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3)

第十一章

應用石榴食療的竅門

1.鮮石榴:每日食鮮石榴2隻,連食1~3周,可治療津液不足、口燥咽幹、煩渴不休。

2.石榴汁:鮮石榴1~2隻,取石榴搗爛,在開水中浸泡,冷卻後作含漱用,每日多次,經常應用。治口腔炎及粘膜潰瘍。

3.石榴湯:鮮石榴2隻去皮,取果實用水煎煮半小時,加入適量冰糖,冷卻後即成,是夏季上好清涼飲料,時時飲用,有生津止渴、鎮靜安神的作用,並可作醒酒用。

4.焦石榴:石榴1隻,煆炭存性,研細末,每日服10克,加紅糖適量,加熱溶化攪勻後服之,連服1~3周。對便血、痢疾、久瀉不愈、腸炎腹痛有一定療效,對肺虛久咳不止也有效。

應用甘蔗食療的竅門

1.鮮甘蔗汁:甘蔗適量,去皮嚼汁,連食數日,可清熱生津,治熱病發熱、口幹舌燥、渴欲飲涼水者;或夏季氣候炎熱、汗出過多、口幹尿黃量少、渴欲飲涼水者。

2.甘蔗粥:甘蔗汁20~30滴,高粱米30克。如常法煮高粱米成粥,煮爛,再加入蔗汁,晨起作早餐用,連食數日甚至數周。高粱米可止咳喘、蔗汁清熱生津,兩者合用,適用於虛熱咳嗽、口幹舌燥、舌紅少苔者的輔助治療。

3.甘蔗馬蹄(即生荸薺)飲:紅皮甘蔗1段、馬蹄7個。先將甘蔗及馬蹄洗淨,以水同煮成汁,代茶飲,連飲5~7天。用於麻疹等熱病後,餘熱未淨而津液被耗引起的口幹舌燥、渴欲飲水、時有發熱、心煩等。

應用豬肚食療的竅門

1.豬肚丸:白術、牡蠣(燒)各120克,苦參90克,共為細末,以豬肚1個,煮熟研成膏作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30~40丸,米湯送下,1日3~4次,連續服完。治男子肌瘦氣弱、咳嗽漸成癆瘵。

2.玉米餅:用蓮子適量,納入洗淨的豬肚中,兩頭紮緊,置蒸籠中蒸數小時,酥熟打爛,和以麵粉做成餅(鹹甜隨意),數日內分服,可治胃部潰瘍、炎症等病患。

3.生薑燉豬肚:豬肚1隻洗淨,生薑250克(切片)填入肚內,兩端用繩縛緊,久燉爛熟取出生薑後分食豬肚和湯,治胃寒疼痛、泛酸嘔吐。

4.豬肚蘿卜粥:熟豬肚150克、白蘿卜100克,分別切細絲,麻油煸炒,加調味拌勻,盛碗內備用。粳米100克,入水熬粥,再倒入拌好的肚絲,撒些花椒末即可食用。主治小兒疳積黃瘦、水瀉水止、瘡癢痛、齲齒疼痛等症。

5.豬肚白果湯:豬肚1個,洗淨,白果20克(去殼洗淨),共煮湯分數次食用(不加鹽),連食數個,治婦女白帶。

應用帶魚食療的竅門

1.清蒸帶魚:鮮帶魚蒸熟後,取上層油食用,連飲5~7天,能改善肝炎症狀;經常食魚肉能和中開胃,治體虛食欲不振。

2.帶魚木瓜湯:鮮帶魚250克(去腸髒)、生木瓜250克(剝去綠色瓜皮,除去白色瓜核,切成條狀),加清水適量煎湯,飲湯食魚及木瓜,連食數日。可治產後乳汁過少。

3.帶魚小米粥:將500克帶魚蒸熟去骨,加調料,在鐵鍋內用小火炒成帶魚鬆。每次將帶魚鬆15克放入小米粥中拌勻,加油鹽少許服食。常服對神經衰弱者有效。

4.帶魚粉:帶魚火燒存性,研末,每次服2~5克,隔3小時服1次,連服數次,可治呃逆(打嗝)。

應用糯米食療的竅門

1.八寶飯:糯米200克,洗淨浸1宿蒸熟,然後中鋪豆沙,並加蜜餞、棗肉等,蒸透分1~3次食用,連食2~3天,可治中氣不足、乏力、自汗、盜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