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宰相和王子的對答
王子聽了父王的誇獎,異常激動,他走下寶座,謙遜地對宰相希馬斯說道:
“相爺才是博學多才,我和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您對諸多問題的認識是我所沒有的。您是那樣寬宏,您所提出的問題,不管我回答得正確與否,您都接受了,其實我肯定有許多地方令您不滿意,請您多多原諒了。有些疑難問題,因為我水平有限,能力不夠,說不清楚,理解得也不透徹。我誠懇地向您請教,希望您能為我解決疑難問題。知識上的疑難,對我來說就像生了病一樣,也需要主這位醫生幫我診治。現在請允許我請教您幾個問題。”
宰相希馬斯說:
“您不必謙虛,您回答的確實很好,令我十分滿意,您對事物分析得清楚、透徹,不難看出,您是個智慧超群的學者,所有在座的學者和大臣都這樣認為。我知道您向我請教。是為了精益求精,想把問題解釋得更準確、認識得更透徹一些。主既然把別人曾經無法得到的知識賜予您,那麼您就有權超過一切人。您想問什麼就盡管問吧。”
“我想問您的是:最初造物主創造宇宙萬物時有什麼標準?因為當時什麼都沒有,今日的宇宙萬物被創造出來一定是有所根據,因為萬能的造物主雖然不一定非要根據什麼才能創造萬物,但按其意要求創造一物必須以另一物為依據。”
“製造者和某些工匠,如果沒有模子,他們是不可能製造出某些器皿或工藝品來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是被創造者。至於萬能的造物主,他創造宇宙有一定的規則,隻要您留心自己身邊各類各樣的事情,您就會發現我們的主是無所不能的。他不但能從沒有一物的情況下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而且在沒有任何元素的基礎上創造出物質來,事實上作為創造物質的元素,根本就不存在。
“比如說白天與黑夜吧,二者是互相交替的,周而複始,白天姍姍而去,黑夜接踵而來,這時,我們就不知道白天歸向何處,當等到黑夜帶著黑暗與寂寞而去時,白天又隨之而來,此時,黑夜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不知歸向何方。同樣,日出時,光芒從何而來,它又落於何方,我們無從得知。類似這樣的事例,在造物主創造事物時,簡直數不勝數,難怪像您這麼聰明的人看著也會眼花繚亂而感到迷惑不解呢。”
“您真不愧是大學者啊!對造物主的創造能力這一問題理解得既準確又透徹。我還想請教您一下:造物主是怎樣進行創造的?”
“在時間這個名詞出現之前,就有語言存在了,造物主就是用語言創造宇宙萬物的。”
“那麼崇高而偉大的造物主,他是怎樣創造宇宙萬物的?”
“這個問題隻能這樣給您解答,否則,那就是存心離開題目,違反、曲解教法相傳下來的詞意,而變成顛倒是非了。有一種‘語言本身就具備創造萬物的能力’的說法,這種說法很明顯十分荒謬,沒有什麼依據。偉大的造物主以其語言創造宇宙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說造物主本身和他具有能力是不可分的。不能說造物主的語言本身具備能力,而是造物主通過語言來施展他的造物能力,因此我們隻提造物主不提語言,宇宙就不存在任何事物。語言是真實的,憑借真實的語言,宇宙萬物就被創造出來了。”
“關於造物主的創造過程及其語言而創造萬物,您特意用上‘真實’一詞,既然我們一向都認為真實和虛偽相對立,那麼虛偽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它是怎樣和真實相對立,甚至於混到被創造的宇宙萬物中,致使人們時常要區分真實和虛偽呢?崇高、偉大的造物主對虛偽是讚美還是憎恨呢?如果您說他讚許真實,憎恨虛偽,萬物是憑真實而創造的,那麼被造物主所憎恨的虛偽又是怎樣和他們讚許的真實混在一起的呢?”
“造物主的確是憑真實創造人類的。但是由於人身上賦有欲望,因而虛偽就有可能混淆真實。每當虛偽混進真實,使真實與虛偽混為一體時,造物主便會讓人產生悔悟意識,以驅逐虛偽,保持真實。倘若有人連懺悔的念頭都沒有,非得讓虛偽藏身,那麼造物主一定會懲罰他。”
王子又問:“那麼虛偽為什麼會混入真實呢?造物主為什麼給人類定罪之後又允許他們懺悔呢?”
“造物主最初憑真實創造人類,人們懂得真實的可貴,所以人類本來是沒有罪過的,也不需要向主懺悔。可後來造物主讓人擁有了欲望,人性更完備的同時,由於欲望本身和邪氣連體,因而產生虛偽,而當欲望中的邪僻成分遠遠大於造物主的規定時,人就會遠離真實,選擇虛偽,最終鑄下大錯,受到主的懲罰。”
“原來是這樣的:正是由於人行為本身的過失和不守主的規定而導致虛偽混入真實。”
“您說的非常正確。因為造物主愛他創造的每一個人並且需要他們,所以他就創造了人類,但是人的內心卻經常被欲望所填充且時時受到它的誘惑,稍有不慎,人便以違主之命的過失跌入虛偽中,因此落得罪有應得的下場。這時如果能及時回頭懺悔,重新回到真理的路上來,就會再次受到真主的賞賜。”
王子似乎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又追問道:“最初人為什麼要違背主的旨意呢?造物主憑借著真實創造人類,人類的欲望又是怎樣使他墮落的呢?莫非一定要讓欲望破壞了人心,等人醒悟過來之後再懺悔,然後主再決定是該獎賞還是懲罰他嗎?有的人自始自終都沒有按照主的旨意辦事,這些人處處與主作對,比如說,他們偏偏喜歡主所憎恨的事物,反對主創造萬物的真理;而有的人則一輩子都聽命於主的安排,隻要是主的命令,他們便無條件的一律服從。我實在是想不通,是什麼原因使這兩種人產生如此大的分歧?”
“人類第一次犯罪要從易卜利斯說起。易卜利斯,他是偉大的主所創造的一個神,他在所有天神、人類和妖魔中是最尊貴的一個。主非常寵愛他,其餘的神都十分妒嫉。慢慢地,易卜利斯便開始狂妄自大,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於是就變得十分驕傲,瞧不起周圍的同伴,最後竟然連主的命令都敢違抗。主為這件事十分惱火,決心要好好教訓他。從那以後,主不再寵愛易卜利斯,而且讓他的地位一落千丈,其他神也都瞧不起他。
易卜利斯懷恨在心,決心報複,他發現這時主最寵愛的是亞當,因為他正直、善良,又最聽主的話,狡猾而又有心機的易卜利斯知道主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違命者,所以就引誘亞當幹一些違背主的事情,使亞當中了他的陰謀詭計。亞當沒能堅持住自己的立場,違背了主的禁令,犯了過失,從而要承擔罪責。聖明的造物主知道人有許多弱點,便諄諄引導他們時常對自身的過失進行悔悟,讓人通過反思,從過失的困境中站起來,悔悟這一特殊而有力的武器,使人類最後戰勝易卜利斯和那些與他有同樣陰謀的人,回到他們原來所珍愛的真實中。
易卜利斯覺得崇高、偉大的主對他寬容至極,他不但沒有覺醒,反而變本加利,肆無忌憚地進行活動,專做主禁止做的事,竭盡所能地運用各種肮髒的手段,其目的便是拉人下水,以此來分擔自己應受到的懲罰。主的偉大正在他能給人們悔悟的能力,教人保持真實,並且還堅持不懈地警告人們不要犯罪、違命,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著敵人。他們無時不在伺機進攻。因此,當人類能夠自始至終地追求真理時,主便會賜福於他,相反如果人經不住欲望的誘惑而最終墮入深淵,無法自拔時,他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王子瓦爾德聽完宰相希馬斯的解答後,又接著問道:“既然造物主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任何事情,隻要是他想做的,就一定能辦到,那麼人難道就不能違抗造物主的安排?難道人就不能否認造物主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的犯罪行為並幫助自己改過自新嗎?人又不能否認造物主具有使人永保真實本性的能力嗎?”
“主的大公無私和他的慈祥、寬大和憐愛恰恰體現了他的偉大。他在給人指明正確方向的同時賦予了他們力量和本領,並告知他們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倘若有人明知故犯或是誤入歧途,做了壞事,那就是自討苦吃。”
“既然人是憑借造物主所賦予他們的力量才得以為所欲為,那麼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斷絕人的作惡念頭,而引導他們走回正道呢?”
“這一問題正說明了主不僅有胸懷寬大的慈悲,而且還具有一套精辟的哲理。比如主最初憎恨易卜利斯,後來也沒有饒恕他;對亞當呢,因為他能夠及時悔悟而受到寬恕。易卜利斯曾經犯了罪過而遭受眾神的指責,當他認罪悔悟之後,便得到了主的寬恕和愛憐。”
王子聽到這裏,有些問題仍然不大明白,於是又接著問:“按你的觀點來看,每個人的行為都應在造物主那裏得到賞罰。因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便是萬能的主,他的力量是無限的。主會同時造出他所讚許和憎恨的事物嗎?”
“主創造宇宙萬物,但在這些事情中,隻有他喜歡的事物才能獲得讚許。”
王子又問道:“做主所讚許的事情的人得到主的賞賜,做主所憎恨的事情的人會受到主的懲罰。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請你明了地告訴我,你所說的那些事情究竟指的是什麼,如果你想讓我做出一個確切的解答,就直截了當地說吧。”宰相對王子說。
“我所說的那些事情指的是對身體和靈魂所稟賦的善與惡而言的。”
“王子你聰慧過人,一定會知道善與惡都是行為所產生的結果,而這個行為正是來自於身體的靈魂。所以在這兩者中,我們將主所讚許的善稱為好,將主所憎恨的惡稱為壞,如此一來,對於主,我想你應該能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了:如果你做了好事,便可獲得主的讚許、賞賜;主在命令我們做好事的同時,也就禁止了我們做壞事。”
王子聽完宰相的解答後接著說:
“我認為善與惡這兩件事,是人體內的五種感覺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五種感覺器官分別是語言、聽覺、視覺、嗅覺和觸覺,它們互相協調,分工合作,即構成我們常提到的感覺中樞。現在我仍然不清楚的是:主是為善而創造出這五種感覺器官,還是為惡而創造出的呢?”
“造物主憑真實而創造了人,並賦予了愛真實的本能,他手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創造了宇宙萬物,因此,我們所麵對的是一個憑公道、正義創造和統治宇宙萬物的造物主。他之所以將人創造出來,並賦予人欲望和諸多的能力,是因為他愛人,剛才所說的五種感覺器官也會因此而受到獎懲。”
王子不大明白宰相的意思,便謙虛地問道:“您所說的這些又該如何解釋呢?你能更具體地解釋一下嗎?”
“更具體一些那就是造物主為說話而創造了舌頭,為工作而創造了雙手,為行走自如而創造了兩條腿,與此同時,為了觀看,他還創造了眼睛,為了聽聞,創造了耳朵。他使五種感覺器官各具其能,讓他們各司其職,同時也相互協調,他要求五種感官必須做他所讚許的事。
在說話方麵,主所讚許的是真實,那麼就要求人們必須拋棄與真實相對立的東西,那就是撒謊;在視覺方麵,主讚許人們看一些正經的事物,而憎惡淫蕩、邪僻的事物;在聽覺方麵,主要求人們聽一些諸如忠言,經典中的勸諫等;人的雙手受大腦的支配,能夠多做各種事情,例如慷慨疏財,助人為樂,這些是主所讚許的,而那小氣吝嗇鬼,一毛不拔,則為人所恥,令主所憎恨;人的雙腳如果是為好事而奔波,如為求學而跋涉,那麼這一行為無疑是得到主的讚許的,相反,那些為縱欲淫蕩而到處奔走的腳則是最卑鄙的,令主所憎恨;在口腹方麵,如吃喝等,那些對衣食從不挑揀,靠自己的勞動而獲取衣食的人,主是讚許他們的,並且他們也都發自內心地對偉大的主表示感謝。而那些又饞又懶,妄想不勞而獲的人,主是憎恨他們的,並且不會容忍他們這樣做。
對這些問題,隻有切實用心去體會,才能有所心得,要不就隻可能是空言妄想。正如我們先前所知的那樣:主創造了宇宙萬物,但其中隻有善良、美好的事物,才能得到他的讚許,而對那些醜惡的事物,主是絕對禁止的。在主的英明指引下,人身體的每一部分組織所做的隻是應該做的事,在這裏,隻有好的事物才是主所讚許的,被主許可的。”
我還想問一個問題:“主是否創造亞當之前就早已預見到他必將會走到違抗命令吃禁果這一步呢?”
“你說得對,這個結果確實是主早已知道的。對此,我有充分的證據:主憑借他所具有的先知先覺的能力,了解了亞當的心理,因而早已警告過,那種果實是絕對不能吃的,如有違抗禁令者,必將嚴厲懲處。這樣一來,無論是誰敢違抗禁令都沒有任何可辯解的借口了。亞當明知故犯,偷吃了禁果,一旦事情敗露,他自己要受到主的懲罰,與此同時,他還將得到來自各方的唾罵與指責,他的過失甚至會使自己的子孫受到牽連。
所以主為了挽救那些做過壞事的人,讓聖人來教化我們,指引我們走向光明大道,同時,還通過對聖經中訓誡箴言的解釋,讓我們明白什麼是主所讚許的,可以去做,什麼是被禁止的,絕對不能明知故犯。如果我們遵從這種法度,依照聖人的指引,那麼我們所做的也必將是正當可行的,被主所讚許的。如果有誰違背法度,不按聖經的指引辦事,這無疑是違法亂紀,最終會受到主的嚴厲製裁。
這便是正道與邪途。我已解釋了這麼多,相信你已懂得:萬能的主按照他的讚許和需要,將欲望賦予我們。如果我們用得合法,便可給自己和其他人都帶來好處;但是如果我們違抗了主的命令,非法地用它就會招致罪惡。我們所得到的好處,都是公正的主對我們無私的賞賜。如果我們獲得的是懲罰,那一定是我們做了違背主的旨意的事情而遭到的報應,不應該將此懲罰歸罪於偉大的主。”
王子認真聽了宰相希馬斯的解答,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說:
“你所談到的關於主和他所創造的人類以及其他的關係,我都聽明白了。但還有一件事我覺得奇怪,令我費解,那就是:對於亞當的子孫後代,他們固然知道人終將難逃一死,今世的一切都將隨著生命的終結而消失無蹤,可是他們卻仍然盡情地享樂,從不為來世著想,甚至將來世也拋到九霄雲外,這些事使我感到非常吃驚,可又無法解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你說的很對,你所看見的最好的證據便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種種變化及其中的欺騙性,它證明幸福和災難總是交替出現的,正如幸福的人不一定永遠都不愁吃穿,而窮苦的人則不一定一輩子都清貧。即使最善於經營、謀劃的富豪也難以保證事事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因為萬事萬物的變化和更替並不能完全由人所控製。也許一夜之間,天下最富有的財主會變得身無分文,這說明了財富並不是完全可靠的,擁有一筆龐大的財產,也不見得能給人帶來多少好處。
隻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懂得,凡是財迷心竅把來世拋至腦後的人,一定不會有好的結局。因為他從財富中所受到幸福的程度,與失去財富所忍受的恐怖、苦楚的程度均不等同。我們相信,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一旦離開強大財富的依仗,必將遭受難以想象的痛苦,那麼他對今生的享受一定不會戀戀不舍且貪得無厭,他一定堅信來世比今生更美好。”
王子聽後,對宰相希馬斯說:
“請允許我向您表示我最誠摯的謝意!您的確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您準確無誤的解答,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解開了圍繞我的疑團。您所指引的無疑就是真理的方向。我決心踏著真理的腳步前進!我會把您的教誨銘記在心,讓它指引我前進。”
宰相希馬斯回答完王子瓦爾德提出的問題後,在座的一位學者站起來,說:
“野兔在每年的春天,都會同夥伴們一起去草地吃草。今天我從兩位知識淵博的學者身上學到了許多未曾聽到過的知識,令我大開眼界。現在我想向二位請教幾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王子答道:
“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就是健康的身體、合法的飲食和一個聰慧過人的兒子。”
那位學者繼續問道:
“王子能否告訴我:什麼是大的?什麼是小的?”
王子回答說:
“年紀小的人為他而忍讓,叫做大;反過來,他為年紀大的人而忍讓,叫做小。”
“請你解答一下,所有的動物都擁有的四種東西是什麼?”
王子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四種東西是:充饑的食物,解渴的水,甜蜜的睡眠,臨終時的痛苦。”
那位學者見這些問題都難不倒王子,便又接著問:“你知道什麼東西的醜惡,任何人都無法消除嗎?”
王子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有三種東西,那就是愚蠢、無恥行徑和撒謊,這三樣永遠都是醜惡的。”
學者想找一個問題難倒王子,把話題一轉,就著王子的回答問道:“撒謊固然是醜惡的,但有一種謊言卻是可取的,你知道嗎?”
王子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這個謊言可以使撒謊者躲避危害且能獲得好處,那麼這樣的謊言是可取的。”
“誠實本來是美好的,但有一種誠實卻是醜惡的,你說它是什麼呢?”
“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或東西,即使他所講的是實話,那也是醜惡的。”
“所有醜事中最為可恥的事是什麼呢?”
“自己本沒有什麼特長卻要自欺欺人,在別人麵前吹噓自己的才能,甚至因此而高傲自大,目中無人,這種行為無疑是最可恥的。”
學者見王子對答如流,對他的才學暗暗佩服,嘖嘖稱讚,最後問道:“什麼樣的人是最愚蠢的?”
“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貪圖享受,胸無大誌的人。”
群臣聽了王子瓦爾德同宰相希馬斯以及學者的問答後,紛紛讚歎不已,誇獎王子是個難得的人才,宰相希馬斯對國王傑亞德說:
“陛下,您是一位英明的國王,同時您還擁有一個聰明好學、才學淵博的兒子,我們希望您將來把王位傳給王子瓦爾德,讓我們成為他忠實的奴仆。”
國王很高興地接受了宰相的建議,對王子充滿了信心,他還特意當著所有人的麵正式商議了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並下令向全國宣布將傳位於王子。為了樹立王子的威信,國王吩咐在座的學者和大臣們必須將王子先前所解答的問題牢記在心,並將其付諸行動。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王子要成為國王,所以從現在開始,所有臣民都必須齊心地擁護王子,執行他所有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違抗他的旨意。漁夫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以打魚為生的人,他非常勤勞,可又很貪婪,他每天早早地去河裏打魚,天黑才回家。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樣,天剛亮就拖著魚網,向河邊走去。正走在橋上,突然看見河中有一條特大的魚,便暗自說:
“今天我可不去撒網了,我要想辦法捕到這條大魚,因為如果捕到它,相當於我幾天打漁的收獲,這樣,我也可以在家裏好好休息幾天了。”
他這樣想著,就急忙脫掉了衣服,跳到河中拚命地去追那條魚,一心想逮住它。
漁夫在河中奮力追趕,這樣過了不久,總算如願以償,抓住了那條大魚,可是當他抱著大魚準備上岸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到了河心,離河岸很遠很遠了,別說是抱著魚往回遊,就是獨自一人也難以遊上岸去。正在這時,河中起了風浪,眼看巨大的風浪就要淹沒他,這時如果他放走大魚,快速遊回河岸可能還有救。但可憐的漁夫不肯這麼做,舍不得拋掉這條罕見的大魚。他抱著大魚,漂浮在水中,任憑急流衝打著他,漸漸地漁夫被卷入漩渦中。湍急的漩渦像個巨大的怪獸纏繞著他,漁夫眼看將被淹沒,這時他才醒悟過來,死神將要取走他的靈魂。他拚命地吼道:
“救命啊,救命啊……”
河渠的監護人聞聲趕來,眼睜睜地看著他在死亡線上掙紮,無可奈何,對著漁夫大聲喊道:
“你已被卷入漩渦中了,沒有人能救得了你,你剛才下水的時候為什麼沒想到這些呢?”
漁夫在這危急關頭才完全清醒了,他懊悔萬分,難過地說:
“都是因為我貪欲這條大魚才落得如此下場,現在,我隻求你們快救我上岸去!”
此時,岸邊聞聲趕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聽了漁夫的話後,說道:
“這些都是你自找的,你每天在這裏打魚,應該早就知道那是死亡地帶。為什麼不早點扔掉手中的大魚,趕快遊回岸邊呢?事到如今,沒有人能夠幫你,隻能聽天由命了。”
漁夫聽了這話,徹底地絕望了,漸漸地喪失體力,雙手鬆開,那條大魚自由自在地遊走了,而他呢,被一個大浪吞沒,一命嗚呼了。
宰相講完“漁夫的故事”後,又接著對國王瓦爾德說:
“尊敬的國王陛下,我希望您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教訓,拋棄那些低級而卑賤的東西,重新振作起來,一心一意,治理國家,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樣一來,全國的臣民們一定會更加擁護和愛戴您。”
國王是個聰明人,聽宰相希馬斯這麼一說,就明白了他的來意,問道:
“你認為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陛下您龍體安康的話,明天就準許人們進宮來謁見,國王您趁此機會向大家表示歉意,再聽聽他們的稟報,了解一下百姓的疾苦。此外,您千萬別忘了在他們麵前許下勵精圖治的誓言,好叫他們放心。”
宰相希馬斯見國王有悔改之意,心裏十分高興。
“多虧您提醒,我還得好好感謝您呢!您的話非常正確,若是主願意,明天我就按您說話的去做。”
此時,宰相希馬斯見國王徹底回心轉意,就起身告辭,來到了候在宮外的朝臣們中間,將這次謁見國王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述說了一遍。
第二天一大早,國王瓦爾德容光煥發,一改以前惡習,親切地接見了前來覲見的朝臣們。按照宰相希馬斯的吩咐,向大家表示了歉意,並在眾臣麵前許下自己的諾言。決心做一個受人民擁護和愛戴的賢君,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幸福平安的生活。朝臣們聽了,欣喜萬分,紛紛下拜,高呼國王英明,他們所擔心的事一下子飛到九霄雲外去了,從國王的轉變中,他們看到了興國的希望,於是都興高采烈地各自回府去了。
這時,國王平時最寵愛、敬重的妃子來到國王麵前,她發現國王自從宰相希馬斯來過以後,整日愁眉苦臉,若有所思,不再像以前寵愛自己了,感到吃驚不已,問道:“主上,這兩天來您茶飯不思,一言不發難道生病了嗎?”
“不,我根本沒病,我是在回想過去,為什麼會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享樂上呢?我是一國之君,為什麼對國家大事和百姓疾苦不聞不問呢?這是天大的錯誤,不可饒恕的過錯!幸虧宰相及時提醒了我,才保住了我的江山。”
那個寵妃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毫不在意地說:
“陛下,您不必為此事而過分自責。我以為您對朝臣們太信任了,其實,他們的真正目的便是不讓您過舒心的日子;他們覲見您時所說的話使您陷入自我遣責的困境中,要您在替他們抵擋困難中縮短自己的壽命,讓困難吞食您的壽命,說白了,就是他們希望您早日死去,您要仔細想想,可別中了他們的圈套。不然,您就會因為別人的利益而喪命。”小孩和匪徒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夥以偷竊錢財為職業的人,他們個個都是頗有謀略的大漢。有一天,這些匪徒像往常一樣又出外尋找機會,準備偷盜,途經一個胡桃園,看到樹上掛著碩大的果實便起了邪念,互相商議準備將園中的果實全部據為已有。這時,正巧過來一個孩子,他們靈機一動,便決定利用他來實現他們的目標,他們對孩子說:
“小朋友,你看園裏的胡桃多好吃呀!跟我們一塊去果園摘胡桃吧,保證讓你吃個飽。”
孩子當然不知這是陰謀,高高興興地跟著他們進了胡桃園,隻見棵棵樹上果實累累,讓人直流口水。這時,其中一個匪徒提議說:
“這裏邊誰的體重最少!我們在下邊托著他,讓他在上麵摘胡桃。”
其實匪徒說這話的用意,當然顯而易見了,因為所有人當中沒有比小孩子更輕巧的了,於是大家推舉小孩擔當此重任。負責在上麵摘胡桃。匪徒們聚攏在樹下,把小孩子高高托起,正好能夠著胡桃,正當小孩伸手準備摘胡桃時,其中一個匪徒假裝關心地說:
“小朋友,你可不能隨意摘胡桃,萬一被主人發現,那就不好辦啦。”
小孩顯出十分為難的樣子,說道:“那怎麼辦呢?”
匪徒假裝用盡心思,想了好一會兒才說:
“不如這樣吧,你坐在樹中,使勁搖樹枝,胡桃肯定會自動掉下來,我們大夥在下邊撿胡桃,這樣一來,不是誰也沒有摘胡桃了嗎?等你下來之後,我們再分胡桃吃。”
其他匪徒也紛紛讚許這個辦法好,天真無知的小孩欣然同意了他們的想法,輕快地爬到樹上,攀著樹枝使勁地搖。胡桃像雨滴般地紛紛落到地上,匪徒們在下邊把胡桃撿到早已準備好的口袋裏。正在這時,果園主人突然出現在他們麵前,大聲喝道:
“大膽盜賊,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摘我的胡桃,簡直太放肆了。”
匪徒們急忙狡辯說:
“真主可以證明,我們沒摘果子!剛才從這裏經過,見這個小孩正坐在樹上,以為這果園是他家的,就向他要幾個胡桃吃。再說,我們根本就沒摘你的胡桃,這些都是這個小孩搖下來的,因此,這不能怪罪我們。”
主人聽了匪徒們的話,又責問小孩:
“小家夥,他們說的是真話嗎?”小孩聽了匪徒們的話,氣得小臉通紅,大聲辯解道:
“他們是幫騙子,事實應該是這樣的:我從園外走過,被他們拉了進來,說給我胡桃吃。他們讓我爬到樹上使勁地搖樹枝,使果子全都落到地上來,然後他們在下邊撿。我沒有罪,是他們讓我這麼幹的。”
“可是並沒有人強迫你爬到樹上搖晃樹枝,可見你還是存有貪欲心理的啊!好了,現在請你告訴我,你吃到胡桃了嗎?”
“小孩子,你真可憐呀!你知道嗎?你已經上當受騙了,你為了別人的利益而毀壞自身,讓自己去幹壞事。”
果園主人雖然知道這件事真正的罪犯應該是匪徒,但他又沒有什麼證據控告匪徒,便對他們說:
“我沒證據指控你們,你們快滾蛋吧!”
最後,果園主人把可憐的小孩子打了一頓。
寵妃講完“小孩和匪徒的故事”後,又接著說:
“您的宰相和朝臣們為了他們的利益而使您落入自己遣責的困境中,豈不是像匪徒們誘騙小孩子去偷胡桃嗎?陛下,你可不要像小孩那樣上當受騙啊!”
國王聽寵妃這麼一說,先前的決心又動搖了,說道:
“對呀,我上了他們的當,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會一直悶悶不樂下去。我要拋棄一切煩惱和憂愁,繼續過從前那樣快樂的生活,從現在起,我決不再見他們一麵。”
於是他又同妃子開始飲酒作樂到第二天清早,早把前日與宰相的許諾忘得一幹二淨。
第二天清晨,宰相、大臣和朝中的元老們早早地起床,高高興興地按約前去朝拜國王。可是到了宮門外後,看到宮門緊閉,這時他們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知道一定又出什麼意外了,過了好一會兒,宮中傳出國王變主意的消息。大家感到非常失望,對希馬斯說:
“尊貴的宰相啊!你看我們年幼的國王又在撒謊作孽了,像這樣下去,我們的國家遲早要毀在他的手裏。昨天才與你許下諾言,今天就反悔了,難道他不知道這樣做罪孽深重嗎?不過,我們對他還抱有一絲希望,請你再想辦法與他見一次麵,弄清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不然的話,今天的這件事足以證明國王的出爾反爾,他的品質真是惡劣到了極點了。”
宰相希馬斯心急如焚,他立即找到國王的貼身侍從,向他了解情況,才知是國王的寵妃從中作梗(zuò gěng),心裏氣憤極了,於是千方百計地來到國王麵前,恭恭敬敬地行過禮之後,說道:
“陛下,請恕我直言:如果陛下仍沉醉於過去的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對朝政不聞不問,那麼您的下場將同駱駝主人的遭遇一樣,您聽說過這個故事嗎?”
國王說:
“沒有,你講給我聽聽。”
“從前有一個人為了喝駝奶,專門飼養了一匹駱駝。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駝奶上,整天忙於品調駝奶的滋味,反而疏忽了對駱駝的照管,他經常忘了把駱駝的韁繩拴緊。終於有一天,正當這人專心致誌地擠奶時,駱駝發現自己的脖子沒有韁繩,拔腿就跑,一口氣跑到野外,一去不返。結果駱駝的主人不但沒有喝上奶,反而連駱駝也跑丟了。這件事說明,我們平日做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範,最終會落得一無所有。我認為國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平時多關心一點國家大事和人民疾苦,不能像駝主那樣最終落得一場空。
對一個人來說,他不能為了飽腹而成天守在廚房裏,同樣也不能為了性欲而成天守在女人身邊,如此聰明的國王難道連這一點都不明白嗎?真正的賢君應該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從不對飲食要求太高,能夠充饑解渴就可以了,在生活方麵,他也從不花費過多的時間,因為他知道每天24小時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來料理朝政。為使自己的智慧和健康保持最佳狀態,他每天在自己妃嬪那裏停留的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因為婦女畢竟讀書少,見識短,她們所說的話對國王不一定有利,他們所指引的,也不一定是正道。所以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有主見,不能在婦女麵前俯首聽命,受其支配。”商人和匪徒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十分富有的商人住在一座漂亮的小城裏,有一次,這個商人攜帶許多物品外出,準備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去做生意。他到達那座城市後,隨便租了一間房子住下。商人正往屋裏搬運貨物時,有一群匪徒剛好從這裏經過,他們見那些貨物能值好多錢,便在商人身上打主意了。
他們賊頭賊腦地在商人住所附近走來走去,企圖想尋找機會偷走貨物。可是商人小心謹慎,匪徒們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匪首是個有點心計的人,覺得再這樣等下去沒有好處,於是想出一個辦法來,決定先去接近那個商人,等取得他的信任之後再見機行事。匪首找了一套醫生的服裝換上,又挎上一個藥箱,裝扮成醫生出門行醫。他徑直到商人住所附近大聲叫喚開始行醫。一天,他挎著藥箱來到商人家裏,問道:
“先生,您需要看病嗎?”
商人此時正在吃飯,見有客人來,便熱情地招呼道:
“我不要看病,謝謝你,請坐下來和我一塊吃飯吧。”
匪首謝過商人之後,急忙坐在他的對麵,陪他一塊兒吃喝。他見商人胃口很好,便暗自慶幸道:“這下我可有辦法了。”於是他邊吃邊對商人說:
“我見商人為人善良,是個好人才說這些話的,請您原諒我的直言。實不相瞞,憑我多年的行醫經驗來看,您一定患有胃病,因為我見您飯量太大,吃得太多就會給腸胃增加負擔,引起病變。如果不趁早服藥治療,一旦耽誤了,恐怕有生命危險。”
商人根本不知匪首的用意,誠心誠意地說:
“我的身體非常健康,盡管我的飯量大,可是我的消化好,因此身體沒有一點病變。這要感謝主的保佑。”
“其實,這隻是表麵現象,我是一個醫生,行醫多年,因此可以看見你體內的確隱伏著病症。如果你相信我的話,就服藥治療吧。”狡猾的匪盜說得頭頭是道。
商人開始為自己的身體擔憂了,為難地說:
“我初到此地,人生地疏,到哪裏去尋找醫生治病呢?”
匪首一看商人已上鉤,心裏暗暗高興,而表麵卻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說道:
“其實能夠根治疾病的隻有仁慈的真主。不過我願意為你效勞,因為替病人治病是我們每個行醫者的神聖職責,這也是主賦予我們的權力。”
“那麼請你給我一些藥吃吧,也為了讓我早日除掉病症。”
匪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包藥交給商人,其實裏麵大多是蘆苔,匪首還假裝關心地說:
“一定要記住睡前服藥。”
商人把藥收起來,還說了些感激的話。當天睡覺前,他拿出藥來,一開始隻是少嚐了一點,覺得很難吃,但為了治病,他捏住鼻子,一口氣把藥粉全部吞了下去。這天夜裏,他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像往常一樣睡得安安穩穩。
第二天傍晚,匪徒又送來一包劑量更大的蘆苔藥粉,並且吩咐他要在睡前服用。睡覺前商人喝下了這包藥粉,半夜瀉肚子,但還可以忍受,因此對自己所服的藥沒產生懷疑。匪首眼見商人一次次地中計,心裏十分高興,覺得商人已經非常信任他了。狡猾的匪首便決定對商人下毒手。匪首將一包毒藥交給商人,並一再叮囑他要在睡覺前服下。可憐的商人對此一無所知,按照匪首的吩咐毫無顧忌地服下了毒藥,結果在夜裏大瀉不止,不僅肚子裏的食物被拉得一幹二淨,連腸胃都裂了,第二天清晨,商人便離開了人世。匪徒們衝進屋子,把商人的財貨全部搶走。
寵妃講完“商人和匪徒的故事”後,接著說:
“陛下,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您能從商人的身上吸取經驗教訓,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以免遭受殺身之禍。”
沒有主見的國王又被寵妃說動了,當即決定取消第二天的安排。
第二天清晨,宰相和其他大臣們又像上次那樣興高采烈地來到王宮門前,等待著國王召見進宮,滿以為這次一定能夠如願以償了,但是又像一盆涼水澆在他們的頭上,他們整整等了一個上午,始終沒有見國王出來接見他們。他們悲觀失望,沒有辦法,隻好又去找宰相希馬斯,說道:
“聰明的學者啊!你看這個小國王,簡直不知好歹,一次又一次地欺騙我們,我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按理說,我們應該推翻他的王位。另選一個英明的國王,隻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國家轉危為安,日益繁榮昌盛。不過看在先王的情麵上,我們不想這麼做,決定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所以大家又來麻煩你,希望你再次進宮說服國王,把我們的觀點轉告給他,我們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的過錯,全是因為看他父親的麵子,否則今天他就不能再坐在國王的寶座上了。
因為先王臨終時囑托我們,要我們好好輔佐小國王,現在看來,我們不能任其墮落下去。明天,我們就動員全城官員和百姓,帶著武器,攻破城堡的大門。如果他能如約出來接見我們,認真聽取我們的意見並給予我們明確的答複,那我們馬上就退出王宮,但如果他仍然聽取那個女人的意見,拒絕出來見我們,那我們就隻能兵刃相見,另立明主了。”
可憐的老宰相被朝臣們說得心焦似火,一夜之間頭發白了許多。第二天一早,他急急忙忙進宮去見國王,生氣地說道:“國王陛下,我有許多話要對您講,等我講完後任憑您怎麼處置。請恕我直言,您這些日子來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女人身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關心您的人,您這樣虛度光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現在您一反常態,把先前所具備的廉潔、公正、聰慧等優點全都丟在腦後。我真不明白,如此聰明之人為什麼一下子變得這樣庸俗愚蠢,竟被一個女人所左右?
從前,您非常信任我,大事小事都要和我商議,而現在您竟然回避我,這到底是誰在中間作梗呢?我們大家看在先王的情麵上,實在不忍心讓您如此糟蹋自己,曾經多次想方設法進宮勸諫您,希望您能夠反醒,走到正道上來。可萬萬沒有想到,您卻不珍惜主賦予您的一切。現在已到火燒眉毛的時候了,我不得不這麼做了,請您告訴我吧,到底是誰讓您視江山為兒戲,成天留連於酒色之中的?
您知道嗎?您的臣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國民,約好要衝進宮來殺死您,另立一個賢明的國王。您可不能輕視這件事,要知道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您好好想想,萬一他們衝進宮來,即使您幸存下來,也隻能流落異地,到那時還能談得上享受嗎?當然,您如果能夠保證自己的臣民們允許您過這種放蕩的生活,那就隨您的便吧!今天我說的話不好聽,但都是忠言,您自己要三思而後行。如果您還想保全性命,穩坐江山,那就應該當機立斷,痛改前非,並向您的臣民們表示歉意,隻有這樣,大家才能原諒您的過失,一心一意輔佐您治理好我們的國家。如果您還執迷不悟,重走以前的舊路,那下場就難以想像了。”狐狸和狼的故事
從前,有一群狐狸居住在大森林裏,他們經常全體出動,到森林中尋找食物。有一天,它們又像往常一樣成群結隊地到外邊去尋找食物,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具駱駝的屍體,大家欣喜若狂,說道:
“這下可找到美食了!這麼大的駱駝夠我們吃幾天了,大家也可以呆在家裏,品嚐駱駝肉了。”其中有一隻狐狸說:
“可是我們的群體太大,難免會在分吃駱駝肉時有分歧,這樣,體弱瘦小的狐狸就會被活活地餓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找一位非常有威信的同伴來幫我們分配食物,這樣大家就都能得到自己應有的一份駱駝肉。”
正在這時,恰好迎麵走來一隻狼。於是有隻狐狸提議說:
“既然這樣,我們就請這位狼先生給我們分吧。”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狼,最後還說:
“我們信任你才請你來的,希望你一定要公公正正地為我們分食,切不可有私心,造成我們內部自相殘殺的局麵。”
狼一口應諾,並下定決心一定要辦好這件事。第一天,狼還是盡職盡責地把足夠充饑的駱駝肉分給每一隻狐狸,並且非常公道。可到了第二天,狼就起了邪心,心裏想:
“這些無能之輩,連個駱駝肉都不會分,還想公公道道地吃駱駝肉,真是異想天開。我不能把肉都分給它們,留著自己享用,我看它們也奈何不了我。”狼這麼想著,也就這樣做了,把剩下的駱駝肉全部據為已有,獨自享受這些美食。
第二天早晨,一群狐狸不約而同地來到狼的住所,對它說:
“狼啊!我們的駱駝肉還沒吃完,請把今天的食物分給我們吧!”
狼一反常態,生氣地說:
“剩下的駱駝肉已經不多了,根本不夠分,你們還是另外去找食物吧!”
“我希望陛下聽取我的忠言,重新走到正道上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王瓦爾德被宰相的這番話所感動,決心痛改前非,於是對宰相希馬斯說:
“你的話我已聽明白了,句句都是為我好,我要改邪歸正,重新振作起來,今天你先回去吧,明天我就謁見朝臣們,決不再蒙騙他們。”
宰相希馬斯憂心忡忡地離開王宮,把國王的話轉述給各位朝臣。朝臣們滿心歡喜地各自回家,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
然而事情總是不那麼順利,宰相希馬斯三次進宮的消息不脛而走,馬上傳到了國王寵妃的耳朵裏,並且她很快就知道國王再接見臣民的決定,便忙不迭地去見國王,從中挑撥道:
“國王陛下,我真不明白你為什麼對您的奴婢這麼順從,現在您還未清醒,您的宰相和大臣們這樣做別有用意,他們是想把您控製在他們的手掌之中,然後奪取您的王位。以我之見,您不要過分信任您的朝臣們,不然的話對您有百害而無一利。
您為人善良,心腸又軟,您的臣民們正是抓住了您的這一弱點,才三番五次地來勸您,一次次地誘您上當,他們這樣做難道不是欺君犯上嗎?作為一個臣仆,對自己的主人應該百依百順,而他們卻一次比一次厲害,竟然用大話來威脅您,很明顯他們是得寸進尺,不把國王您放在眼裏,如果您不早點覺醒,就會上當受騙。如果您聽取我的勸諫,就不要過分地抬高您的臣民們,千萬別聽他們的讒言。”牧人和匪徒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牧人非常愛惜自己所養的羊。他常常要到野外去牧羊,為了防止自己的羊被野獸叼走或被強盜搶走,他想出了許出保護羊群的辦法。一天晚上,一個匪徒想偷走牧人的羊,但總是沒有機會下手,因為牧羊人對自己的羊群看護得特別嚴。那個匪徒一直在羊群附近轉悠了一夜,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到了白天,牧人更加小心謹慎,匪徒連根羊毛也沒摸到。這樣一直持續了幾天,匪徒實在沒有精力再等下去了,就想出一個鬼主意來,他決定先上山打死一頭獅子,剝下獅皮,然後用茅草填滿獅皮,把它扔到一個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一切都辦好之後,就去找牧人,對他說:
“朋友啊!有頭獅子讓我到這裏來取它的晚餐。”
牧人害怕地問:
“獅子在哪裏?”
“瞧,就在對麵的山坡上,你一抬頭就可看到。”
牧人抬頭一望,正好看到那張塞滿茅草的獅子皮,以為是一隻活著的獅子,驚恐萬分,忙對匪徒說:
“你快牽幾隻羊給它做晚餐吧,隻要它不來騷擾我的羊群,我就心滿意足了。”
匪徒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幾隻羊,牧人對他的詭計從沒有懷疑和反抗過,因而匪徒變本加利,一次又一次地以獅子的名義來威脅牧人,向他索取羊,最後,大批的羊群被可惡的匪徒騙走了。
寵妃講了“牧人和匪徒的故事”後,又在國王麵前說了些不堪入耳的話,從中挑撥國王與相臣們的關係,並且還假裝非常關心的樣子,對國王說:
“陛下,您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吸取教訓,千萬不要重演牧人的悲劇,白白地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要知道您的大臣正是利用了您仁慈和善良的特點,才三番五次地進宮來勸諫您,我看,您要想快快樂樂地享受生活,就應該殺掉這些攔路石,這樣才能使您前麵的大道順暢無阻。”
可憐的國王又一次敗在女人之手,聽信了她的讒言,決定取消第二天接見朝臣的想法,留在宮中陪寵妃玩樂。
國王再次受騙
第二天清晨,宰相、大臣們又像前兩次一樣早早地守候在宮門外,等待國王接見他們,然而宮門始終緊閉,絕望之餘,大家接照事先所說的那樣,攜帶著武器成群結隊地前往王宮,決心推翻這個貪色的昏君,另立別人為王。他們來到宮門前,幾次想衝殺進去,可由於士兵看守很嚴,始終沒能進去,便讓人們搬來幹柴,準備火燒宮門。士兵們一看形勢不妙,便急忙跑到後宮,向國王稟報情況,說道:
“陛下,大事不好,那些朝臣們帶領全城百姓來圍攻城門,還嚷著要殺死您,另立國王。我們死守宮門,可他們又派人搬來幹柴要燒毀城門,您快想想辦法吧!”
國王瓦爾德聽了士兵的報告,嚇得驚慌失措,呆呆地坐在寶座上自言自語道:
“我要遭大難了。”
此時,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寵妃,忙命人喚來,對她說:
“宰相希馬斯所說的全都是事實,現在那些朝臣們帶領百姓守在城門外,嚷著要殺死我,另立一個賢明的君主,由於管門的士兵嚴守宮門,他們進不來,就搬來許多幹柴,說要火燒王宮,將我們活活燒死。事情已到燃眉之急,你快想想辦法吧!”
寵妃焉然一笑,毫不在意地說:
“陛下不要慌張,他們這些卑賤的下人沒什麼本事,很好對付。”
國王一聽這話,心裏才稍微平靜一些,說道:
“你快說吧,我該如何辦呢?”
寵妃胸有成竹地說:
“事已至此,我們也不能太軟弱,要給他們點厲害看看。今天你先躺在床上裝病,然後派人去請宰相希馬斯,等他進來,你對他說:‘今天我身體不舒服,沒有過去接見臣民們,請你告訴他們,明天我一定接見他們,聽取大家的忠言,滿足他們的願望,從今以後,一定好好治理國家,請你代我向大家道歉,請求大家原諒。’等到明天早晨,你先從先王的侍衛中選出十個精明強悍的仆人,並且使他們對您忠心耿耿,讓他們對主起誓,一定服從您的命令,並保證不泄漏秘密。
你讓他們在明天接見臣民時,全都守在你的身邊,然後讓那些臣民們按照官職的大小一個一個地站到你麵前,你便吩咐那十個仆人把他們統統殺掉。這樣一來,他們便不敢再製造動亂了。俗話說擒賊先擒王,這裏宰相希馬斯的官職最大,你一定要先把他的頭砍下來,再殺死其他逆賊們。凡是有點權威、又違抗過你命令的人都要殺死,一個也不能留下,否則後患無窮。這樣你就可以穩穩地坐在寶座上,盡情地享受安逸的生活了。”
國王瓦爾德聽後覺得此法確實可行,說道:
“王妃,你聰慧過人,是我的賢內助,你的主意很好,我們就這樣辦。”
於是國王瓦爾德開始為寵妃的毒辣計劃作準備,他躺在床上裝出軟弱無力的樣子,然後派人到宮門外去請宰相希馬斯。待宰相希馬斯來到跟前,國王有氣無力地對他說:
“敬愛的宰相啊,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已徹底覺醒,本來打算今天在宮中接見朝臣們。可你看我這樣子,連爬都爬不起來,怎麼去和大家見麵呢?你回去告訴大家,我並不是有意愚弄他們,而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才推遲與他們見麵的時間。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怪罪他們這麼做,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原諒我,接受我的道歉。我一定會聽取大家的意見,為百姓辦些實事,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我召你進宮主要目的是讓你和大家解釋一下,消除我們之間的誤會,你放心,我一定和先父一樣,做一個好國王。如果主保佑的話,我的身體明日就會康複,明天一早我就接見每一位臣民。”
可憐的宰相又一次被國王的花言巧語所蒙騙,還以為自己錯怪了國王,心裏感到十分內疚,對國王深表歉意,並祈禱國王早日康複,然後才匆匆離去。他一走出王宮,就來到朝臣們麵前,把國王對他講的一番話告訴了眾朝臣,並叮囑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再到王宮外等候。眾朝臣當然也受了國王的蒙騙,因為宰相在他們心中的威望很高,他們非常信任宰相,因此對此也沒懷疑,高高興興地結伴而歸,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鬆雞和烏龜的故事
在遙遠的過去,一個小島上住著一群烏龜。小島環境優雅,綠樹成林,果實累累,溪水流淌,非常適合烏龜生存。一群烏龜在島上過著安心舒適的生活。有一天,一隻鬆雞長途飛行,感到十分疲倦,便停在林中歇息。它看見烏龜的家非常漂亮,就在附近停下來。不一會兒,烏龜們從四麵八方覓食歸來,看到鬆雞美麗的羽毛,非常喜歡,紛紛讚歎造物主竟造出如此漂亮的鬆雞,它們對鬆雞產生了愛慕之情,便爭先恐後地對它表達愛意,一再挽留鬆雞。對它說:
“可愛的鬆雞,你是飛禽中最漂亮的,我們都非常喜歡你,希望你能留下來,我們願做你的奴仆,熱情周到地服侍你。”
鬆雞見大家真心誠意地邀請自己,便決定留下來,同烏龜們一起生活。從此鬆雞白天飛出去覓食,到處遊玩,不論路途多遠,晚上總要飛回烏龜的家中,和烏龜們一起過夜,時間長了大家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生活得十分愉快。
鬆雞早出晚歸,白天飛到林外,自由自在地遊玩,晚上飛回來,受到烏龜們的照顧,過著安逸的生活。又過了一段時間,烏龜們與鬆雞產生了濃厚的感情,一時一刻都不願意離開鬆雞,每次鬆雞外出,它們就感到孤單、寂寞,並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可是鬆雞仍然同以往一樣,每天早早就飛到島外遊玩去了,直到天黑才回來。鬆雞一飛走,烏龜們就覺得孤獨、無聊、生活沒有情趣。有的烏龜說:
“我們如此鍾愛這隻鬆雞,把它看作自己人一樣對待,一刻都不願意離開它,可它每天早晨很早飛出去,很晚才回來,真讓我們難以忍受。”
一隻烏龜提議說:
“我們應該讓鬆雞白天也留下來,和我們一起玩耍。”
其餘的烏龜拍手叫好,異口同聲地說:
“這個辦法太好了,你快想辦法讓它白天也留下吧!”
那天晚上,鬆雞又像往常一樣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島外飛回,悠閑地坐在它們中間。那個建議讓鬆雞白天也留下來的烏龜來到鬆雞麵前,對它說:
“美麗的鬆雞呀,你知道嗎?我們都深深地愛著你,在我們的心中,你和真主占據同樣位置。這麼長時間以來,我們相親相愛,彼此互相依賴,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對我們來說,再沒有比我們在一起更快樂的日子了。每天早晨我們互相道別時,我們這群烏龜都覺得好像要大難臨頭似的。苦苦地期盼著夜晚的來臨,渴望你能早點歸來。”
鬆雞說:
“其實,我也非常喜愛你們,白天在外時,我心裏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你們,甚至比你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許你們很難想象到我每天離開你們時要下多大的決心,我也很想舒舒服服地呆在家裏,整日和大家廝守在一起,盡情地玩耍。但因為我是飛禽,長著一雙會飛的翅膀,因此注定我每天要四處奔波,不可能總是和你們呆在家裏,希望你們能夠體諒我的難處。”
“你說的確實是事實,不過我以為絕大多數飛禽生活得很不安定,成天在外勞累奔波,四處跋涉,承受著風吹日曬,然而所得到的隻是什麼呢?最多也隻不過是填飽肚子而已。我們活在世上,就是為了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偉大的主既然讓我們彼此相愛,相依為命,那我們就應該珍惜主的恩賜,永不分離。每天你飛出覓食遊玩之時,我們在家中為你提心吊膽,生怕你出意外,再也回不來了。”
“你說得對,我也曾經想過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是我的天性讓我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知你是否願意這麼做?”
“你快說,是什麼辦法呀?”
“我建議你幹脆把翅膀上的羽毛拔掉,這樣你就再也飛不起來了,可以舒舒服服地生活在我們中間,再也不用飛出去覓食了。我們住在這座樹林茂密、果實累累的島上,共同享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豐富的食物,這該有多好啊!”
本來就想過安逸生活的鬆雞被烏龜的一席話打動了,忍痛拔掉自己的心愛羽毛,不再飛出去覓食了。鬆雞生活在烏龜的家中,依靠烏龜過日子,不愁吃,不愁喝,整天和烏龜們一起嬉戲遊樂,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可是好景不長,正當鬆雞和烏龜陶醉在共同營造的美滿舒適的生活時,有一隻鼬鼠偶爾從它們的家門前經過,見鬆雞禿著兩隻翅膀,感到十分好奇,向烏龜們打聽其中的原由,老實巴交的烏龜把真實情況全部告訴了鼬鼠,鼬鼠聽後欣喜萬分,暗自說道:
“偉大的主給我送來一份美餐,這真是太好了。”於是它站到鬆雞麵前,抓住它就要吃。可憐的鬆雞毫無抵抗能力,它本能地撲翅想飛走,可是怎麼也飛不起來,它向站在一旁的烏龜們呼救。可是烏龜們都被眼前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嚇得縮成一團,沒有一個敢站出來去營救自己鍾愛的鬆雞,鼬鼠看到這種情形,得寸進尺,毫無顧忌地撕扯鬆雞的肉,而烏龜們隻能遠遠地躲在一旁傷心地落淚。鬆雞失望地問:
“你們除了哭泣外,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親愛的鬆雞,你要明白我們在鼬鼠麵前是無能為力的。”
鬆雞一聽這話,徹底絕望了,這時它才明白自己犯下了大錯,可是已經無法挽回了。最後它哭泣著對烏龜們說:
“你們不要難過,我一點都不怪你們,隻怪我自己貪圖享樂,把賴以飛翔的羽毛拔掉了。”說完就被鼬鼠咬死了。
國王瓦爾德講完了“鬆雞和烏龜的故事”後,又接著對嬪妃們說:
“現在的我就好像那隻拔掉羽毛的鬆雞,毫無抵抗能力,可我並不怪你們,隻能怪我自己,這是主對我的懲罰。可我很清楚,正是由於你們這些女人的引誘,才使我們的老祖宗亞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以致被逐出伊甸園。現在我又重演了亞當的悲劇,將要交出我的國家。現在回想起來,他們當初那樣做都是為了我好,事已至此,後悔也沒什麼用,隻能祈求偉大的主看在我真心悔改的分上,派人來指引我、拯救我,使我擺脫困境。”巧遇小希馬斯
國王瓦爾德悔恨交加,淚水沾濕了衣襟,此時他是多麼想念那些曾經為他出謀劃策的賢臣們啊!他痛哭道:
“我的賢臣呀!快到我身邊來呀,哪怕隻有一刻鍾也好,讓我有機會向你們認罪、道歉,聽我訴我目前所處的困境,我情願用我的生命換來這一刻鍾。”
說完他獨自回到臥室,坐臥不安,天黑以後,他決定出外走走,散散心。於是他脫掉宮服,換上一套普通百姓的衣服,喬裝打扮一番,然後悄悄地溜出王宮,進行暗訪,希望能從老百姓的口中得到一點啟發,幫助他擺脫困境。當他經過一條小巷時,忽然看見兩個約有12歲的小孩子正在那裏聊天,兩人談得十分投機,沒有注意到國王的到來。國王悄悄地走到他們的身後,偷聽他倆的談話。其中一個小孩子說:
“喂,我告訴你一件奇怪的事情,昨天父親對我說:
我們家的莊稼因為久旱不雨,還不到成熟時節就枯萎、幹死了;城裏也發生種種災禍,聽說這是因為我們的國王觸怒主,他才將災禍降臨於我們的國家,以示懲罰。”
另一孩子說:
“這算得了什麼,城中最近發生了更大的災禍。”
“那是什麼呢?”
“據我父親生前的一個朋友說,我們的國王將他的宰相和文武朝臣全部殺死。其實他們根本沒有犯罪,隻是因為國王本人貪色,整天和宮裏嬪妃們鬼混在一起,不理朝政,宰相和朝臣們為了挽救他,極力勸諫,可國王不思悔改,聽了女人們的讒言,竟殘害忠良,就連做過兩任宰相、為他獻計獻策的希馬斯都被殺死了。國王屠殺無辜,罪孽深重,因此公正無私的主一定會懲罰他的。”
“人都已死了,主能把國王怎麼樣呢?”
“聽說主將派印地艾格薩國王討伐我國。今天印地艾格薩國人派信使送給我們國王一封信,把他說得一無是處,並且還命令他替印地艾格薩國王在海中建築一幢堅固的宮殿,以便以後避難,如果敢違抗命令,他將派宰相白迪爾帶領十二個騎兵營攻打我國,奪取國王的寶座。最可怕的是,他們還揚言,如果我們的國王不服從命令,就將我國的男人們全部殺死,然後再把國王本人和我國的婦女擄去作為戰利品。印地艾格薩國王讓我們國王三天之內答複,讓他們的信使帶回回信。哎,這下我們的國王可慘了,因為那個印地艾格薩國王勇猛無比,而且國內人口眾多,國家強大。如果我們的國王沒有能力阻止敵人進攻,那麼我們老百姓也會跟著遭殃,我們就會淪為印地艾格薩國的俘虜,我們的父兄將被殺害,這真是件可怕的事情!”
國王瓦爾德聽了兩個小孩子的談話,羞得無地自容,又驚又怕,暗自思忖道:
“這個小孩怎麼知道這麼多事情?印地艾格薩國王派人送來的信,一直在宮中收藏著,沒有人知道信中的內容,這個小孩是怎麼知道的呢?或許是真主派他來幫我擺脫困境的,我要過去和他談一談,希望能從孩子那裏得到解脫。”
於是,國王瓦爾德走到兩個孩子的跟前,和藹地說:
“孩子們,剛才我走到這裏,聽到你倆的談話,你們所談到的那些事都是真的嗎?我隻知道他殘害忠良,弄得人心惶惶,這些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可是有關印地艾格薩國王寫信的事我還沒聽說過: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我是從古聖賢的判斷中推知的。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瞞過英明的主。而作為亞當的後裔,其中有人具備某種靈感,他能知道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然後再將其中的隱秘告訴別人。”
“孩子,你很聰明,我看你一定有辦法幫助我們的國王擺脫困境,拯救我們的國家。”
“是的,其實辦法很簡單。如果國王派人來找我,求我給他出謀劃策,我一定能夠讓他穩坐江山。”
“可是國王又怎麼會發現你,向你求救呢?”
“聽說他正在尋找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幫助解圍。如果他派人來找我的話,為了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我一定去見他,為他出謀劃策。但是我要求國王必須答應我的條件,這就是國王必須改邪歸正,像剛上任時那樣一心一意地治理國家,徹底結束荒淫無度的生活。假如他仍然沉溺於酒色,聽信嬪妃們的讒言,那我隻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國家淪為敵國之手。我可不像宰相和朝巨們那樣,毫不顧慮地去見國王,最後白白地死在他的刀下,那不是會貽笑大方嗎?”
國王瓦爾德聽了小孩的這番話,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這個小孩確實不簡單,他不僅十分了解自己,而且還對國家社稷的安危表現出異常的關注。瓦爾德確信這個孩子是真主派來解救他以及他的國家的人,於是追問道:
“你的家在哪裏?”
孩子指著他家的方向說:
“就在那裏,很容易找到的。”國王瓦爾德記下了那所房子的地址後,便回宮去了。國王求救於小孩
國王瓦爾德回宮後,心情格外愉快,心想:“我和我的國家終於有救了。”他這心裏一高興,食欲大增,於是吩咐仆人端來可口的飯菜,獨自吃起來,再也不理那些嬪妃們了。吃飽後,他默默地讚頌主、感謝主饒恕他的過失,派人來幫助他、解救他。讚美完主之後,他又虔誠地懺悔,向主許下自己的諾言,今後一定要勤於禮拜,長齋戒,以表示自己痛改前非的決心。最後他才派自己的貼身侍衛去請那個小孩,告訴他小孩的住址,要他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小孩請進宮來,千萬不要對他有不尊的行為。貼身侍衛按照國王的吩咐,徑直來到小孩家裏,心平氣和地對他說:
“國王派我來請你進宮,他想和你商量件事情,之後我一定把你平安送回家中。”
“國王找一個小孩商量事情,豈不讓人笑掉大牙嗎?”小孩十分沉著地說:
“國王現在哪還顧得上這些,你快進宮去見他吧,他是真心誠意的!”
“既然是國王的命令,那我作為奴仆隻能服從了。”
孩子說完便大搖大擺地跟著侍衛來到宮中,直接謁見國王。孩子從容不迫地來到國王麵前,畢恭畢敬地向國王行禮,跪在地上替國王祈禱一番,接著又不慌不忙地站起來向國王問好。國王也非常尊重這小孩子,賜小孩上坐,然後才與他交談起來,問道:
“你知道昨天晚上與你一起交談的那個人是誰嗎?”
“知道。”小孩回答得幹脆利索。
“那他到底是誰呢?”國王感到十分好奇,連忙追問道。
“這個人現在正和我談話呢!”孩子毫不畏懼,大膽地回答道。
“親愛的孩子,你真聰明。讚美主把你送到我的身邊來。”
國王對孩子的機智與勇敢讚歎不已,立即吩咐禦廚準備好可口的飯菜,和小孩同桌吃起來,親切地和他交談。等兩人吃飽喝足後,國王開始談正題了,他嚴肅地說:
“親愛的孩子,我想你心裏明白我為什麼要請你進宮。昨天晚上,你對我說你有辦法對付印地艾格薩國王,那到底是什麼辦法呢?現在我已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了,我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請你看在全國百姓的麵子上幫幫我吧,為了報答你,我將任命你為宰相,享受上朝時第一對我說話的特權。我認為你會成為一個很稱職的宰相。從今以後,不論大事小事,我都按你的意見去辦,而且會重賞你的。”
小孩聽了這番話,有些不高興,說道:
“陛下,你應該明白,我替你出謀劃策並不是為了高官厚祿,也不是為了你的賞賜,而是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既然你這樣認為,你就將你的賞賜留給你的妻妾們吧,你去和指使你殺害先父希馬斯的人商量對付印地艾格薩國王的辦法吧!”
國王對小孩的話語大為吃驚,頓時感到無地自容,其實他心中早已這樣猜測過,於是他慚愧地說:
“孩子,在你父親的這件事上,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希望你能原諒我一時糊塗而造成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