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培養服從執行的精神(1 / 3)

第六章培養服從執行的精神

1.服從就是美德

“所有學員請注意:5分鍾內集合,進行午間操練。請在野戰夾克裏麵套上作戰服。”現在是上午11點55分,天氣寒冷。在哈得遜河的一個河灣的上空,北風呼嘯。北風穿過西點平原,衝擊著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六層樓高的花崗石堡壘。

“離午間操練的集合時間還有4分鍾。”營房裏的新生站立著,嚴陣以待,計算著離規定的餐前集合還有幾分鍾。在營房的過道,每隔50英尺就有一座鍾,看時間很方便。

學員們迅速湧向營房之間鋪著柏油的大操場。一年四季,他們每天都要至少兩次集合操練。“站好隊!”一聲令下,一群鬆散的人頓時排成整齊的隊形——每個方陣是一個排,四個排組成一個連,四個連編成一個營,而兩個營編為一個團。“立正”,所有人立即目視前方。

這就是西點的列隊。列隊是西點的必修課,可以稱之為點名的簡單操練:從排長開始一級級向上彙報到隊學員的數目。當然,列隊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學員們以此種方式聚在這裏,200年來天天如此。更重要的是,列隊暗示了服從是第一位的。這裏,個人要服從整體,服從部隊。

服從,在西點人的觀念中是一種美德。在西點軍校,即使是立場最自由的旁觀者,都相信一個觀念,那就是“不管叫你做什麼都照做不誤”,這樣的觀念就是服從的觀念。西點人認為,軍人職業必須以服從為第一要義,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觀念,就不能在軍隊中立足。1945年6月30日,在準備裝入“201檔案”的巴頓將軍工作能力報告時,布雷德利將軍給巴頓寫了一個不同尋常而又合情合理的評語:“他總是樂於並且全力支持上級的計劃,而不管他自己對這些計劃的看法如何。”

西點人認為,服從是自製的一種形式。西點要求每一個學員都去深刻體驗身為一個偉大機構的一分子——即使是很小的一分子,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西點的每一分子,對於個人的權威止於何處,團體的權威又始於何處,都會有清楚的認識。對西點人來講,對當權者的服從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因為他們認為,西點軍校所造就的人才是從事戰爭的人,這種人要執行作戰命令,要帶領士兵向設有堅固防禦之敵進攻,沒有服從就不會有勝利。

威廉·拉尼德對此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在命令麵前你無理可言,必須絕對服從。”一位西點上校講得更為精彩:“我們不過是槍裏的一顆子彈,槍就是美國整個社會,槍的扳機由總統和國會來扣動,是他們發射我們。”曾有人說,黑格將軍所以被尼克鬆看中,就是因為他的服從精神和嚴守紀律的品格。需要他發表意見的時候,坦而言之,盡其所能;對上司已做了決定的事情,就要堅決服從,努力執行,絕不表現自己的小聰明。

商場如戰場。服從的觀念在企業界同樣適用。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大到一個國家、軍隊,小到一個企業、部門,其成敗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是否完美地貫徹了服從的觀念。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處在服從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指示做事。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一個人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對其機構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才會有更透徹的了解。

當然,西點的訓誡和要求是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製定的,在企業中不能機械地照搬。而且,並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正確,上司也會犯錯誤。但是,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服從觀念,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每當見到運動員,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據說,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

可見,縱然不懂教練的意圖,但不找借口地服從,這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選手。同樣,不找借口地服從並執行,這才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

2.沒有執行則是空想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其能力高低最終是要靠執行體現出來的。擁有快速果斷的執行力,會使你的工作目標順利實現,成功指日可待。

相對於戰略而言,執行是對一個團隊的真正考驗,當然也是衡量一個團隊是否形成的標誌。戰略是明確的方向,執行是朝著方向邁進的過程。戰略往往是慷慨激昂的口號,而執行卻是日常事務的處理。

“海信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海內外市場高岸為穀深穀為陵的激烈競爭中,一直保持其電視、空調、冰箱、手機等主導產品的產銷規模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遞增,達到現在的221億元人民幣,原因與其說是決策成功,不如說是海信擁有一支高水平執行力的團隊。”海信集團領導這樣說過:“對企業而言,喪失了執行力是致命的。”

這種執行文化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而想盡辦法完成任務的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服務態度,一種敬業精神,一種完美的執行力。

“可以斷言,僅有戰略並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隻有執行力才能使企業創造出實質的價值。失去執行力,就失去了企業長久生存和成功發展的保障。”海信集團董事長語氣慨然加重,“海信集團雖未有過麵臨死而複生的體驗,但在某一決策的成敗上卻感受到了貫徹執行的威力。”

海信集團領導認為,執行是一種暴露現實並根據現實采取行動的係統化方式,其流程包括對方法和目標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責任的具體落實。

如何強化企業的執行力?海信集團領導說,企業最根本的目的是盈利。因此,海信集團要求自己的每一個員工為了企業的根本利益而堅決貫徹執行好企業的經營方針,決不為討好上司而盲目地執行其有悖於企業經營方針的任何一項指示。對集團的各級管理人員,則要求其具備灌輸思想和貫徹行為兩種能力,即向員工灌輸企業的經營思想,使之自覺具有堅定不移地執行企業經營思想的行為。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大小在於其執行力的強弱目前已成為海內外企業決策者的共識。將執行力和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力緊密聯係在一起,與企業的理念、抱負、責任等同起來,全心全意做你應做之事,沒有任何借口而不為,是企業強化員工執行力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在海信集團的高層眼裏,執行力的源泉是文化。企業之間的競爭,事實上都是執行力的競爭,而執行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執行文化的競爭。因此,從海信誕生那一天起,海信電器就不遺餘力地在企業理念、精神、文化等方麵培育具有特色的執行文化,使海信的“執行”有了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文化的深厚土壤。

對於執行文化,作為領導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人始終是企業中的決定性因素,所有企業的問題,事實上都是人的問題,而隻有文化才能改變人的意識,從而改變人的行為。任何新的戰略的模式都會引來眾多的模仿者,而文化卻是無法複製的。多數企業的失敗,是由於沒有建立起一種執行文化,使執行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為“1%的不執行就會遭致100%的失敗,”因此,企業執行文化就是“執行”無條件,一聲喊到底,差點都不行。

可見,戰略是明確的方向,執行則是對方向的精彩演繹。如果沒有日積月累的繁瑣執行,再偉大的戰略也隻是空想而已。

3.怎樣堅持服從第一

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的員工不是按自己的意誌投入到企業工作中,而是服從安排,接受任務,然後再根據企業的安排布署,服從大局,顧全整體、靈活調整,根據需要,把專注工作與靈活變化結合起來,達到服從第一的工作態勢。

一個敬業的員工,如果不能無條件地服從領導的命令,就可能與企業的終極目標相悖,並產生障礙,此時越專注可能損失就越大。因為一個不能服從上級策略、計劃的專注員工,可能出現由於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胡亂搞”,或者成為“個人英雄”,與企業的計劃不一致,使整個企業效率低下。

因此,在企業裏的職員,應以服從為第一,要聽從於領導安排的工作任務。不找任何借口而無條件地服從並徹底執行的員工,才是最好最傑出的員工。

所以,愛崗敬業隻有以服從為基礎才能獲得更大的成績;否則,將導致各職工行為的渙散,這對企業和個人都毫無益處。

4.如何遵守組織的命令

在下屬和上司的關係中,服從是天經地義的。下屬服從上司,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上司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必須服從上司的命令。

無論任何人,隻要他處在服從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上級指示做事。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一個人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對其機構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會有更透徹的了解。

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運行機製,在這樣的企業裏服從觀念是深入人心的。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哈裏·杜魯門總統為何解除了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朝鮮戰爭的失敗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杜魯門總統在解除麥克阿瑟將軍職務時說,他之所以終止麥克阿瑟將軍的政治生涯,既不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同他意見不一致,也不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而是由於麥克阿瑟將軍不尊重總統的辦公廳,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麥克阿瑟最後被撤職,就是因為他不服從上級。

服從上級指令不僅是在戰場上、政壇上,同樣在組織中,在企業裏,不能與上司保持友好合作關係,隻會帶來失敗的結果。要忠於企業,這當然不是說你一定得同意上司的見解。在企業中,必須要保持上級指揮下級,下級服從上級的製度。若是不注意這一點,不但會給本人和企業造成麻煩,企業的業務進展也不會順利。

5.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

沒有服從理念的企業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在商場搏擊中一定會失敗。所有團隊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有時可以說,沒有服從就沒有一切,所謂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等都在服從的基礎上才成立,否則再好的創意也推廣不開,也沒有價值。

所以,要把服從作為核心理念來看待。每個人都要有意識地服從領導、服從上司。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領導沒做決策前,給出建議,一旦領導決定了,就要服從決定,雖然這個決定違背自己的本意,也要服從。令行禁止的企業才有高效率,才有競爭力。

6.執行力是企業的信仰

執行力是左右企業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區分企業平庸與卓越的重要標記。執行力來自於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善於這個企業近乎教義般的企業信仰,並且也反作用於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執行也應當是領導者和每一個員工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個係統,融入在企業的各個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