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毛病最多的偉大將軍(1 / 2)

性格毛病最多的偉大將軍

1943年8月3日,巴頓來到了醫院,他在帳篷裏熱情洋溢地同傷員們談話。同時,看到他們身上有大量的繃帶,他也認出這些傷員是正當的病號。

巴頓正要心情愉快地離開醫院時,突然看到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小夥子,蹲在包紮所附近的箱子上。他的身上沒有一條繃帶,顯然沒有受傷。

巴頓回頭看看帳篷內傷勢嚴重、渾身是血的傷員,再回頭看看這位士兵,強壓怒火走上前去。

“你他媽的在這兒曬太陽享受嗎?為什麼不上前線?”巴頓問道。

“我覺得自己忍受不了。”士兵倔強地回答。

“他媽的膽小鬼!”巴頓氣勢洶洶,一個耳光飛了過去,士兵往後跌倒在地。巴頓又抓住他的脖子,將他踢出了賬篷。

“不要你這個狗東西,我不許像你這樣的膽小鬼在我這裏敗壞軍隊的榮譽!”巴頓怒火衝天,大聲喊叫:“中校,馬上審查這個人,把他送回前線。”

士兵還躺在地上,巴頓用手指著他,“聽到我的話了嗎?你要回前線去,馬上,混蛋!”

在場的醫護人員感到極度震驚。實際上,這個士兵發著高燒,慢性腹瀉,患有痢疾。

暴躁的巴頓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好在士兵沒有上訴,醫務人員也認為將軍的失態有情可原,這件事就沒有再追究下去。

一周以後,由於戰場上出現了難以預料的困難,巴頓的神經再一次接近崩潰,第二記耳光又在另一後方醫院打響了。

這一次,巴頓打的是職業兵保羅。保羅是名勇敢的戰士,但在一次炮戰中,當他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被炮彈撕得七零八碎、腦漿橫飛之後,他的精神突然全線崩潰。從此,他陷入了深深的恐懼和焦慮之中,無法自拔。醫護人員深深地同情這名可憐的士兵,所以,當他被巴頓的耳光打倒在地之時,他們都異常憤怒。

軍醫長把這件事告到了艾森豪威爾將軍那裏。權衡利弊之後,艾森豪威爾將軍決定封鎖消息,把事情嚴格限製在內部範圍。因為他認為,“如果此事傳出去,巴頓在戰爭中服役的機會就會失去。但巴頓是我們賴以取勝的關鍵人物之一,我別無選擇。但我保證,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同時,艾森豪威爾將軍以個人的名義給巴頓寫了封信,狠狠地責罵了他一通。巴頓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認真執行了艾森豪威爾的命令。他把被打士兵和所有相關人員都召集到了司令部,誠懇地表示歉意。他解釋說:“我的本意是為士兵好,是為了幫助士兵恢複英勇的鬥誌。”

大家原諒了巴頓將軍。巴頓認為可以輕鬆一下了,實際上,巴頓並沒有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看。但形勢又急轉直下,第七集團軍的記者們知道了此事。他們對美國將軍毆打士兵的行為極為憤怒,要求艾森豪威爾將軍將巴頓送交軍事法庭。

為了保全巴頓,艾森豪威爾將軍不得不同記者們開誠布公,求得他們的諒解。他對記者們說:“在追擊敵人和開拓局麵時,我們需要一往無前的指揮官。對士兵越是苛刻,就越能保全他們的生命,而巴頓就是這樣的將領。為了盟軍的最高利益,為了迎接歐洲戰場上的各大戰役,我們應當保全巴頓。”

最後,記者們與盟軍最高司令部達成協議,同意“忘掉”這件事,嚴格封鎖消息。

1943年10月,巴頓順利地晉升為陸軍少將軍銜,亞曆山大將軍也建議讓巴頓指揮第五集團軍。一切似乎表明打耳光的事件已經了結,但更大的風波在後頭。11月,一位隨軍記者在美國廣播公司的新聞中披露了此事,並斷章取義,大加渲染。這在美國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但美國陸軍部最高領導層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卻一致:巴頓必須參戰,因為沒有人能夠代替他;但同時,巴頓必須改過自新。

艾森豪威爾將軍非常關心巴頓的命運。他說:“我們必須記住,雖然巴頓的行為不可原諒,了解此事的軍官莫不感到氣憤,但是他親自支持、鼓舞士兵,並在物質上幫助士兵,這方麵的事情又不勝枚舉。”

最後,經過馬歇爾、艾森豪威爾將軍不遺餘力的努力,巴頓終於保住了軍旅生涯,得以繼續馳騁疆場。

但巴頓火暴的脾氣卻一生都沒有改變。

1944年,在“霸王戰役”中當配角的巴頓黴運高照,差一點把自己的前途徹底葬送。

第一件事是他涉嫌下令屠殺戰俘事件。這件事最早要追溯到西西裏戰役。當時,為了給初次參戰的士兵打氣,他進行了煽動力極強的演講。他要士兵們迅猛地、凶狠地、不留情麵地對待敵人,甚至說要“殺死那些愚蠢的敢和我們對抗的老百姓”。

巴頓本來是想用這些誇張的話語給士兵們鼓氣,沒想到卻給自己招惹了麻煩。結果就是他帶的這個師,在以後連續發生了屠殺德國戰俘事件。英美兩國的戰地記者都報道過此事。

知道這些恐怖的消息後,布萊德雷馬上將情況告訴了巴頓。但巴頓卻認為,這些新聞記者危言聳聽,並且在自己的日記裏略帶諷刺地寫道:“我覺得自己沒錯,以殘酷的排列成隊的方式殺死了大批俘虜才是大錯特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