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類對金星的探測

1982年3月初,前蘇聯發射的“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飛船,從離地球6600多萬千米的宇宙空間,先後向地球傳來了金星的彩色全景照片。經過對這些照片和其它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大大地豐富了人類對金星的認識。

“金星13號”飛船在行星際空間飛行了122天之後,於1982年3月1日到達金星。它的下降裝置穿過稠密的金星大氣層,在金星的南緯7度30分、經度303度的高原地區安全降落。4天之後,即1982年3月5日,“金星14號”把它的下降裝置降落在金星的南緯13度15分、經度310度9分的一個500米高地上,離“金星13號”下降裝置的著陸點有1000千米。這兩個裝置在金星表麵不同地區,按照統一計劃,對金星進行了比較全麵的考察。

由於金星世界是一個高溫度高壓的環境,“金星13號”下降裝置在金星上隻工作了2小時7分;“金星14號”下降裝置隻工作了1小時。但是,就在這短短的一兩個小時之內,兩個下降裝置對金星進行了一次綜合性的科學考察,拍攝了8張金星表麵的彩色全景圖像。這些從15米距離拍攝的照片上,可以分辨出金星表麵僅四五毫米大小的個別細部。下降裝置上的取土設備還鑽探了金星表麵,收集了1立方厘米的土壤樣品,在密封艙裏進行了化學分析。這兩個下降裝置得到的全景圖像和測量資料,全都先傳送到留在金星附近的“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飛船上,然後再由它們轉發回地球。

金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顆行星。它的亮度僅次於月亮。在太陽係裏,金星是一顆和地球很相象的行星,因此,有人把它叫做地球的“孿生姊妹”。它的大小、質量和密度都和地球很相近。它的周圍也包著一層濃密的大氣。金星還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在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離地球隻有4千萬千米。但是,由於金星周圍有一層灼熱濃密的大氣遮蓋著,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所以在地球上很難看清它的真麵目。

為了探索金星的奧秘,近20年來,人類已經向金星發射了20多個行星探測器。開始是讓探測器飛到金星附近,做近距離的考察和探測;接著就是從探測器發射下降裝置,在金星表麵著陸並進行實地考察。在“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探測金星之前,從1978年12月4日~12月25日的20多天時間裏,前蘇聯和美國就各有兩個下降裝置在金星表麵上著陸,對金星進行了現場考察。

對金星的現場考察揭開了遮蓋在金星表麵的大氣層的秘密。原來,金星大氣的組成和地球大氣有很大不同:地球大氣主要是由氮和氧等組成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金星大氣卻有97%是二氧化碳,還有少量的氮、氬及一氧化碳和水蒸氣。這層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的大氣,好像溫室的保護罩一樣,它隻讓太陽光的熱量射進去,不讓太陽光的熱量跑出來。因此,金星的表麵形成了一個高溫的環境。根據下降裝置的測量,“金星13號”著陸區的氣溫是457℃;“金星14號”著陸區的氣溫是465℃。由於金星周圍有這樣一層“溫室保護罩”,使得金星上的白天和夜晚溫差很小,基本上沒有晝夜、季節的差別。

“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的下降裝置在現場考察中,還發現金星大氣裏,含有惰性氣體氖的同位素和氙,並測定了氬、氖、氪、氙等四種惰性氣體同位素的比例。科學家認為,測定氬同位素的比例,有助於了解金星的演化情況和發展曆史。金星的大氣密度比地球上的大氣密度大5倍。金星上的氣壓也很高。經過測定,“金星13號”下降裝置著陸區的氣壓是89個大氣壓;“金星14號”下降裝置著陸區是舛個大氣壓。這樣大的壓力,相當於地球上海洋裏900米水深處所具有的壓力。在離金星表麵30千米到45千米的地方,有一層25千米厚的雲層,主要是由腐蝕力很強的、像霧一樣的硫酸組成的。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裏,生命顯然是沒有辦法生存的。因此,一些天文學家把金星叫作“太陽係裏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