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居裏夫人(1 / 3)

戰爭中的居裏夫人

1914年7月30日,居裏夫人盼望已久的鐳研究所終於全部峻工了。她和德比爾納兩人懷著複雜的心情巡視了她的新王國。幾年來夢寐以求的實驗室倒是建成了,但一場荒謬絕倫的戰爭卻即將爆發。居裏夫人不願相信人類相互殘殺的戰爭真的會爆發,但殘酷的事實卻毫不留情地粉碎了她的期望和夢想。

20世紀初葉,以英、法、俄為一方的協約國,和以德、奧、意為核心的同盟國,在爭奪商品市場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中,矛盾日趨激烈。1914年6月28日,這正是居裏夫人的鐳研究所開始啟動的前兩天,發生了在塞爾維亞薩拉熱窩謀殺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的事件,這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了。

原來巴黎人還天真地揣度法國不會卷入戰爭,但8月3日,這個夢想也被徹底地擊破了。接著是總動員令。奇怪的是,巴黎人似乎像在狂歡節中接受這一動員令似的,沒有人想到流血、化膿、殘廢、死亡、寡婦、孤兒、斷壁殘垣……有的隻是錦旗招展、節日般的歡樂和親人臨別前的豪言壯語。作戰的雙方都相信聖誕節以前就會結束戰爭,然後凱旋歸來。那時,走向戰場的親人將在胸前帶滿勳章,載譽而歸,成為法國的英雄!

當然,這種童話般的幻想僅得益於政治家們那如簧之舌和如椽之筆宣傳的結果。人們很快嚐到了戰爭帶來的一切最可怕的惡果!

居裏夫人周圍的科學家,除了老弱病殘以外,都走上了前線。佩蘭成了工兵軍官,德比爾納、朗之萬、她的侄子和實驗室的小夥子們以及許多大學生們,都走了!

居裏夫人也不能再繼續研究下去了,她想,當人們都上前線的時候,她也應該為法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很快為自己找到了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她發現軍隊醫院和各戰地醫療隊非常缺乏X光機,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外科手術的準確性和拖延及時進行外科手術的時間,而這種延誤會大量增加軍人的死亡率。

居裏夫人立即決定由她出麵組織一個車隊,車上將裝備有X光機和受過訓練的技術人員,由他們在戰場上及時為傷員進行透視檢查,以保證外科醫生及時而準確的手術。

她向陸軍部有關部門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盡管她做了許多解釋,陸軍部門仍然感到困難太多:

“哪兒有那麼多的X光機?這得花多少錢哪。還有技術人員……”

“可這是為了挽救軍人的命呀!難道不應該花這筆錢嗎?難道……”要求沒有得到批準,居裏夫人那百折不撓的勁頭又來了。她把目光轉向慈善家們,他們中間有的人很富有,也不乏有品格高尚的人。經過她的多方呼籲,雖然不少人吝嗇得一毛不拔,但她總算弄到了許多捐贈的汽車和資金。然後她在每台汽車上裝備一台小發電機,一台手提X光機,必要的照相器材,並配備一名醫生、一名助手和一名司機。

1914年11月1日,即開戰後的第三個月,居裏夫人裝備的20多輛戰地透視車終於駛向了戰場。這時,戰場上已經死去了30多萬人,還有30多萬人受傷急需治療。

居裏夫人這時已經是47歲的人了,身體一直很不好,但現在她的精力卻讓許多身強力壯的軍人都吃驚。見到她的人,都會想到這是一位像“火”一樣熱情、剛強的女性。她自己很快學會了開汽車,她常常自己開著那灰色的、側麵塗有一個大大紅色“十”宇的透視車在戰場上日夜奔馳。許多傷員在及時的透視後,得到了準確的手術治療,從而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死亡。誰也不會想到,這位渾身是汗和泥的婦女,竟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傑出科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