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6 第六章 六事不沾邊,人生樂逍遙(3 / 3)

魯迅說過:“獨有老衰和腐敗,倒是無可救藥的事。”這老衰和腐敗,正是嬌氣的典型表現形象,而且老衰和腐敗,也是嬌氣的病因、病根。這位大文豪對嬌的為害性看得實在是很透徹。

第五節 攀比讓人活得累,心平氣和天地寬

比,比較也,我國早已有這種事情。漢代的賈誼曾說“度長絮大,比權量力”(見《過秦論上》),太史公《史記?遊俠列傳》也有“比權量力,效功於當世”。所以“比”字並非壞事,而且太史公所謂“比”,還內涵著比貢獻,更是值得提倡和歌頌。古人為“比”字還寫了一部專業書,稱《古事比》,計52卷,作者為清代桐山人方中德,字田伯,號依岩,成書並梓刻於康熙戊子年(1708年)。《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與熊掌二者,不比較,怎能知熊掌味美於魚而取熊掌。這是對食品滋味的比。《戰國策》:“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這又是一個比的故事,但這裏是對形貌美的比。這樣的比,對人的身心都沒有產生不良影響。

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攀比”這個詞目,《漢語大詞典》中注為“向高處比較,如當前分配中的主要傾向,仍然是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互相攀比,必須連續在思想上和實際工作中加以克服”。憑我們讀報、看書的經驗中得來的嗅覺,可以嗅出“克服”兩個字,是針對著不是“好的”、“佳的”而言。其實攀比工作、攀比貢獻、攀比成績、攀比品德,誰說不是美的字眼。可惜的是這樣攀比的人是否還有?而攀比地位、職稱、工資、待遇、汽車、宿舍、福利者,比比皆是。

而且這個壞風氣,已遺傳到下一代了。有些小學生在小學裏,不攀比分數而比賀年卡看誰送得多買得好,以致攀比誰的爸爸出息?誰的媽媽漂亮?壓歲錢誰收到得多?更不要說我們成人呢。此毒不除,貽患無窮,先從心理上令你不平衡,再使你身體受害。

你隻要一比,馬上使你的心理不平衡,一不平衡之後,當然使你一肚子的忿怒、怨恨、心煩、意懶,甚至“老子要大幹一場”!非但你自己傷了身、傷了心,而且更涉及了社會治安。林彪就是如此,他雖然是萬人之上,可比一比畢竟又是一人之下。心不平衡,隻有冒一下險來獲得平衡,終於身毀名裂而遺臭萬年。

你要攀比的話,收入嘛,曾幾何時,搞原子彈的遠遠不及賣茶葉蛋的。說到待遇嘛,再舉個例子,曾經,我院下午18點來了一個急診,頭顱被銅管砸開,需要馬上手術,但首先要剪光頭發。但理發師因時間已到,下班不幹,終以好言好語加30元人民幣,草草2分鍾把頭發剪光。主刀醫師在手術台上,一直幹到夜裏12點,隻拿到2.5元夜餐費。正如上海俗語所謂:“紗比紗在乎細,人比人一包氣。”所以我們絕對不要比,更不要說是攀比。

有時盡管主觀上不想比、不敢比、不去比,但這個“比”字還是要在眼皮底下展示出來,因為“攀”是你可主動抵製,而“比”則你是被動者,你也沒法逃避。到這個時候,你隻有打開晉代張華寫的《鷦鷯賦》,把其中“將以比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讀上幾遍,就可心平氣和了。後人把它濃縮成八個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八個字,古往今來,的確擺平了多少心中不平衡的人,解脫了許多人的苦悶,甚至避免了多少不幸的案件。“不攀不比,不惱不氣”,倒是一個真正保健養生者的重要法則。

第六節 不做違心事,心中坦然體安康

人最最痛苦的是內疚、後悔和遺恨三者,因為你已無法去挽救和彌補。“疚”而出之於“內”,當然已觸及心靈,已非一般膚淺之痛可以比擬。“悔”,已經難受了,而後悔更難受。“恨”而成“遺”,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你想避去這種內心的痛苦,必須清除造成疚、悔、恨的因素,那就是不做違心與不應該做的事。你做了,永遠也沒法挽救和彌補,所謂“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先賢們一貫教誨我們,要我們不做違心和不應該做的事,如唐代的韓愈就說:“以義取人,以道自任。”宋代的程顥說:“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已,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元代柯丹丘說:“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明代薛瑄說:“人心寬平則光明,狹險則幽暗。”清代的葉子奇說:“心不負人,麵無慚色。”凡見不得人的事,必有暴露的一天,誠如革命烈士惲代英所謂:“惡勢力沒有經久而不失敗的。”(見《來鴻去燕錄?致若愚信》)所以你做了違心與不應該做的事,僅僅在“遺恨終身”的精神方麵來懲罰您,還是輕恕了你。

總之,我們為人應當一如明代的呂坤所說:“人生天地間,要做有益於世的人。縱然沒這心腸沒本事,也休做有損於世之人。”(見《呻吟語?修身》)

也許有人問,我們這裏是討論保健養生,你卻老是談做好事、不做壞事,幹嗎?其實做好事或壞事直接切切相關於保健養生之道,而且還至關重要。一個人不做違心與不應該做的事,可以終日坦然,在一日三省我心時,總是平穩過關,心情愉快,胸境悠悠,孔老夫子稱之為“君子坦蕩蕩”。你做了違心與不應該做的事,總是憂心忡忡,孔老夫子稱之為“小人常戚戚”。老百姓也有一句話為“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終日的提心掛膽,你還能心安體適嗎?嚴重一些的話,若違紀違法,還要你伏法坐牢,甚至槍斃,還談什麼長壽呢。七件益壽好事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