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五月天山雪水來,城門橋下響如雷。南衢北巷零星甚,卻倩河流界畫開(四月以後即引水入城,街巷皆滿,入家間作曲池以蓄之,至八九月始涸)。

先世父蓮舫公《伊江雜詩》十六首(錄九首):浩浩伊江水,春來浪拍天。南山插雲裏,北岸近城邊。沃土原宜穀,疏流可溉田。豈煩權子母,多費水衡錢(伊犁水土肥美,雪山春融,泉流甚旺,若築壩分渠,開墾無數,何必河工歲修款算生息也)。

義烈媲睢陽,英風鎮異方。三朝膺錢券,兩代瀝忠腸。碧血山河壯,丹霄日月光。輝煌天語渥,讀罷淚沾裳(紮義烈公乾隆年間在葉爾羌殉難,褒封世襲罔替。公子保寧諡文端公,孫慶祥字雲嶠,兩世鎮守伊犁,有政績。慶公帥於道光丙戌,在噶什喀爾殉難。天語褒嘉,恤典尤重)。

雪海冰山路,開疆賴伏波。鷹聲偏善引,(見《西域聞見錄》。)馬骨卻憐多。唯有天垂險,能教地不頗,南方資保障,改道究如何(冰嶺,神山也,從不傷人,但馬匹倒斃太甚耳。近年屢有改道之議,究未知於險易如何耳)?

承平五十載,耕鑿六千家。回紇常棲寺,汾陽此建牙。獨將苛政去,尤沐聖恩加。繩武推英嗣,勳名詎有涯(阿文成公移回民六千戶於伊犁,另築回城,立廟曰金頂寺,以棲之。每歲交糧十萬石,以供軍食。服教畏神,至今不輟。丁亥,公之曾孫容靜止參帥到任,革除弊政,撫恤無微不至)。

草澤浩無邊,山環大海圓。駐師李廣利,留碣漢張騫。路可移瓜戍,川敷引馬泉。巡防兩無礙,經畫仰前賢(伊犁西南卡倫外曰那林河草地,有大海,萬山圍繞,距喀什噶爾千餘裏。向例伊犁派赴喀城換防兵三百名,因冰嶺行走甚難,奏改由此路緣海沿行至喀城,經行外夷哈薩克、布魯特地麵,寓巡邊於換防之中,立法最善。近因軍務,停止兩手矣。相傳海沿有張騫碑一座。又案:哈薩克即漢之大宛也。浚師按:霍罕是漢大宛觀《陳湯傳》可見。哈薩克是唐突厥王庭,即康居地也)。

有鳥能知氣,飛從兩地分。冬來同白雪,春至似烏雲。星月還棲樹,風霜自樂群。防邊依聖世,真不愧鴉軍(十月白鴉自南路飛來,烏鴉換去。春二月亦然,名曰換班)。

惡濕偏宜燥,孤高性獨成。托根從石骨,結縷掛雕楹。野燒不須畏,春風應有情。愛居下流者,汙辱總偷生(草名濕死幹活,人家從石上采來,係於窗戶間,開花頗好)。

爾豈通黃教,偏將禍福興。圓身工宛轉,捷足任騫騰。愛極稱如父,清修或偶僧。關門未許入,砂磧竟何能(八叉蟲如土蜘蛛,長腳善走,齧人便死。見之者用黃紙收裹,送入廟中。亦有呼為八爺者。外夷人見之,臥於地上,任其行走,以為祈福,如見喇麻一樣。關門外到處有之,一入關門,絕不見矣。紀文達公《濼陽消夏錄》言:“乾隆中京師相驚以蟲,圓形相示,然究未見蟲也。逮至烏魯木齊,見所謂八蠟蟲,乃即昔所圖者。每逐人。巽之以水,則伏而不動。亟嚼茜草根敷傷口即愈,遲則不救。南路每移文北路,取茜草以備秋獲者救急。”蓋即此蟲也)。

安得趙充國,邊屯盡力籌。稼通秋塞迥,水引雪山流。烽燧雖雲息,倉箱尚可憂。荒垣多曠土,使者亟須謀。

《登天仙絕頂》:匹馬西來萬裏遊,飄飄心跡似輕鷗。才探蒲海千尋浪,又度陰山五月秋。星落天中半天外,水穿沙底挾沙流。停車東望頻搔首,漫學題詩付上頭。

拔地蒼鬆幾萬重,涼飆吹到白雲峰。登臨欲放乾坤眼,得句能消鬼胸。石有靈碑奠風雨,山留古雪守蛟龍。何當盡挽西流水,開遍沙場好力農。

林文忠公(則徐)《出嘉峪關》四首(錄一首):一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棄人去誰能識,投筆功成老亦還。奪得胭脂顏色淡,唱殘楊柳鬢毛斑。我來別有征途感,不為衰齡盼賜環。

《塞外絕句》十首(錄六首):裨海環成大九州,乎生欲策六鼇遊。短衣攜得西涼笛,吹徹龍沙萬裏秋。

雄關樓閣倚雲開,駐馬邊牆首重回。風雨滿城人出塞(重陽前一日出關)。黃花真笑逐臣來(“黃花笑逐臣”,太白流夜郎句也)。

路出郵亭驛鐸鳴,健兒三五道旁迎。誰知不是高軒過,阮籍如今亦步兵。

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