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1歲7個月~1歲9個月寶寶的早教(1)(2 / 3)

貼心小叮嚀

寶寶現在有了好奇心,而且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希望爸爸媽媽來對自己多說些什麼,寶寶會問“這是什麼?”的問題,爸爸媽媽要耐心給寶寶回答,不要敷衍,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對寶寶說“等會兒再說”等敷衍的話,寶寶會對說話漸漸失去興趣。

寶寶是否會說代名詞

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可以學會說代名詞了,比如,知道哪些玩具、衣服和用品是自己的,會說“我的”,這也是最先學會的代名詞。然後寶寶學會說“媽媽的”“爸爸的”。如果問寶寶:“這個小汽車是你的嗎?”寶寶會說:“我的。”有時,寶寶還會用“他”字,會說“他的”。

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如何

現在,圖片、看電視、玩玩具、念兒歌、聽故事等,都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但是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一般在15分鍾左右,而且以無意注意為主,寶寶所看的東西,隻是瞬間的吸引。同時寶寶記憶的內容也很簡單,隻能記些他們熟悉的生活內容,比如吃東西、玩玩具、做遊戲、看動畫片等,而且記憶的時間短,很容易忘記。

寶寶的認知能力有何進步

現在,大部分寶寶已經能夠準確地區分東西的大小和多少了,如果爸爸媽媽把蛋糕分成大小兩份,寶寶會伸手去拿大的一塊。寶寶的記憶力和想象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如果媽媽把一件玩具藏起來,寶寶會努力地尋找,不再認為它消失了。有的寶寶還能夠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快和慢、遠和近、今天和明天等。有些寶寶能從1數到100,還不完全理解人稱代詞。有的寶寶能夠看著圖畫書講故事了。

寶寶會隨音樂表現出什麼

1~2歲的寶寶由於正處在牙牙學語的時期,雖然這時對音樂的模仿還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限製,但寶寶又非常希望和音樂產生共鳴,所以當寶寶聽到美妙的音樂時,寶寶會隨音樂表現出最初的舞蹈性,急切地用手、腳和身體的動作來幫助溝通。這時,首先要肯定寶寶的“音樂才能”,用打節拍或叫好等方式鼓勵寶寶,和寶寶一起扭擺身體,並誘導寶寶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化體態動作,使寶寶對音樂的速度與節奏有較清晰的認識。

此外,節奏感的形成主要是在 1~2歲這個階段開始的,為了培養寶寶的音樂節奏感,還要和寶寶常做有音樂節奏的遊戲,讓寶寶在遊戲中增強對音樂節奏感的認識。

媽咪達人支招

音樂教育是開發寶寶智力的最佳途徑之一。1~2歲的寶寶活潑好動,正處於聽覺發展的關鍵期。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不僅能激起寶寶愉快的情感,而且伴隨著音樂讓寶寶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使寶寶充沛的精力有了用武之地。特別是到了1歲半之後,寶寶的語言發展已經進入“咿咿學唱期”,隨之寶寶的音樂生活也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發出從周圍熟悉的歌曲中聽來的小片斷或獨特的旋律短句,這就是寶寶歌唱與節奏活動的正式開端。因此,早期的音樂教育應符合這個年齡寶寶身心健康需要。

寶寶在獨立和依賴之間表現如何

這一時期的寶寶,已經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在生活自理方麵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還處於對爸爸媽媽存在依賴的階段。

不管是自己能做的還是不能做的,寶寶都想自己去做,不願別人幫忙。比如寶寶大小便時可以自己脫褲子,吃飯時可以自己拿勺子,喝水時也可以自己用杯子。但在某些方麵寶寶還是依賴爸爸媽媽的,比如入睡前還是要纏著媽媽;遇到害怕的事會躲到爸爸媽媽懷裏;寶寶自己吃飯時,不願意媽媽在他吃飯的時候離開;寶寶想走路時,不願要媽媽的幫忙和扶持,但若媽媽真的離開他,他就會感到恐慌,失去練習的興趣和信心;寶寶喜歡獨自擺弄玩具,津津有味地翻閱畫冊,但當寶寶感覺不到媽媽的存在時,就會哭鬧起來。

爸爸媽媽一方麵要鼓勵寶寶向自立方向發展,另一方麵也不能禁止寶寶對自己有依賴,讓寶寶養成一些事情靠爸爸媽媽,而一些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的好習慣。有的爸爸媽媽認為,讓寶寶自己做事比較耽誤時間,也會很麻煩。其實在這時,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動手、自己體驗,做成後表揚寶寶,讓寶寶享受成功的快樂。同時,適度的依賴感可以安慰寶寶幼小的心靈,也可以增進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