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對金星的長期觀測和實際探測,科學家們公認,金星的自轉軸幾乎垂直於它的軌道平麵,南北極的方向相反,像是倒立著的。金星是太陽係中唯一的從東向西逆向自轉的大行星。如果站在金星上揭開雲層看太陽,就會發現太陽從西方升起,向東方落下去。金星的自轉周期是243天。金星的公轉和自轉兩種運動組合起來,金星上的一晝夜就為117天。這就是說,每隔117天太陽才能從西方上升一次。金星上一個白天,相當於地球上的58天半。在一個金星年中,太陽隻有兩次西升和東落。

在金星上空,有一層大氣包圍著。這層大氣和地球上空的大氣不同,金星的底層大氣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組成。在距金星表麵30~40千米的大氣中,有一層厚度達20~30千米的濃雲,遮滿了整個金星的上空,像是遮住了“維納斯”麵龐的麵紗,使人們看不到金星的表麵。而金星的上層大氣,主要由原子氧組成的。金星雲則是由含有大量濃硫酸、微量的鹽酸和氫氟酸的霧形成的。

金星的氣壓是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上海洋裏900米深處的壓力,即在1平方厘米的麵積上,要承受90千克的壓力,看來無論你有多麼堅硬的骨骼,都是無法忍受的。

金星上層的大氣,約以每秒100米的速度沿著與自轉相同的方向,環繞金星運動著,約每4晝夜繞金星轉1周。像這樣高速的風,在地球上隻有在狹窄的氣流中才能遇到。雲層被急速而複雜運動著的大氣拉成長條形。在金星的大氣中,有極為頻繁的閃電,有時在5分鍾內閃電多達100次。前蘇聯發射的“金星4號”行星探測器著陸後,還曾記錄到一個持續達15分鍾的大閃電。

金星濃厚的大氣和雲層,籠罩了整個金星,像是溫室一樣把熱量封閉住。所以,金星上的溫度很高,甚至高達465℃~485℃。這樣的高溫,足以使錫、鉛、鋅之類熔點低的金屬熔化。金星上也沒有晝夜和四季的變化,更沒有地區溫度的差別。但據行星際探測器探測得知,北極區反倒比赤道區熱40℃。看來,在金星的表麵,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地麵上的岩石都是灼熱滾燙的,而且在金星的表麵沒有找到一滴水。

對於金星的表麵情況,美國發射的“先驅者——金星1號”,用雷達裝置對金星表麵93%的地區進行了掃描觀測,根據所獲取的雷達數據,通過計算機加以處理,已繪製出了從南緯63°到北緯75°的金星表麵地形起伏圖。美國在1980年4月底公布了這幅圖。可以說,它是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第一張金星地圖,使我們看到了從來觀察不到的金星表麵。

金星的表麵較為平坦,不像月亮、水星那樣布滿了環形山。在大部分地區的表麵都覆蓋著一層不超過1米厚的“浮土”。金星上最大的高原比我國的青藏高原麵積還大2倍,還有一座主峰達11278米的高山聳立著。金星上沒有海洋,但科學家們為了確定金星表麵高原和山脈的“海拔”高度,選擇了一塊半徑為6050千米的平坦區域,把它當成假設的海平麵。在赤道區有一些像火山口那樣大而淺的圓形圈,還有一條從南向北穿過赤道的大溝穀,長達1200千米。

總之,金星上具有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沒有一滴水,而且非常缺氧,滿目荒涼,是一個死寂的世界。即使任何有機生命體能僥幸闖入金星,頃刻間也會在高度強溫下化成一縷青煙。所以它絕對不是人們所幻想過的“維納斯”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