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培養盡職盡責的精神(3 / 3)

總之,不要僅僅做那些別人告訴你要去做的事情,而要主動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企業需要的話,如果顧客需要的話,你要發揮你的主動性,竭盡所能地去做,一旦具備了主動精神,你就會發現有許多需要你去做的事情,由此你也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能力增長的機會。

每一位雇員在每一項工作中都要傾聽和相信這一點:不要僅僅做那些別人告訴你要去做的事情,而是要主動做那些需要做的事情。

12.在崗位要忠於職守

任何企業都會要求員工在崗位忠於職守,努力工作,創造最大價值。其實,這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每個員工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可以說,擁有了職責和理想,你的生命就會充滿色彩和光芒。或許,你現在仍然生活在困苦的環境裏,但不要抱怨,隻要全身心地工作,不久就會擺脫窘境,獲得物質上的滿足。那些非常成功或在特定領域裏相對成功的人士,無一例外地要經過艱苦的奮鬥過程,這是通往勝利的唯一途徑。

精通並盡善盡美地完成一件事,要比雖然懂得十件事,卻隻知皮毛好得多。

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說:“如果你能真正製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創造的財富更多。”

很多人都有過同樣的迷惑,為什麼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最終取得的成就遠遠大於自己?如果對於這個問題你百思不得其解,那麼請認真回答下麵的問題,也許你能從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自己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

自己是否對職業領域的每個細節問題了如指掌?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多財富,你是否經常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或資料?

你是否理解並認真做到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如果你對上述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說明製約你走向成功的症結就在於此。那麼,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隻要你遵循這幾點,並且堅持到底,就一定能獲勝!當然,選擇的方向一定要正確。

13.盡職盡責是敬業的土壤

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因為盡職盡責正是培養敬業精神的土壤。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沒有了責任和抱負,生活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所以,不管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羨慕的也好,都應該盡心盡責,在敬業的基礎上求得不斷的進步。

即使環境很困苦,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後獲得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寬裕,而且還會有人格上自我的完善。

在德州一所學校演講時,麥金萊總統對學生們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職盡責地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最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盡職盡責!無論做什麼事,它對你日後事業上的成敗都起著決定作用。

許多企業領導說,他們把任務交給員工的時候,他們總會提出一堆問題。毫無疑問,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具備盡職盡責的精神。很多人寧願保持平庸的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注定一輩子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在人類的曆史上扮演無足輕重的角色。相反,如果你認為自己很重要,有足夠的條件,是第一流的人才,那你很快就會邁上成功之路。

一家家具銷售企業的經理吩咐三個員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貨商那裏調查一下家具的數量、價格和品質。

第一個員工5分鍾後就回來了,他並沒有親自去調查,而是向下屬打聽了一下供貨商的情況就回來做彙報。30分鍾後,第二個員工回來彙報。他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家具的數量、價格和品質。第三個員工190分鍾後才回來彙報,原來他不但親自到供貨商那裏了解了家具的數量、價格和品質,而且根據企業的采購需求,將供貨商那裏最有價值的商品做了詳細記錄,並且和供貨商的銷售經理取得了聯係。在返回途中,他還去了另外兩家供貨商那裏了解家具的商業信息,將三家供貨商的情況做了詳細的比較,製定出了最佳購買方案。

第一個員工敷衍了事,草率應付;而第二個員工充其量隻能算是被動聽命;真正盡職盡責地工作的隻有第三個人。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去做。你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你就會在那裏看到成績,隻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恒的。

14.追求完美是敬業的溫床

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現,並不是指單純地追求工作業績,它也不是一種生活標準,而是一種心理狀態和存在。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將自己最擅長的才智發揮出來,應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業上,工作的環境正適合你的個性和價值觀念。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並不滿意。但他們卻不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默默忍受著工作為他們帶來的苦惱。當他們感到沮喪或精疲力竭時,他們便會自我安慰道:“唉!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生活!我還能做些什麼呢?”似乎隻要能賺錢養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

事實上,他們對工作的意義缺乏深入的理解,因為,畢竟賺錢再多也不能使人忍受得了所有乏味無趣的工作。其實你並不需要委屈自己的夢想,完全可以使你的工作變成你所希望的理想狀態。

不要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類永遠不能做到完美無缺,但是在我們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會越來越高。

對於我們來說,順其自然是平庸無奇的。為什麼在可以選擇更好的時候我們總是選擇平庸呢?如果你不可以在一年之外弄出一天,那為什麼不利用這365天呢?為什麼我們隻能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超越平庸?

如果一個運動員順其自然的話,那麼他不會贏得奧林匹克競賽。把金牌帶回家的運動員必須超越已有的記錄。著名的思想家、演講家魯迪·康維爾曾說過:“不要總說別人對你的期望值比你對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個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誤,那麼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一些理由。承認這並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萬不要挺身而出去捍衛自己。當我們可以選擇完美時,卻為何偏偏選擇平庸呢?我不相信人們說那是因為天性使他們要求不太高。他們可能會說:‘我的個性不同於你,我並沒有你那麼強的上進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對於“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現”的人來說,他們的才華、激情和價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時常有一種強烈的個人成就感。他們心存一個內在的指南,永遠在追尋生活中的目標。他們對於時間和金錢這兩項最寶貴的財富,有著明確的把握。麵對生活中碰到的障礙,他們隻當作這是生活的本色。

從現在開始,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讓這份工作更具意義,那麼你就會成為更加完美的員工。

15.創造業績是敬業的最終目的

愛崗敬業的員工不僅是埋頭工作,更重要的是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追求盡善盡美的工作業績。因為,隻有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法,才能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埋頭工作時,也要研究工作方法,采取開拓創新的方法獲取最大的利潤化。

作為一名員工,應以追求盡善盡美的工作業績為前提,因為一個以工作業績為導向的員工,他不會輕易放棄他堅守的信念;在挑戰與壓力麵前,他會勇敢無畏、盡心盡力,並能控製和管理自我。這是那些三心二意、工作散漫的員工所無法比擬的。此外,以工作業績為導向的習慣讓人永遠能從工作中體會到快樂。

一個企業要想長期發展,歸根到底是依靠不斷增長的業績。因此,一個成功的領導背後,肯定有一隊專注工作且業績突出的員工。沒有這些專注的員工,企業的輝煌事業就無法繼續下去。所以,作為職員,應該全力以赴地撲在工作上,並以更高的做事效率完成任務。

職工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業績呢?關鍵是出色地完成每一項工作。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有一種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工作習慣。因為隻要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精益求精,頑強奮鬥,一定會磨煉出非凡的才華,激發出潛在的能力。時間一久,我們就能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