轉出與票據不能收回相聯係的風險。企業在背書的同時也負擔了一定的償還責任,這種責任是企業的潛在義務,與預計負債不同,可義務的應否履行要依據應收票據到期時貼現銀行是否收到票據還款來確定。一般來說,對商業承兌彙票的貼現多視為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對帶追索權的應收票據貼現業務,取得的貼現款同短期負債處理,在應收票據順利收款後企業的這一債務方才解除,如果票據承付人未能順利付款,企業就要部分或者全部承擔還款義務,並將自己負擔的這部分金額轉為對票據承兌人的債權。

在填列現金流量表時,在收到票據貼現款時會計上作為短期借款的增加,此時可以視為以企業的票據收款權作為質押向銀行籌款的行為,應當以扣除貼現息金額後的應收票據金額計入“借款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如果票據未來順利償付,企業短期債務解除,同時應收票據減少,這其中並未形成現金流量,需要分別填列。如果企業承擔了票據追索責任,在向銀行支付款項的同時,就會形成現金流出量,需要在“償付債務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反映。

會計箴言

應收票據貼現息並不形成企業的現金流量,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需要從因貼現而減少的應收票據中扣除。

73、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處理錯誤

情景案例

某公司2008年4月初存貨結存65000元,月末存貨價值85000元,其中生產過程中計入存貨成本的人工及福利費6000元,製造費用2000元。該公司會計人員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將存貨增加全部作為企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形成的現金支出。

問題把脈

在填製現金流量表時,生產型企業的存貨構成不同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的多少,特別是生產性企業,可能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的支出會大於原材料采購的金額,所以應該加以分析方可填列。上述案例中,4月份,存貨增加(85000-65000)=20000元。在存貨增加的構成中,計入存貨成本的人工及福利費6000元,雖然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但應在在當期現金流量表的“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列示;製造費用2000元以折舊費用等形式變現出來,計入企業存貨成本的增加卻沒有現金流出,或者說這部分現金流出在企業采購固定資產時就已經形成了,並不對當期現金流量產生影響。所以4月份企業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填列的金額為12000元,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填列金額為6000元。

要點解析

直接法編製現金流量表時,對“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需要以營業成本為起點,計算存貨變動的影響。如果存貨增加是由購買商品所致,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應該計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但是,如果存貨減少,需要從該項目中扣除。

在企業自製存貨的情況下,存貨的成本實際上分為三個部分:原材料成本、計入存貨的人工成本和計入存貨的製造費用。其中,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也是企業向外采購的部分,屬於企業的現金流出,但是人工成本和製造成本並沒有形成相應的現金流出。

其實,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從長期來看是影響企業的現金流的,人工成本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列示,而製造費用在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時就作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列示。所以在存貨成本增加的過程中,這些費用支出雖然計入存貨成本,卻不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出,在編製“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時,應將這部分費用扣除。

另外,存貨的盤盈、盤虧以及用存貨對外投資或接受外部以存貨形式投資時,還會發生與企業商品購進或銷售無關的增減變動,此時,雖然存貨數量發生變活,但是並沒有形成現金流量,因此,在編製現金流量表時也應該區別對待。

會計箴言

存貨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是企業向外采購的部分,屬於企業的現金流出,但是人工成本和製造成本並沒有形成相應的現金流出,因此在填列“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時應區別對待。

74、外幣專門借款彙兌差額資本化金額處理錯誤

情景案例

某公司與2007年4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寫字樓,工期為6個月,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別於2007年4月1日、7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該公司為建造寫字樓占用一筆從甲銀行獲取的4000萬美金的長期貸款,該貸款為一般借款,期限從2007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年利率為5%,到期一次支付利息。該公司會計為簡化核算,全年按360天計算。2007年4月1日支付的進度款為2000萬美金,7月1日支付的進度款為1500萬美金。閑置借款用於月收益類為0.5%的固定收益債券短期投資。市場彙率變動入下:

2007年1月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為1:7.8,2007年4月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為1:7.73,2007年7月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為1:7.57,2007年9月30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為1:7.51,2007年12月31日,市場彙率為1:7.35。

2007年底該公司會計編製以下會計分錄:

貸款應付利息=4000*5%*7.35=1470萬元

其中建寫字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為:1375*5%*7.35=505.3125萬元

借:財務費用 9646875

在建工程 5053125

貸:應付利息 14700000

外幣債務本金及利息彙兌差額為4000*(7.35-7.8)+200*(7.35-7.35)=-1800萬元

借:長期借款 18000000

貸:在建工程 18000000

問題把脈

上述案例中,混淆了外幣專門借款和外幣一般借款產生的彙兌差額的處理方法的不同。該公司的外幣債務本金及利息彙兌差額屬於一般借款而不是專門借款,因此不能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應該費用化,計入財務費用。所以上述案例中最後一筆分錄應改為:

借:長期借款 18000000

貸:財務費用 18000000

要點解析

很多企業使用外幣專門借款進行籌資,由於外彙彙率在不斷變化,而企業取得外幣借款日、使用外幣借款日和會計結算日經常並不一致,因此,外幣借款和許多外幣折算的項目類似,會產生彙兌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