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1歲7個月~1歲9個月寶寶的早教(1)(3 / 3)

大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自己上樓梯

這一時期,爸爸媽媽可以繼續讓寶寶練習自己上樓梯或是台階。要先讓寶寶從稍矮一些的樓梯或台階練起,上樓梯或台階的時候,讓寶寶自己扶著欄杆上,逐漸不再扶人。

怎樣教寶寶學跳、退走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學著兩腳一起跳起來,學著往後退著走。比如媽媽走向寶寶,讓寶寶退著走,或媽媽在寶寶身後,接應寶寶後退走。後退走時,寶寶手、腳、身體都在維持著身體平衡,從而使寶寶的平衡能力得以鍛煉。

怎樣教寶寶拋球

爸爸媽媽其中一人站在寶寶的對麵,或兩人站在寶寶兩邊,讓寶寶把球拋過來。

怎樣教寶寶跑

讓寶寶玩捉迷藏等可以追逐的遊戲,可以在遊戲裏鍛煉寶寶跑步,並在遊戲裏訓練寶寶的跑和停,爸爸媽媽可以教寶寶在跑的時候放心地向前跑,以此避免因為頭重腳輕或速度快而摔倒。再逐漸教寶寶學會在跑步停下之前先減慢速度,再慢慢停下來站穩。

戶外鍛煉對寶寶有什麼益處

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寶寶玩水、玩沙子,如居民小區有滑梯、蹺蹺板等設施的,也可以讓寶寶玩,使寶寶能從小體驗各種不同的感受,並認識周圍的自然景物,還可以讓寶寶學著騎三輪童車,培養寶寶的動作協調能力、平衡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

還要注意的是,有些爸爸媽媽喜歡帶孩子逛馬路,殊不知,馬路上人多車多,寶寶缺乏安全意識,又喜歡奔跑,這樣很容易發生危險。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身高與汽車尾氣排放的高度相近,容易使寶寶吸入鉛及一氧化碳,對寶寶的健康十分不利。

精細動作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鍛煉寶寶的精細技巧能力

準備一個塑料繩,讓寶寶穿算盤珠、大眼的扣子等東西。寶寶可以一邊穿一邊數數,也可以按照顏色、大小順序穿,像之前的訓練一樣。這樣可鍛煉寶寶手的精細動作能力。

怎樣做投球入瓶遊戲

繼續上一階段的投球入瓶遊戲,爸爸媽媽先做示範,用食指和拇指拿住小球,拿到瓶口上麵時鬆手,把球投進瓶中,讓寶寶照著做。等寶寶做熟練後,可以給寶寶記時,看寶寶每分鍾能準確投進幾個。

語言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抓住寶寶語言訓練的契機

這一時期,寶寶對說話產生了積極性,是發展寶寶語言能力的契機。爸爸媽媽應抓住這個契機,將語言練習穿插到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比如,早上給寶寶穿衣時就可以教寶寶幾個詞或一兩句話,邊穿衣服邊練習;或在和寶寶逛動物園時,告訴寶寶一些動物的名稱,有什麼樣的特征,結合具體動物給寶寶留下較深的、具體的印象。有時寶寶在一個人玩玩具時還會自言自語、嘰嘰咕咕地說個不停,但爸爸媽媽又聽不清寶寶具體說什麼,這是一種非交流性質的語言,寶寶原本也沒打算說給誰聽。這時,可以不打斷寶寶,讓寶寶自得其樂,也可以和寶寶對話交流,但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所說的話,一定要圍繞寶寶本來的話題。

生活中處處有語言,處處存在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但爸爸媽媽在教寶寶說話時,應結合寶寶的興趣和情緒,讓寶寶在學習語言中感到樂趣,自然、主動地學習,而不是刻意地、枯燥地學習,否則寶寶會失去興趣與熱情,不積極主動地配合。此外,在教寶寶說話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隨便批評寶寶,在寶寶遇到困難,挫折時,爸爸媽媽要耐心給予幫助,當寶寶取得進步時應及時鼓勵。寶寶在愉快的情緒下,潛能會得到很好的發揮。

爸爸媽媽還要鼓勵寶寶自己表達感覺,或鼓勵寶寶多說一些含有名詞和動詞的短句。如“喝水”、“吃飯”、“我不要”等。鼓勵寶寶學會說自己的名字,同時在生活中多給寶寶說一些詞彙,從而增加寶寶的詞彙量,比如經常對寶寶說“掃地”、“洗手”、“推車”等詞。

貼心小叮嚀

與寶寶進行對話時,應盡量用規範的語言。對於寶寶的“兒語”應逐漸予以糾正;對寶寶的錯誤發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而應及時糾正。這樣既使寶寶說話的積極性得到很好地發揮,也會讓寶寶逐漸養成大膽說話的好習慣。

認知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分辨聲音

爸爸媽媽可以在看電視或者在生活中教寶寶分辨各種聲音,如鼓聲、汽車聲、火車聲、風聲、雨聲、雷聲、動物叫聲等,並教寶寶學會說“下雨”、“刮風”、“敲鼓”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