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病人最重要的臨床症狀就是間斷性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少部分病人有腎髒損害的表現(如腎結石)。在不發作期間,病人可無任何全身症狀,但當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除了關節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外,病人可出現畏寒、發熱、全身酸痛不適、軟弱無力、頭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發熱可為低熱、中等度熱,也可高熱達39℃以上,但在發病時沒有發熱及上述全身症狀者也不在少數。有的病人隻有輕微的全身不適,而主要以局部關節炎為突出表現。全身症狀的有無與輕重除了與個體差異有關外,主要與關節炎的發作程度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說關節炎發作時如果紅、腫、熱、痛及活動障礙越明顯,全身症狀也就越重,反之則全身症狀就越輕,甚至沒有全身症狀。此外,在關節炎發作時,如果有其他並發症存在,例如痛風石潰破後合並細菌感染、腎結石合並腎盂積水或泌尿道感染等,則可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臨床資料證明:首次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全身症狀。隨著病程的延長和發作次數的積累,全身症狀可逐漸減輕,而主要以局部症狀——關節紅、腫、熱、痛為突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