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到土星,上觀賞一下光環,那可一定很有意思!土星的幾條光環都是繞著土星旋轉的,有的轉得快,有的轉得慢。那奇麗的景色隻有你閉著眼睛去想象了。
土星是個“虛胖子”,它的個兒是地球的750多倍,司它的質量卻隻相當於952個地球。它的密度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隻有地球的1/8,是水的07倍。如果真有那麼一個大海能夠放得下土星的話,那麼土星就會像橡皮球那樣漂浮在水麵上。
這樣看來,組成土星的物質很輕,不可能是固體了。天文學家們早就發現,土星從赤道到兩極,各處的自轉速度不同,這說明土星的外層也同木星一樣是流體。現在一般認為:土星有個直徑大約2萬千米的岩石核心,占土星質量的15%,核心外麵包著一層5000千米左右厚的冰層,冰層外麵是金屬氫,厚度約8000千米,最外麵就是伸展範圍極廣的分子氫層了。
同木星一樣,土星表麵也繚繞著色彩絢麗的雲帶,一條一條地和土星赤道麵平行。從天文望遠鏡看去,雲帶以金黃色為主,還有桔紅色、奶黃色,南北兩極的雲帶是藍中帶綠的。土星大氣的成分也和木星一樣,主要是氫和氦,但是氨的成分比較少,而甲烷的含量比較多。
土星離開太陽幾乎要比木星遠1倍,所以土星表麵的溫度要比木星低。從理論上計算,土星表麵的溫度應該是零下200℃,但實際測定卻是零下170℃左右,這說明土星跟木星一樣,也有自己內部的“熱庫”。土星散發出來的熱量比它從太陽接收到的熱量大1倍還多。
土星、木星這兩顆最大行星之間,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木星自轉很快,土星自轉也不慢,隻要10小時40分就自轉1周;木星由於快速自轉而形狀變扁,土星也沒有逃脫這一規律,它的赤道半徑要比極半徑長6000多千米。但是,土星公轉的速度,比木星要慢,每秒鍾964千米,繞太陽1周等於地球上29年半。看到這裏,你自然而然會想到衛星。原來我們隻知道太陽係裏木星的衛星最多,現在已經發現土星的衛星數量超過了它。
自從1655年,惠更斯發現了土星的第1顆衛星——土衛6以來,到1978年共發現了10顆。近幾年來,“先驅者”10號、11號和“旅行者”1號、2號先後采訪了土星,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現在已經確定的土衛數目增加到了23顆,成為太陽係中衛星最多的一個行星。而且,根據地麵觀測,還發現有幾十個“可疑者”,說不定它們當中有的真可能是土星的衛星哩!土星有這麼多的衛星簇擁著在天空中運行,景色是多麼壯觀啊!
這些衛星由一半岩石和一半冰組成。岩石組成核心,外麵包著冰層。從望遠鏡中看,這些衛星最多是個小小的亮點,其中有一半用望遠鏡也很難看見。“旅行者2號”的探測資料告訴我們:衛星上麵有平原、峽穀、山嶺,也有環形山,真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的20多個新世界哩!
已經確定的20多個衛星,除了土衛8和土衛9以外,都是規則衛星,它們的軌道近似圓形,在土星的赤道麵上繞著土星旋轉,旋轉的方向和土星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一致。除土衛9(可能還有土衛8)以外,這些衛星都是公轉周期等於自轉周期。所以它們也像月亮那樣,始終以同一麵對著土星。
在這些土星衛星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土衛6。這是最先發現的1顆比月亮還要大的土星衛星,也是太陽係中目前所知的唯一有大氣的衛星。“先驅者11號”和“旅行者1號”先後拜訪了土衛6,給它描繪了一幅新的景象:土衛6像1隻熟透了的桔子,表麵掩蓋桔紅色的雲霧,大氣層的厚度達2700千米,超過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占98%甲烷隻占1%;另外還有少量的乙烷、乙炔、已烯等等;大氣溫度隻有零下200℃,氮氣有可能冷凝成微小的液滴,在衛星表麵形成液體氮的湖泊。許多人都關心土衛6上是否有生命,“旅行者1號”的最新探測發現,土衛6的雲層頂端確實有與生命有關的分子,但是這並不能說土衛6上就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