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個古老的疾病,人們對它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多年。最早描述痛風這一疾病特點的,是古希臘的西醫內科之父希波克拉底(Hipocrates)。他主要是對痛風關節炎的特征作了詳細記載,他的弟子Galen對痛風結節,也就是痛風石也作了仔細的報道。但他們對痛風這個以關節炎和痛風結節形成為特點的疾病之本質,卻一無所知,隻是推測這個疾病可能與某種有毒物質沉積在關節內有關。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裏,人們對痛風這一疾病的研究沒有取得任何突破性的進展。1776年,瑞典化學家Scheele首先在一個痛風病人的腎結石中分離出了尿酸。1797年英國化學家Wollaston(他本人就是一個痛風患者),從他自己的耳廓上取下了一個痛風結節,並從其中分離出了尿酸,這時人們才認識到沉積在關節和組織內的這種毒物就是尿酸。1824年,英國內科醫生Garrod用化學分析法,在痛風病人的血液中測出了高濃度的尿酸。他指出:痛風病發生的關鍵乃是尿酸生成過多。從此,人們對痛風這一疾病的發生原因,開始有了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