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培養盡職盡責的精神
1.工作就意味著責任
每一位職工都應將責任根植於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在日常行為和工作中,這種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員工,他們在談到自己的單位時,使用的代名詞通常都是“他們”而不是“我們”,“他們業務部怎麼怎麼樣”,“他們財務部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缺乏責任感的典型表現,這樣的員工至少沒有一種“我們就是整個機構”的認同感。
責任感是不容易獲得的,原因就在於它是由許多小事構成的。但是最基本的是做事成熟,無論多小的事,都能夠比以往任何人做得都好。比如說,該到上班時間了,可外麵陰冷下著雨,而被窩裏又那麼舒服,你還未清醒的責任感讓你在床上多躺了兩分鍾,你一定會問自己,你盡到職責了嗎?還沒有……除非你的責任感真的沒有發芽,你才會欺騙自己。對自己的慈悲就是對責任的侵害,必須去戰勝它。
有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多問自己“我做得如何”,這就是責任。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你肩負的責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立下決心,你一定可以承擔任何正常職業生涯中的責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責任,認為等到以後準備好了、條件成熟了再去承擔才好。在需要你承擔重大責任的時候,馬上就去承擔它,這就是最好的準備。如果不習慣這樣去做,即使等到條件成熟了以後,也不可能承擔起重大的責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每個人都肩負著責任,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我們都有一定的責任,正因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責任,才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尋找借口就是將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而一旦我們有了尋找借口的習慣,那麼我們的責任之心也將隨著借口煙消雲散。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隻要我們不把借口放在我們的麵前,就能夠做好一切,就能完全地盡職盡責。
借口讓我們忘卻責任。事實上,人通常比自己認定的更好。當他改變自己心意的時候,並不需要去增進他所擁有的技能。他隻需要把已有的技能與天賦運用出來就行。這樣,他才能夠不斷地樹立起責任心,把借口拋棄掉。
千萬不要利用自己的功績或手中的權利來掩飾錯誤,從而忘卻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人們習慣於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種種借口,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懲罰。正確的做法是,承認它們,解釋它們,並為它們道歉。最重要的是利用它們,要讓人們看到你如何承擔責任和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不僅僅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這樣的員工也會被每一個主管所欣賞。
2.員工應有崇高的責任感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世界上沒有不必承擔責任的工作。責任是員工的立業之本,是組織最需要的一種精神品質。敬業的員工都具有崇高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專注或許最終會落得一場空,造成功虧一簣的結局。
敬業的員工都有崇高的責任感,因為他不會想到走人,一心想到的是在企業堅持工作下去,因為他的成績好壞直接關係著他的利益。一個朝三暮四的員工肯定不會有責任感,因為他是完事大吉,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思想。
領導心目中的敬業的員工個個都具有崇高的責任感,這樣的員工主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企業和領導負責,對客戶負責。也隻有這樣的員工,才能專注於企業的利益,專注於本職工作。
承擔責任是一個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勇於負責的表現,但承擔責任也要分清責任,不能盲目承擔責任。企業對每一件工作都有安排,該誰負責的就由誰負責,不能擅自去做他人的工作;如果爭著承擔責任,一方麵會給責任人帶來僥幸心理,另一方麵也會給自己帶來諸多煩惱。
因此,敬業員工要具有崇高的責任感,除了勇於承擔有關工作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完成好工作的責任,包括保質保量、高效以及安全的工作績效責任,這才是最崇高的責任。
3.責任是一種工作態度
一位曾多次受到企業嘉獎的員工說:“我因為責任感而多次受到企業的表揚和獎勵,其實我覺得自己真的沒做什麼,我很感謝企業對我的鼓勵,其實擔當責任或者願意負責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生活態度的話。”
其實,在很多教育中,就有關於責任感的訓練。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也有助於責任的養成。大家都說習慣成自然,如果責任感也成為一種習慣時,也就慢慢成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而不是刻意去做。當一個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時,當然不會覺得麻煩和累。
對於承諾的信守,這就是你的責任。一旦你做出什麼承諾給別人,別人可能會對你的承諾守信表示讚美,你可能就不會欣欣然而喜,因為你覺得自己本該這麼做,這是你的一種生活態度。
當你已經習慣了別人替你承擔責任,那麼你將永遠虧欠別人,你的腰板就永遠也不會挺直。所以,把責任作為一種生活態度是最好的。這樣既不會覺得責任會給自己帶來壓力,也不會因為自己承擔責任而覺得別人欠了你什麼。
尤其是當責任由生活態度成為工作態度時,工作對於自身的意義就不僅僅是賺錢那麼簡單,也就不會因為企業的規定而覺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羈絆,更不會做出違背企業利益的事。
有人說:有幾個人對租來的車子,會像對自己車子那般細心維護?有幾個人在歸還租來的車子之前,會把車子洗幹淨?
責任感有可能就在這樣的小事中失掉,責任感也會在這樣的小事中建立起來。
當你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騷、少一些理由,多一份認真、多一份責任、多一份主動的時候,你再看看機會會不會來敲你的門?
4.職工應該勇於承擔責任
一個人應該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感到驕傲,因為你已經向別人證明,你比別人更突出,你比他們更強,你值得信賴。
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越大,證明他的價值就越大。所以,應該為你所承擔的一切感到自豪。想證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承擔責任,如果你能擔當起來,那麼祝賀你,因為你不僅向自己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你還向社會證明你能行,你很出色。
如果你曾經為自己擔當責任而感到沉重和壓力重重,說明你還沒有正確地理解責任的含義。責任意味著勇氣、堅強、愛和無私。當你有勇氣承擔責任時,你正在給予別人愛和無私。難道你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嗎?如果你有勇氣,就把曾經放棄的責任重新撿拾起來,你不會被人嘲笑而會得到他人尊敬。如果你有勇氣,就別放棄正壓在你身上的責任,如果你能再堅持一下,你就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你有勇氣,就應該準備承擔將要承擔的責任,你會從此明白你存在的價值。還有比擔當責任更讓人驕傲的嗎?很高興能夠為企業承擔責任,這會讓你覺得對於企業而言,自己並不是可有可無。相信你,你從沒有懈怠過自己的責任。
當一個人從心底改變了自己對承擔責任的理解,認識到責任不僅是對企業的一種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並在這種負責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自己所獲得的尊重和認同時,他才能從承擔責任中獲得滿足。承擔責任努力工作,對自己而言,更多的不是壓力而是一種快樂和幸福;對企業而言,這樣的員工才是可以真正放心的員工。
5.職工應該主動承擔責任
什麼是主動性?就是別人沒有告訴你,你正做著恰當的事情。這種對主動性的解釋的確很精妙。主動承擔責任是快樂的,而被動承擔責任總是會生出抱怨和不情願,就不會有快樂的感覺,因為在這樣的人看來,責任就是一種壓力和負擔,能甩掉就甩掉,不承擔更好。所以說,主動承擔責任是一種境界。
每一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承擔著責任,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在一家企業中,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自己對於企業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隻有當員工在為自己的企業承擔責任時,他才會意識到自己在企業中是重要的,他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在企業中是有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