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2歲7個月~2歲9個月寶寶的早教(2)(2 / 2)

情緒和社交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讓寶寶明白事情的對錯

生活中,爸爸媽媽教寶寶知道事情的對錯之分,比如當寶寶有了和夥伴爭搶、打人、咬人的行為時,爸爸媽媽要用嚴肅的眼神、表情、言語、動作手勢等,批評寶寶,並製止這種行為。遇到寶寶做的好事時,要同樣在眼神、表情、言語、動作手勢上表現出欣慰的樣子,表揚寶寶。讓寶寶明白什麼事情是不好的、不被允許的,什麼事情是鼓勵去做的。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練習

怎樣讓寶寶睡好午覺

這個年齡的寶寶活潑好動,生長發育也非常迅速,為了寶寶的身心健康,必須保證寶寶有充足睡眠。除了夜間的睡眠外,給寶寶安排好午覺也是非常重要的。午睡正好是白天的間隙時間,既可以消除上午的疲勞,又能養精蓄銳,保證下午精力充沛,午睡應成為保證寶寶神經發育和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習慣。

在睡眠過程中,由於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而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如果寶寶睡眠不足,就會使寶寶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而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為保證寶寶的午睡,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爸爸媽媽最好讓寶寶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吃飯,午飯後不做劇烈運動,以免午睡時因興奮過度而不易入睡。同時,午睡時間不要過長,一般以2~3小時為宜。

媽咪達人支招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認識很多周圍的事物了,手也已經足夠靈活,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適當參加一些家務勞動。讓寶寶從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如吃飯、喝水、大小便,到逐漸幫助家人做一些事情,如在爸爸回家後給爸爸拿拖鞋,給奶奶拿點心,給爺爺拿扇子等。這個階段的寶寶因為對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他也會十分願意來幫家人做這些小事情。關鍵是爸爸媽媽要給寶寶這種機會。

同時還可以讓寶寶在勞動中培養好的習慣,比如玩完玩具後要把它們放回原位,並擺放整齊,對於喜歡玩水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教他用水和肥皂洗手絹,在超市買東西時,讓寶寶幫忙抱著他的東西。

“偷”東西

寶寶“偷”東西的原因是什麼

有的時候,寶寶隻是單純想得到一件東西,有的時候寶寶會因為好奇、憤怒、或者是想引起家人的注意。爸爸媽媽要首先弄清楚促使寶寶偷東西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正確引導寶寶。

如何正確引導寶寶

雖然寶寶隻是3歲的孩子,還不能理解大道理,但爸爸媽媽應該讓寶寶逐漸學會尊重別人的權利和財物,引導寶寶遠離誘惑,並讓寶寶學會控製自己的欲望。即使拿小夥伴一個小玩具,和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爸爸媽媽也應該製止,讓寶寶明白這樣是不對的。

接著教寶寶懂得所有權的概念,讓寶寶了解要通過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不滿3歲的寶寶還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但爸爸媽媽仍然要反複告訴寶寶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在寶寶與小夥伴爭搶玩具的時候,要讓寶寶知道,要想玩不屬於自己的玩具,不能去搶奪,而要請求小夥伴借給自己玩。當發現寶寶偷拿了小夥伴的玩具後,可以告訴他說:“這個玩具是強強的,你想玩嗎?那要和強強商量一下,不能自己拿過來玩。”

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對寶寶的一些誠實行為進行表揚,可以幫助寶寶樹立有錯誤要及時糾正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