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除了有條紋之外,更為令人不解的是木星赤道之南的大紅斑。這個大紅斑自1665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發現以來至今已存在300多年了,它長約20000多千米、寬11000千米呈卵形,可以容納兩個地球。粗看起來大紅斑也好像總是不變的,但是經過連續地觀測記錄可以發現大紅,斑的顏色總在不斷地變化著。有時顏色濃豔,有時又顯得暗淡,甚至有時隻能隱隱約約地看出它的輪廓來。細致地觀測發現大紅斑不但顏色在變化,而且它的大小和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最初發現這個大紅斑時它長約30000千米,300年來它曾逐漸地延伸為40000千米,後來又慢慢地縮小下來,至今已經縮短到隻有21000多千米了。在大紅斑改變大小和開頭的同時,它在木星上沿著經度方向漂移著。大紅斑在顏色、大小、形狀和位置上的不斷變化,說明它肯定不是一種固態的物體。科學家們經過分析研究,認為大紅斑是木星上的一個巨大的風暴!

伽利略使用他自製的望遠鏡觀測木星時,就發現了木星的衛星。1610年1月7日晚上伽利略把望遠鏡對準了木星,他看到有4顆小星排列在木星的赤道平麵內,它們是木星的衛星。木星有衛星,它們都沿著各自的軌道繞著木星旋轉。伽利略的這一發現,給哥白尼學說以有力的支持。在給木星衛星命名時,以希臘神話中人物命名的傳統又占了上風。4顆衛星被稱為:伊俄、歐羅巴、加尼默德和卡力斯托,她們都是天神宙斯愛過的美女。直到1892年人們一直認為木星隻有這4顆衛星,還是一位優秀的天文觀測者巴納德用大望遠鏡才發現了木星的第5顆衛星。那是1892年9月9日的晚上發現的,這個木衛五比以前發現的4顆衛星都小得多。人們給這個衛星起名為阿瑪爾菲亞,這是一隻母山羊的名字。瑞亞把她的小兒子宙斯藏在克裏特島的山洞中,由兩位仙女照管著。這兩個仙女每天都用母山羊阿瑪爾菲亞的奶喂著宙斯,如今它又到了宙斯的身旁。

1904年發現了木衛6,1905年到1951年用照相的方法接連發現了6顆直徑更小的衛星;到1974年發現了木衛13。這些衛星除了木衛5在木衛1的軌道以內,其它的衛星都在木衛4的外麵。木星衛星的形狀、大小都很不一樣,最大的衛星鬥徑達2000多千米,而小的衛星直徑僅有10幾千米,甚至隻有幾千米。

木星有眾多的衛星,它們像一個小家族。這些衛星都圍繞著它們的主宰——天神宙斯——那顆巨大的木星旋轉著。在這些衛星中隻有4顆伽利略衛星比較大,其餘都是直徑幾十千米的大石頭。木衛1、木衛2的大小和月亮不相上下,甚至木衛1比月亮還稍稍大些;而木衛3、木衛4則更大,不但月亮比不上,就連水星的個兒也比它們小。

“大胖子”木星

在九大行星中,木星是離太陽第5遠的行星。如果按體積和質量的大小來排列,那麼,木星應該坐第一把交椅。它是行星中的“巨人”。1300個地球捏合在一起才有它一個那麼大。它的質量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00多倍,是太陽係其它行星總質量的兩倍半。木星體積龐大,反射太陽光的能力很強。雖然它離太陽和地球都比火星遠得多,但是我們看起來它比火星亮。除了金星以外,木星就是天上最亮的星星了。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眾神之父——“尤皮特”的名字來稱呼它。

木星周圍有一層1000多千米厚的大氣。大氣成分主要是氫氣和氦氣,氫占82%,氦占17%;其它還有氨、甲烷、水蒸氣、乙炔、乙烷、磷化氫等等,加在一起隻占1%。在翻騰著的木星大氣裏,經常會發生閃電的現象。

科學家們根據空間探測器拍攝的照片和發回的資料,大致地描繪出了木星的結構模型:中心部分是一個半徑1萬多千米的固體核心,由鐵和矽組成,溫度高達3萬度;核的外圍是液態金屬氫,厚約36000千米,溫度11000℃,壓力300萬個大氣壓;再往外,就是一片普通的液態分子氫的“海洋”了,厚度24000千米左右,溫度還是很高——5500℃。這樣的“熱海”當然沒有人敢下去遊泳,整個“海”麵由於對流而波濤洶湧,滾滾沸騰。木星就是這樣一個體積龐大的液態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