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瓜葛《續漢書。禮儀誌》注:“《謝承書》曰:”明帝嗣位,帥公卿百寮就園陵而朝焉。苟先帝有瓜葛之親,男女畢會。‘“《世說。排調篇》雲:”王長豫幼便和令,丞相愛恣甚篤。每共圍棋,丞相欲舉行,長豫案指不聽。丞相笑曰:“詎得爾?相與似有瓜葛。’”注:“蔡邕曰:”瓜葛,疏親也。‘“(蔡邕《獨斷》)

苗裔 皇《離騷經》曰:“帝高陽之苗裔。”王逸注曰:“苗,胤也。裔,末也。”又曰:“皇覽揆餘於初度兮。”注雲:“皇,皇考也。”

皇考《離騷經》:“朕皇考曰伯庸。”王逸注雲:“皇,美也。父死稱考。《詩》曰:”既右烈考。‘“

高祖王父王母 曾祖王父王母 王父 王母《爾雅。釋親》曰:“父之考曰王父,父之妣曰王母”雲雲。《哀二年公羊傳》曰:“不以父命辭王父命。”

血脈何休《公羊》注(莊元年)雲:“同姓有血脈之屬。”

從孫《周語》曰:“共之從孫,四嶽佐之。”韋昭注:“共,共工也。從孫,昆弟之孫也。”

君公《綠水亭雜識》:“宋有嫁子者雲雲,其子竊而藏之。君公知其盜也,逐而去之。君公,其舅之稱,故婦人謂夫之兄曰兄公。”

結發蘇武詩:“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又見《國三老袁良碑》。

女姑女叔《昏義》曰:“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後當於夫。”注雲:“室人,謂女姑、女叔、諸婦也。”疏雲:“室人是在室之人,非男子也。女姑,謂婿之姊也。女叔,謂婿之妹。諸婦,謂娣姒之屬。”何休《公羊》注曰:“禮,婦人見舅姑,以棗栗為贄;見女姑,以段為贄。”

繼姑漢《李翊夫人碑》曰:“繼姑入室,勤養糸券糸券。”

從舅《爾雅。釋親》:“母之昆弟為舅,母之從父昆弟為從舅。”

君 男君《喪服。斬衰章》曰:“妾為君。”傳曰:“君,至尊也。”鄭注雲:“妾謂夫為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雲:“士言爭友,則屬隸不得為臣,則士身不合名君。至於妾之尊夫,與臣無異,是以雖士妾得稱夫為君也。”《釋名》曰:“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夫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婿《公羊傳》曰:“君若贅旒然。”何休曰:“旒,旗旒。贅,係屬之辭。若今俗名就婿為贅婿矣。”疏雲:“亦是妻所持挈,故名之雲爾。”徐廣《史記》注曰:“男無聘財,以身自質於妻曰贅。”《索隱》曰:“婿如人身之尤贅,是餘剩之物。”

友婿《釋名》曰:“兩婿相謂曰友婿,言相親友也。”《漢書。嚴助傳》:“助對曰:家貧,為友婿富人所辱。”師古曰:友婿,同門之婿。“(即今妻姊妹之夫)

子侄《世說新書》:“謝公曰:”賢聖去人,其間未遠。‘子侄未之許。“

表生女《杜樊川集。尚書吏部侍郎沈公郊行狀》曰:“我烈祖司徒岐公與公先少保友善,一見公喜曰:”沈氏有子,吾無恨矣。‘因以馮氏表生女妻之。“

外甥《唐故潁川郡陳府君(名直)墓誌銘》:“外甥隴西李藝集。”

親家魚豢《魏略》曰:“趙熹,字伯陽,為平原太守。百官大會,光武問:”熹在郡何如?‘鹹稱熹政有跡。時親家諸夫人皆會,會罷,諸夫人言:“熹篤義多恩,從長安還,護妾等衣食生活,使得蒙今日之富貴。非獨能臨人也。’”(《禦覽》四百七十六)。

二門公《世說新書》:“謝景重女適王孝伯兒,二門公甚相愛美。”二門公,猶俗言兩親家也。

陳氏沈 卞同杜東原(瓊)《書禮劄後》雲:“右禮書一通,乃先姑夫陳孟彬之母遺吾先祖母者,世所謂道日書也。其詞翰為鄉先生卞孟符所作。藏之篋笥已六十餘年。昨者撿出,因誌其自婦人書疏,史不詳載。惟楊太尉夫人通書曹操夫人,稱‘彪袁氏頓首。’王逸少字師衛夫人,乃李太守之妻,其妻亦稱‘李氏衛再拜。’豈皆以《禮經》婦諱不出門、《左氏傳》中婦人以夫姓為姓、而以己姓為名之例也歟?今書中稱陳氏沈者,蓋援是例也。事不師古,即為杜撰。先生讀書博學,豈肯為杜撰者哉?如世俗稱‘歸某郡某氏’、‘某奉書,’則無出矣。先生諱同,孟符,字也。別號萍軒。仕至都昌令、河南郡守、周府左長史,以疾終於官。平生畏慎有守,世稱德人,觀其言辭之典贍,心畫之端莊,可以驗其為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