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也想嚐嚐美味的肉,於是悄悄地走到近旁,叼著牛心,躲到樹背後去。
七隻獅子把牛吃得連骨頭也不剩。它們吃完了互相驚奇地問道:“這牛的心在哪兒?也許它根本沒有心吧?”
這時候狐狸從躲的地方走出來,一邊舔著嘴唇一邊說:“你們錯了,可敬的先生們。它是有心的,就是沒有頭腦。
不然的話,它也不會跟你們做朋友了。”
公正的判官
有兩個人起了糾紛,到法官那兒去打官司。法官先聽了一個人的控訴,再聽了另一個的。第一個人給法官送了罐蜜。另一個送了頭驢子。兩人回去的時候,都希望法官判自己贏。在規定的那天,這兩個打官司的又來到法官那兒。
法官想也不想,就對送他驢子的人說:“這案子判你贏了。”
送他蜂蜜的人就問:“受我蜂蜜的老爺,你怎麼判我輸了呢?”
“因為,”法官答道,“驢子把你的罐子打翻了。我連一滴蜂蜜也沒有嚐到:全都倒在地上了。”
獅子和鬣狗的故事
獅子和鬣狗共有一頭牛。一天,他們把牛殺了,鬣狗派他的兒子去看是不是分得公平。獅子自己拿了肉,又加上腰子和肝,卻把腸子給了鬣狗的兒子。小鬣狗拿了腸子回到母親那兒。
“你怎麼隻拿來了腸子,沒有拿來半頭牛?”鬣狗憤怒地喊道。
“我是小孩子。人家給我什麼,我就拿什麼。我怎麼能跟巨大的獅子爭論呢?”兒子回答。
於是鬣狗拿起了牛腸,怒氣衝衝地到獅子那兒去。獅子老爺吃飽了肉,正在自己的洞裏休息,看見鬣狗氣勢洶洶地向他走來,他就用威嚴而可怕的眼光朝她打量了一下,嚇得鬣狗顫抖起來,一不響聲了住地停。“你跑來幹什麼?”獅子問她。
鬣狗剛才還想跟獅子爭吵,向他要一半牛肉的,現在卻把腸子也給了他,然後膽怯地說:“獅子老爺!您會把吃剩的賞給我吧?”
鬣狗回到家裏以後,兒子對母親看了看,說道:“你剛才說要去跟他吵,要拿半頭牛回來的,怎麼現在連腸子也給了他?”
“我的孩子!”鬣狗答道:“難道你不知道嗎,這個不要臉的東西,他的眼睛有多麼凶啊!他才對我看了一眼,我就嚇得直發抖,所以隻好說,我是來把自己的一份送給他的。”
一棵大樹
有一棵大樹,上麵有鳥巢,下麵濃蔭遮日,是動物休息的場所。每當飛禽走獸在這裏休息時,大樹都聽到一些關於它們旅行的消息。
聽得多了,大樹也有心想到外國去參觀參觀,它便請求飛禽帶它去。由於大樹沒有翅膀,遭到了拒絕。它又請求走獸,也被拒絕了,因為大樹沒有腿。
飛禽和走獸不帶大樹去是有道理的,然而大樹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它沒有被困難嚇倒。飛禽和走獸不肯幫忙,它就自己想辦法。
於是,第二年它除了長葉子,還結了第一批果實。大樹結的是一種既美麗又甜蜜的水果。大樹把種子巧妙地包在果肉裏麵。飛禽和走獸爭相啄食。從此,大樹靠飛禽走獸傳播種子,旅行了世界各地。
蟾蜍和馬鹿
有一次,蟾蜍問馬鹿:“我總是在水中生活,為什麼身體卻不如你幹淨?”
馬鹿回答說:“我出生的時候,媽媽燒了一鍋開水……”
蟾蜍性情急躁,沒等馬鹿說完,就打斷了它的話,問道:“水燒開以後,你跳進去了嗎?”
馬鹿原來想說:等開水晾溫後,媽媽給它洗了澡,然後又給它身上抹了層油,因此它的身體總是幹淨的。但是,蟾蜍根本沒讓馬鹿說下去,接著就追問道:“你跳進去了嗎?”
馬鹿無可奈何,隻好回答:“是的,跳了!”蟾蜍回到媽那裏,要熱水洗澡。
爐子上的水一開,它就急不可待地跳進鍋裏了,燙得它痛不可忍,隨即躥出鍋來,可是身體已差不多全被燙傷。傷愈後,它變得滿身斑斑點點、疙疙瘩瘩了。
聰明的小烏鴉
有隻烏鴉教他的兒子說:“我的孩子,你要特別當心人!他有黑黑的頭、白白的牙齒。如果他向你走來,彎下腰去的話,就是要撿石頭扔你了。這時你馬上飛開!”
小烏鴉想了想道:“媽媽,不過人是有各種狡計的。所以,你還是叫我不等他彎腰就飛開好。因為誰知道呢,也許他懷裏早就藏了石頭?”
胃的作用
有一回,身體上的各個部分聯合起來反對胃,他們紛紛地責備他:“我們為你幹活,快要累死了。如果沒有你,我們就不會幹這麼多的活兒。”
“好!”胃回答說。
“既然你們不需要我,我就不吃食物了。”胃說完就停止了吃食物。
無論用什麼辦法也不能使他往裏麵裝東西:吃下去的東西,全都往外嘔出來了。過了不久,眼睛就開始訴苦說看不清楚,耳朵也聽不清楚了,舌頭在嘴裏幾乎不能動彈,手腳也沒有了力氣……
這時候,他們都哀求胃,請胃寬恕他們。胃寬恕了他們,身體的各個部分重新和好了,又安靜和諧地相處在一起。
白背烏鴉與孔雀
虛榮心十足的白背烏鴉想變得象孔雀一樣美麗,想有孔雀那樣的羽毛、歌喉、性格和體態,因此就不喜歡自己的相貌、羽毛、歌喉、性格、體態和一切了。
它不去想想自己作為世界上一種動物的價值和榮耀,不為此而感到自豪、欣喜,反而埋怨自己長得不好。它由於沒有一副孔雀的麵孔自悲自棄,在歡樂的生活中變成了一隻後悔不已的動物。
白背烏鴉具有在空中翱翔的能力和可以到處停落的自由,享有首創野葬的經驗的榮譽,是一個善於動腦筋和細心的飛禽,所有這些美德,都因它的虛榮心而被忘得一幹二淨了。它不分晝夜地盤算著如何才能成為孔雀。
白背烏鴉來到孔雀經常出沒的地方,觀察和模仿孔雀的動作;並且撿了幾片孔雀毛,插在自己的身上。
由於仿效孔雀矯揉造作的動態,白背烏鴉完全忘卻了自己蹦跳前進的步伐。由於學孔雀的鳴唱,徹底忘記了自己呱呱噪叫的習慣。它自鳴得意,儼然擺出孔雀的姿態,還常常訓斥同類。
一天,這隻白背烏鴉佯裝孔雀,鑽進了孔雀群裏,它輕盈漫步,炫耀著身上的幾根孔雀毛。孔雀十分討厭它,凶狠地把白背烏鴉辛辛苦苦撿來的孔雀毛全都啄掉了,連白背烏鴉自己的羽毛也拔掉了。
於是它變成了一隻赤條條的肉鴉,渾身傷腫,沾滿了血汙。白背烏鴉沒有變成孔雀,反而成了同類的笑料。
小灰兔和它的朋友
小灰兔性格溫順、彬彬有禮,心地善良、仁慈厚道,因而結交了很多朋友。一天它正在青草地上吃草,被一隻惡狼驚起,小灰兔拔起腿來逃命,跑了幾分鍾就累得要死了,它躺倒在大道上。
此時正值一匹駿馬路過,它請求駿馬將它馱在背上。駿馬說:“對友誼來說再重的東西也會覺得不重,可是如你所知,這樣一來,我的腿會減慢速度。
看到你這種處境我感到很難過,可是很對不起!我想後邊上來的朋友一定會給你大力的幫助。”
一隻公牛又路過這裏,小灰兔向它求援,公牛說:“十分遺憾我得把你撇下,因為我已和母牛約好在前頭會麵。你也曉得應該優先照顧女性。不過你別著急,山羊馬上就要來到了。”
山羊來到這裏後說道:“看到你這個樣子我很難過,但是我的脊背不牢靠,而且會傷害你。最好你等一等後麵的綿羊。它的脊背比我的毛多,也比我的柔軟。”
綿羊來到後說:“我身體很虛弱,兩肋又擔負著很重的毛。你還是拖拉著走吧,我和你一樣怕狼,因為狼經常吃兔子,同樣也經常吃綿羊。”
牛犢走來埋怨道:“當身體大又有本事的動物不斷從你身邊通過時都不肯幫你,我怎麼能救你呢?我如果把你帶走的話,這些朋友會生我的氣。我想你是會理解這一點的。還是請你原諒。在這種情況下,再親近的人幫助,也不如靠自己的努力。狼追上來了,再見吧!”
跳鼠智勝獅子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森林裏的獅子和跳鼠。獅子時常殺害森林裏的野獸,使他們一天一天地越來越少。
野獸非常著急,大家聚攏來一塊兒到獅子那裏去對他說:“林中之王,我們來求你一件事。你不要消滅我們吧。我們答應每天早上送一個野獸來給你吃,你可別再亂吃別的野獸了。”
“好吧,”獅子說,“我同意啦。”
第二天早上野獸們在一起抽簽,羚羊抽中了,她就被抓住了送去給獅子。獅子吃飽之後,這一天沒有再吃別的野獸。第二天鬣狗抽中了簽,也被獅子吃掉了。
這樣過了好幾天,最後跳鼠抽中了簽,野獸們想把他抓著送到獅子那裏去,可是跳鼠說:“不,不,你們不必抓我,讓我自己到獅子那裏去吧。”野獸們就放了他。
跳鼠回到自己的洞裏去睡了一覺,一直睡到中午。獅子等不到獻給他的動物,餓得不得了;他氣憤地跳了起來,一麵吼著一麵去找野獸。跳鼠聽見獅子的吼聲,醒了過來,走出洞外,爬到了井旁的一棵樹上。當獅子走到樹跟前來的時候,跳鼠在樹頂上問他:“出了什麼事,你幹嗎要叫喊啊?”
“我從早上起就一直在等野獸,”獅子吼著說,“可是他們什麼也沒有送來給我吃!”
這時候跳鼠說道:“我們這次抽簽,是我抽中的。我到你那兒去的時候還帶著蜂蜜,但是這口井裏的另外一隻獅子攔住了我,搶走了蜂蜜。”
“那隻獅子在哪兒啊?”
“就在這口井裏,他還說他的力氣比你大呢!”跳鼠回答。
獅子殺氣騰騰地奔到井口,往裏一看,果然看見另外一隻獅子正在對他望著。實際上這是他的影子。獅子於是破口大罵,井裏那隻卻不回答。獅子就向井裏的獅子撲去,結果淹死了。
跳鼠回到野獸那裏去說道:“我殺死了獅子,現在你們可以在森林裏安安穩穩地過活,我要回到自己的洞裏去了。”
野獸們都說:“跳鼠竟殺死了獅子。聰明人要比力氣大的人強得多。”
貓和雞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時期,雞曾經統治過貓,把他們當傭人使喚,強迫他們找食物,找了食物,雞要拿五分之四,這使貓很不高興,不止一次地起來反抗,但是都被雞鎮壓下去了。雞嚇唬貓說,要用雞冠上的火來燒死他們。
有一次,貓家裏的火滅了,貓媽媽就派一隻最小的貓到雞的家裏去借火。小貓來到雞的家裏,看見公雞喝醉了睡得死沉沉的,家裏沒有別人。
小貓想推醒公雞,但是公雞怎麼也不醒,小貓就跑回家去,把一切告訴了貓媽媽。貓媽媽叫他拿一小束幹草再到雞家裏去一趟。
她對兒子說:“你把幹草放到雞冠上去點著它,然後把火帶回來。”
小貓就拿著一小束幹草去了。他跑到公雞家,公雞還在睡覺,於是他就小心謹慎地走到公雞跟前去,拿幹草湊到火紅的雞冠上去點,不料幹草並沒有點著。小貓又跑了回去,這一次貓媽媽跟他一起來了,因為她以為她兒子沒有按照她的吩咐做。
貓媽媽悄悄地走到睡著了的公雞跟前,親自小心謹慎地拿小束幹草去碰雞冠,幹草並沒有點著。
她對幹草吹了口氣,一個火星也沒有飛出來。
於是她決定用手去摸摸雞冠,看它燙不燙手。貓媽媽伸手一摸,一下感到十分驚奇,原來雞冠看起來雖然紅得象火一樣,然而卻是冰涼的。
於是貓的膽子大起來了:他們推醒了公雞,告訴他說,他們再也受不了他們的折磨,不再給他們服務了。公雞大發脾氣,大聲吵鬧,還想拿他用慣了的辦法來嚇唬貓,但是現在沒有用了:因為貓已經知道他是吹牛。
雞看到再也嚇唬不住貓,一切都完蛋了,就躲到人那裏去,避開已經變成了敵人的貓。
鬣狗、野兔與獅子的故事
愚蠢而狡猾的鬣狗常常在獅子國王麵前進讒言,陷害別的動物。野兔決心想個好計策把他除掉。恰巧有一天獅子病了。獅子把所有動物召來,詢問發病的因由和治療的方法。動物們慌忙趕來,隻有野兔不肯應召。
野兔對鬣狗說:“我還要耕地呢,沒有時間跑來跑去。再則,我又不是醫生,不會治老獅子的病。”獅子問所有應召而來的動物。
麋鹿顫抖著說:“陛下吃肉吃得太多了。”
鱷魚拭著身上的水珠說:“陛下下河洗澡的次數太少。”
猴子一邊搔癢一邊說:“陛下那一頭極有風采的頭發太濃密了,裏邊有虱子在咬。”
蛇扭扭捏捏地說:“陛下……可能是得了天花。”
最後獅子問到寵臣鬣狗。鬣狗諂媚地說:“陛下福大命大,有點不適是容易過去的。可是野兔說您的毛病好不了,因為您太老了。”
獅子一聽大怒,吼道:“把野兔傳來,我要叫他看看我的爪是不是老了。”
野兔來了,獅子喝道:“你為什麼不和別的動物一道來見我?你為什麼對鬣狗說我太老了?”
“鬣狗胡說,”野兔回答道,“我對鬣狗是這樣說的:‘我去找一位老大夫,告訴他獅王病了,請他寫個靈驗如神的藥方。’這位老大夫已經治愈過不少老獅子的病。”
“那麼,你得到藥方了嗎?”
“得到了。說來方便易行。老大夫說,陛下隻要穿上用現宰的鬣狗的皮做的袍袍,病立即就好。”
獅子急於要把病治好,不假思索,喝令臣下把鬣狗拿住。鬣狗這時叫得再響也沒有用了,他的皮被剝下來,做成了獅王的袍袍。
野兔和獵人的故事
野兔和其他動物共同生活在一片芳草地上。
一天,有信兒說獵人明日要來狩獵。消息傳開後,所有的動物都聚集在一起,出主意、想辦法來對付獵人。
除野兔外,其他動物都主張,一旦獵人追來就拚命逃跑。惟獨野兔建議在獵人追來時,每種動物輪流跑。
但是,野兔的意見沒有得到讚同。夜裏,野兔們自己商議,決定各自躲進一個灌木叢,以輪流跑的辦法來對付獵人。
第二天拂曉,獵人帶著獵狗來了,首先驚動了野兔。第一隻野兔撒腿就跑,獵狗和獵人在後麵緊緊地追趕著。
當野兔跑累了時,就按預定辦法一頭鑽進了灌木叢;隨即第二隻野兔就從中竄出來,接著狂跑;第三個灌木叢中又蹦出第三隻野兔……。
獵人一見野兔就追,卻不知道每隔兩分鍾他所追逐的是另一隻兔子。就這樣,野兔的車輪戰術弄得獵人和獵狗疲憊不堪,野兔度過了這一災難。其他動物因亂跑一氣,有很多落入了獵人之手。
鬣狗的故事
鬣狗有幸同時被邀請到兩個城市去參加午宴。天一亮,鬣狗興高采烈地跑到了第一個發出邀請的城市,看到屠夫正在宰牛。
它沒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個城市,到了那裏,看見廚師正在淘米。這時是清晨八點鍾。它又飛快地跑到第一個城市,隻見飯正在爐子上煮著,還沒有做好。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個城市,到那裏一看,服務人員正在給一個個座位鋪席;它沒有停留,此時鍾正指著十點。它又返回第一個城市,看到人們正在盛飯。它片刻未停,又非常快地第三次來到第二個城市,看到服務人員在擦盤子,它一分鍾也沒有等待就又匆匆離去。這時已是中午十二點鍾。
由於它疾步不停地三次往返,饑渴勞累,嘴裏不停地滴著口水。它第四次來到第一個宴請它的地方,客人們正宴罷散去,再到第二個宴請它的地方,人們也已酒足飯飽,這時已經是下午兩點鍾了。
兩處豐盛的宴席,鬣狗都沒有吃上,最後隻好舔點殘羹剩飯和撿點骨頭充饑。
國王與鴿子
一位獵人出身的國王養了一隻鴿子。這隻鴿子隨主人走到任何地方,回來時都不會迷路。一天國王與隨行人員一起去狩獵,在一個幹旱的草原上迷了路。
所有的人都幹渴得不行。第二天,國王看到了一股流水,他以為是泉水,走過去用手捧了一點想喝。
當他把手放到嘴邊時,鴿子突然出現了,把他手中的水碰灑了。國王又捧了一些水,當他要喝時,鴿子又把水碰灑了。鴿子第三次這樣做時,國王勃然大怒,一槍把它打死了。國王沒有再舀水喝。他命令手下人查尋一下這裏有什麼東西。
過了一個小時,隨行人員向國王稟報道:那股被認為是泉水的水流,原來是一條正在睡覺的大蛟龍撒的尿。聽到這一情況,國王埋怨自己缺乏涵養,悔恨不該殺死警告他不要喝毒尿的鴿子。
三條魚的故事
有三條魚生活在同一個水塘裏。這三條魚是聰明的石鱈魚,狡猾的刺鯛和糊塗的鯰魚。
有一天漁夫來到水塘邊,石鱈魚聽到一個漁夫說:“這個水塘裏有很多魚;明天咱們來打魚吧。”
聽到這些話後,石鱈魚想了想,決定帶著刺鯛和鯰魚遊到另外一個水塘裏去。於是,它把聽到的話和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刺鯛和鯰魚。刺鯛嘲笑石鱈魚膽小。它說:“我會在被捕捉的時候用錦囊妙計保護自己。”
鯰魚說:“誰知道打魚的會不會來呀?沒必要離開。愛怎麼樣就怎麼樣,聽天由命好了。”
石鱈魚轉移到另外一個水塘去了。
第二天漁夫來了,把網撒到水塘裏。刺鯛佯裝死去,當漁夫把它扔在岸邊時,它立即跳進池塘,轉眼就不見了,鯰魚被網眼兜住了鼻子,它正在掙紮,挨了幾悶棍,被打死了。
小能勝大
誰都知道河馬的力氣很大。的確,他在所有的動物中是力氣最大的。河馬因此十分驕傲,所以,烏龜決定教訓他一頓。
一天,烏龜爬到河馬麵前說:“你以為你的力氣很大,我的身子很小,可是我能把你從河裏拉上來。”
河馬笑著說:“你能把我從河裏拉上來?!你是在開玩笑!你的身子太小了,我看你辦不到。”
“可是我能辦到。”烏龜說。
“你一定會出醜,”河馬說,“那咱們就試一試吧!”
於是,烏龜約定了一個日子來同河馬比賽力氣。然後,烏龜爬到大象跟前,說:“別看你這麼強壯,我這樣弱小,但是我能把你拉到河裏去。”
“不,你辦不到,”大象說,“你的身子太小了。”
“不過,我保證能辦到。”烏龜說。
“好嘛,咱們就試試吧。”大象說。
於是,他們也約定了一個日子進行較量,這日子就定在跟河馬比賽的那一天。
烏龜找到了一根很結實的繩子。他笑著自言自語道:“咱們倒要看看誰的力氣更大。”
較量的那一天到了,所有的動物都跑到河邊。
烏龜爬到河裏,把繩子的一頭交給河馬。“咬住!”烏龜說,“不過得等我拉一下繩子,你再開始拉,那時比賽才正式開始。”
烏龜從水裏爬上岸來,看神氣好像是要跟河馬拔河。可是他卻爬到了大象跟前,把繩子的另一頭交給了大象。烏龜離開大象朝河邊爬去,擺出一副要和大象拔河的姿態。但是,他隻不過爬到河邊拉了一下繩子就躲起來了。
河馬和大象同時開始拉繩子,雙方都使勁地拉,河馬拚命想把大象拉到水裏,大象拚命想把河馬拉出水麵。因為雙方的力氣都很大,所以較量持續了整整一天。河馬和大象都感到很吃驚。
“烏龜怎麼能有這麼大的力氣呢?”河馬心想。
同時,大象也自言自語說:“烏龜有這麼大的力氣,這難道是可能的嗎?”
河馬想瞧瞧誰在拉著繩子的那一頭。
“一定有什麼動物在幫助烏龜,”他說,“我要上去瞧一瞧。”
於是,他慢慢遊到河邊,把頭伸出水麵。大象也想看看是誰這樣使勁地拉著繩子的另一頭。於是,他也開始慢慢地向河邊走去。大象和河馬很快就在河邊的淺水裏相遇了。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倆在拔河。
大象要把河馬從水裏拉上來,而河馬則要把大象拉到水裏去。烏龜在一旁譏笑這兩個龐大的動物。
“哈!哈!我勝利了!”他高呼道。
“小而聰明的動物是能夠戰勝你們這樣最強大的動物的。”
蚊子和大象的故事
有一個古代傳說,說的是一隻蚊子和大象在一起生活的故事。
大象和蚊子之間有著親密無間的友誼。大象沒有現在這麼肥大,蚊子也不象現在這麼瘦小。它們兩個長得一模一樣,就象是兩個同樣大小的硬幣。
一天,大象建議蚊子最好到有森林和湖泊的地方去安居,因為森林裏有大量的植物可以作飯食,湖泊裏有足夠的水供飲用和洗澡;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那裏生活。
蚊子輕蔑地瞥了它的朋友一眼,捧腹大笑,笑得差點兒倒下,然後說道:“我不是靠吃森林中的植物,也不是靠喝湖水長大的。吃這些東西,到什麼時候才能長胖啊?我要吃人肉,喝人血,我要永遠靠人的膏血生活。”於是大象到森林裏自由自在、安寧、快樂地生活去了。
蚊子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它遷到了人們居住的城市,在那裏隨時都會遇到被人打死的危險。蚊子得到了肉和血,但是並沒有胖起來;由於心中沒有快樂,不得安寧,直到現在它仍然是一個被人們當作眾矢之的的瘦弱的小動物。
蛇與跳鼠的故事
一條蛇爬到了一個地洞旁,它想這一定是個動物的家。蛇已經餓了,可是它很懶惰,不願意再跑到別處去找它的午餐。
蛇說:“我把身子在洞口盤個圓圈睡在這裏,等洞裏的動物出來的時候,我就把圈子收緊,把它吃掉。”
過了很長時間以後,一隻跳鼠從洞裏把鼻子露了出來。
跳鼠問蛇說:“你在這裏幹什麼呢?”
蛇說:“我在等你。因為我很餓了,正想把你當午飯吃掉。”跳鼠流著眼淚,懇求蛇憐憫它,因為它家中還有饑餓的孩子們和妻子。
但沒有用,饑餓的蛇依然無動於衷。於是跳鼠就對要吃掉它的蛇說:“那麼請你讓我跟全家人告別一下吧。”
蛇說:“你去吧,反正你是不可能從我這裏逃掉的。”
聰明的跳鼠回到洞裏,便另外挖了一個洞口,從稍遠一些的地方鑽了出去。跳鼠看見蛇還等在外邊,就用嘲諷的口氣對它說:“你還在等著你的午餐嗎?”
蛇驚異地問:“呀!你到底從什麼地方出來的?我一會兒也沒離開這個洞口,也沒有打盹睡過覺呀!”
跳鼠笑了:“你看,真主是偉大的,他賜給你一個極好的胃口來吞吃跳鼠;同時又把智慧和挖洞的利爪賜給我們跳鼠,以便用來逃脫被你吃掉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