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1歲10個月~2歲寶寶的早教(2)(2 / 2)

怎樣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這一時期,爸爸媽媽要從豐富寶寶的生活入手,繼續培養寶寶的想象力。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講故事、講童話、描述圖片內容、繪圖、表演、遊戲來發展寶寶的想象力,讓寶寶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體驗和更多的經驗來豐富想象力。比如給寶寶一套模型餐具,讓寶寶學習爸爸媽媽的樣子,給娃娃安排一日的飲食。或者讓寶寶自己當爸爸媽媽,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哄娃娃睡覺,喂娃娃吃飯,給娃娃講故事,和娃娃做遊戲等。在想象性遊戲中既發展了寶寶的想象力,也鍛煉了寶寶的語言能力,同時也能讓寶寶體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些情感。

總之,爸爸媽媽要創造條件,啟發、引導寶寶進行想象,並在想象中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隨著寶寶生活經驗的積累和語言水平的提高,到了3歲以後想象力就會有較快的發展。

情緒和社交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培養寶寶的同情心和協作精神

爸爸媽媽可將小朋友請到家裏和寶寶一起玩,或組織小朋友在幾家之間輪流玩。也可以準備玩具或者場地,鼓勵寶寶和夥伴一起玩耍。這一時期的寶寶在和夥伴一起玩耍的過程中,會相互模仿。還可以讓寶寶們在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比如可以照顧娃娃睡覺、吃飯;假裝娃娃生病了,喂娃娃吃藥,送娃娃去醫院等。這樣可培養寶寶的同情心和協作精神。

貼心小叮嚀

寶寶生病去醫院時,難免會因為害怕而出現不配合的現象。讓寶寶做這種照顧生病娃娃的遊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寶寶克服害怕打針、吃藥的心理,幫助寶寶知道有病就要去醫院的道理,學做堅強的寶寶。比如寶寶照顧娃娃的時候,會安慰娃娃、關心娃娃,給娃娃假裝打針、吃藥、試體溫的時候,可以安慰娃娃說“打針不疼,不要哭,不哭才是好寶寶”等。

怎樣教寶寶懂禮貌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教會寶寶稱呼各種年齡段的人,比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在遇到別人的時候,教寶寶問好,分開的時候說“再見”,接受別人的東西要說“謝謝”。還要告訴寶寶要對別人友好地微笑。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教寶寶自己吃飯

吃飯時讓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張桌子上,並讓寶寶自己用勺子吃飯,從減少喂寶寶的時間,逐漸發展到寶寶自己將碗裏的飯全部吃掉。爸爸媽媽要表揚寶寶吃飯不剩、不灑。

怎樣教寶寶自己脫衣、戴帽

給寶寶脫衣服時,隻需要把上衣解開扣子,再讓寶寶自己脫下來;褲子需要爸爸媽媽幫忙拉到膝蓋,再讓寶寶自己脫下。以後,爸爸媽媽就可以教寶寶,脫褲子時要先拉到膝蓋,再脫下來。每天睡覺前最好都讓寶寶自己脫衣服,養成好習慣。還可以在出門的時候,讓寶寶練習自己把帽子戴上,爸爸媽媽幫助扶正。

幫助寶寶克服尿床的方法有哪些

由於這個時期的寶寶神經係統發育還不完善,所以會經常發生夜間尿床的現象,這是每個寶寶必然經過的一個生理發育階段。要想讓寶寶不尿床是不可能的,但是寶寶尿床並非不可避免。

首先,爸爸媽媽要盡量避免可能使寶寶夜間尿床的因素,比如晚餐不能太稀,入睡前半小時不要讓寶寶喝水,上床前要讓寶寶排淨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