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觀察窗應離地麵約1.5米,以觀察處與成人站立時眼睛的觀看水平平齊為宜。
(3)安裝完畢後,要檢查煤氣管路、接頭及水管接頭是否牢固,不漏水、漏氣後,才能按使用步驟啟用。
使用排氣式燃氣熱水器的竅門
1.首先要打開燃氣閥門,然後按動點火器的點火按鈕,直到將火點燃為止。
2.再打開水量調節閥,最後完全開啟進水閥。這時,冷水由導管進入隔膜室,並對離膜產生壓力,使水氣聯動閥隨即開啟,燃氣進入主燃器。若進水閥打開後,發現大火未點燃,而又有燃氣溢出(即可聞到臭味),應立即關閉進水閥,稍停一下後再重開進水閥。如多次均不能將大火點燃,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檢查修理。
3.在開啟進水閥、大火點燃後,一般經45秒鍾即可連續放出熱水,然後根據需要,調節水量調節閥。因為水溫和出水量成反比,出水量(也即進水量)越多,其出水溫度也越低。
4.為節省能源,在淋浴中可暫停使用時(例如擦肥皂等),可將進水閥關閉,使主燃器自行熄滅,而繼續點燃小火。需再使用時,可再打開進水閥。
5.使用完畢,應先關閉進水閥。然後關閉燃氣閥。在關閉進水閥後,如主火仍未熄滅,應立即關閉燃氣閥,否則,將因過熱而損壞熱水器。
6.其他注意事項:
(1)須在確定證明小火點燃後,方可開啟進水閥,點燃主燃器。這也就是說,嚴禁在進水閥打開以後,再去檢查小火點燃器。
(2)在間歇使用時,要防止被剛開始時衝出的高溫水燙傷。
(3)最高水溫不要超過80℃,以防熱水管結垢,影響使用壽命。
(4)準備長期不用時,應將熱水器內的餘水放完。
檢查熱水器的竅門
1.漏氣檢查:檢查燃氣管所用的膠管是否有扭曲、裂紋、老化、鬆脫等現象。如扭曲,可以理直使燃氣通暢;如有裂紋,可用肥皂水抹在裂紋處,觀察是否漏氣,千萬注意別用鼻子對著裂紋嗅聞觀察,以免中毒,對老化膠管應及時更換。
2.熱水器檢查:熱水器使用一段時間後,常會發生熱交換器和主燃器堵塞現象,判斷方法可以從火焰中觀察。若火焰變黃,說明交換器有積炭堵塞,可將熱水器拆卸,倒過來用清水刷,洗刷時嚴禁將水濺到燃燒器和噴嘴上,待幹燥後再安裝使用。
3.水閥過濾紗網檢查:由於交換器產生的雜質經水路從水閥過濾紗網噴出,時間一久便會堵塞濾紗網,影響排水效果,應該拆開水閥過濾紗網,把積在紗網上的積炭清除幹淨。
4.高壓打火跟很難點火燃燒:檢查電池的能量是否充足,檢查打火嘴與熱電渦是否存在積炭,可用無水乙醇清洗。經過以上兩種情況處理還得不到改善,可調整打火嘴和電渦之間距離。以上檢查都應該是在氣壓和水壓正常的情況下進行。
5.打火嘴沒有火花產生:在電壓、氣壓、水壓正常的情況下而沒有打火現象,應該考慮高壓包。如果用戶掌握一些電器知識,可購買同型號的更換。
選購隨身聽的竅門
1.類型:僅僅聽聽音樂,收放機就可以了。如為了錄音或作新聞采訪,應購買收錄機。如為了學習外語,選用國產機是價廉物美。
2.價格:一般而言,價格常常與性能成正比。如果希望聽高質量音樂或有經濟實力,則寧可多花錢也應買一台高檔的進口機,否則,就不必追求高音質,買一台低價的國產機就能滿足需求了。
3.功能:一般性欣賞樂曲,要選用帶自動翻轉、杜比降噪等功能的中檔機。如為了欣賞高保真音樂,並想錄下喜愛的曲子,就必須購買具備調音、交流偏磁錄音、杜比降噪、數字合成式調諧收音等功能的中高檔機。如為了使用方便,可挑選有無線耳機、FM立體聲轉發、快速充電等功能的機型。如為了學習用,要選擇具備多種學習功能,如慢速、跟讀、自講、自聽等功能的國產機,如TT88型。
4.體積:體積與價格成反比。體積小價格貴,性能好,攜帶方便,但因不帶小揚聲器,使用受限製;體積大,價格低,性能差,但常常帶有一隻小揚聲器。用戶應按自己的偏愛作選擇。
5.挑選:挑選的基本方法類似於挑選普通收錄機。另外,要注意的是,由於“隨身聽”體積相對小,各個部件都微型化了,要留意盒倉是否過緊,電源倉是否有不配合、插座是否有不緊密的情況。
使用隨身聽的竅門
1.使用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對照隨身聽進行操作,掌握其使用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領。有些進口產品的各調諧鈕上標有英文,應先弄清英文意思後再操作旋鈕。
2.要檢查電源電壓與使用的電壓是否相符,不相符時,一般通過撥動電壓轉換開關來實現,並且把它徹底固定,以防誤動造成損失。隨身聽不用時應拔掉穩壓電源插頭,以免造成事故。
3.隨身聽的使用場所要求幹燥陰涼。環境溫度應限製在0~40℃之間。長期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環境下工作,對隨身聽的機械和電器性能都會有影響,既會縮短使用壽命,也會降低收聽效果。
4.隨身聽的磁頭、電機等都是關鍵部位,應定期清洗,除去磁頭和壓帶輪上的磁粉和汙垢。在清洗塵埃時要對電機等轉動(滑動)部分適當潤滑,外殼的清潔可用乙醇棉球清洗,切忌使用其他有機溶劑。
5.盡量避免使用劣質磁帶,沒有磁帶選擇裝置的隨身聽不能用鐵鉻帶和二氧化鉻帶,以減少對磁頭的磨損。在普通隨身聽上使用這種磁帶時,效果並不太好。
6.磁帶本身轉動阻力增大時,不要勉強使用,以防影響隨身聽轉動部分的正常摩擦係數。
保養隨身聽的竅門
1.機器應存放在幹燥、通風的場所。
2.機器長期不用時,應將機內電池取出。
3.如發現隨身聽轉速不正常,速度變慢,聲音變輕,聽起來走調時,應及時保養。可先檢查壓帶輪表麵是否沾有油汙或者磁粉,若傳動係統粘附上這些東西,將導致走帶不穩定,抖動增加,放音速度也受到影響,甚至不能使用,這時,需要用藥棉乙醇清洗磁頭與壓帶輪,清洗時應斷開電源,以防不慎將藥棉纏到轉軸上。在清洗磁頭和磁粉後,應等2~3分鍾待乙醇揮發後,方能放入磁帶使用。否則,乙醇沒揮發就放入磁帶,會使磁帶的磁粉脫落,影響放音效果。
4.隨身聽的機械部分應定期清洗油汙。
使用家用攝像機的竅門
1.使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熟悉其各操作鍵的功能。
2.使用的環境宜幹燥、通風。環境溫度為0~40℃,濕度為10%~80%。勿長時間在強烈陽光照射下使用;也勿在有油煙氣的地方使用。
3.應避免在灰塵多的場所使用,以免鏡頭上積聚灰塵。
4.冬天室內,在熱空氣和冰冷的物體接觸時,會形成霧氣。因此攝像機不宜在剛打開暖氣的房間內、充滿水蒸氣和潮濕的房間內使用;也不宜將攝像機從陰涼的環境中帶入濕度相當高的房間內,或從空調的室內或車內帶入濕度、溫度都高的地方使用。在攝像機內已凝聚潮氣時,其結露指示燈就會閃爍數秒鍾,機件本身自動切斷電源,停止工作,以保護磁帶和鏡頭。約需等一小時後,才可操作;有時因環境的差異可能經過數小時才能恢複使用。
5.攝像機應選擇光線明亮處使用,以獲得良好色彩的清晰圖像。在日光燈下就很難獲得自然的色彩。
6.勿讓攝像機碰撞或掉下,以免機器的操作機構受損,性能變壞。
7.如發現機內冒煙或有異常聲音、怪味時,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檢修。
8.使用完畢時,要取出錄像帶,關掉操作開關,去掉線纜,蓋上防塵蓋。取出電池進行充電,以備下次使用。
保養家用攝像機的竅門
1.每次使用家用攝像機後,都要進行適當的清潔。清潔方法可用掃、吹、擦等。一般先用柔軟的毛刷掃一遍外表,然後用“氣吹子”吹,再用細軟的布揩一遍即可。有汗漬的地方,可用濕軟布擦。
2.家用攝像機的鏡頭是重要部件,它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畫麵的清晰度。因此,要經常保持它的清潔,其方法有二,一是盡量減少暴露的機會,在不用或停用的間隙,都應及時合上鏡頭蓋;二是作必要的擦拭。
3.家用攝像機的走帶通道,包括導杆、導柱、隋輪、全消磁頭、磁鼓表麵、音頻/控製磁頭、主導軸和壓帶輪等磁帶要經過的部件。這些部件的工作時間長了,會粘上灰塵和磁帶上掉下的磁粉,故要作定期清潔。清潔可用磁頭清潔液和專用清潔棒(鹿皮和脫脂棉球可代替),蘸清潔液把能和磁帶接觸的所有部位擦洗幹淨。但注意不要用金屬物去碰擊、刮劃通道內任何部位,也不要擰動任何螺絲,改變任何部件的位置,因為這可能會影響整機的性能。
4.家用攝像機的機械傳動方麵的部件、易磨損及老化的部件,應請有經驗的專業維修人員來保養和修理。
5.家用攝像機應存放在陰涼、幹燥,不受陽光直接照射,避免有害氣體侵入的地方。存放3~6個月應取出,通電做錄放等操作,開機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注意取出電池盒另行存放。
6.如周圍環境潮濕,可先開機半小時以上,驅潮後再收藏。最後使用防潮吸濕劑和除氧劑,密封存放,防止鏡頭黴變。
選用攝像機電池的竅門
1.在購買攝像機時,要注意所配電池是否與原機一致(因原裝機本身就配一塊電池)。將電池裝入機內,觀察電量。
2.在購買時,要注意電池外觀有無損壞,電池電壓是否為12伏,以及電池的容量、出廠日期等。電池編號前兩位數如99是1999年生產的,不要買存放時間過長的電池。新買的電池應充電後再使用。
3.使用攝像機時,要盡量減少開關次數,當拍攝完一個場麵再進行下一個場麵的拍攝時,如果時間相隔不長,就不要關機,因為每開關一次機其電能損耗較大。
4.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用手動聚焦、變焦。
5.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電池指示報警,應該立即停止使用,平時用機要帶好備用電池,兩塊電池可輪流使用。
6.拍攝完畢後要及時對電池充電,使用專用充電器,當指示燈由紅變綠,表示電池量已有70%,綠燈滅後再繼續充電一小時,就可停止充電。如充電時間過長,會造成電池生熱,這樣就會縮短其使用壽命。
7.攝像機電池應遠離熱源,防止短路、撞擊和受潮。並不能和化學物品放一起。
家庭攝像的竅門
1.保持鏡頭穩定: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采取正確的姿勢:攝像機扛於右肩,機身緊貼臉部,右手握住變焦按鍵部的把手,右肘緊貼右肋,如有牆壁、櫃子等做身體的依靠則更好。
2.正麵拍攝人物行走情景時,攝像者可預先前行一段距離,然後站住拍攝,利用推、拉鏡頭來選取人物的近、中、遠景,應盡量避免邊走邊拍攝。
3.家庭攝像的內容不像電影和電視那樣緊張刺激。攝像者可運用推、拉、搖、移、俯、仰等多種拍攝方式,使畫麵活潑、動感強烈。切忌攝像師呆在一個位置不動。
4.拍攝外景時,應注意拍攝的內容寓人於景,人景交融。如果鏡頭隻對著人物轉來轉去,就不能讓人感受到美麗的風景,也失去了外景攝像的意義。應當多使用搖、俯和仰鏡頭,可以從人物開始搖向四周景物,或從某一景點開始搖向人物,使人在景中,人景相映。
5.外出旅遊,主鏡頭應放在山水之間,以景色為主:一座山石如果從下往上緩緩仰拍,就會使人想到陡峭。兩峰之間一線天,再稍作旋轉,更給人“險奇峻峭”之感。
6.應盡可能保持拍攝現場光照充足,使攝像機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巧辨電視機圖像質量的竅門
好的彩色電視機,當把頻道選擇開關置於空擋、色調旋鈕放在中間位置時,熒光屏上應出現一個不帶任何顏色的光柵。色調旋鈕調至一端時,光柵偏藍;旋到另一端,光柵偏紅。當把頻道選擇開關置於有彩色電視節目的頻道,並把頻率微調、對比度、亮度和色飽和度都調整好時,熒光屏上應出現鮮豔逼真的彩色圖像。把飽和度旋鈕調至最小位置時,圖像彩色相應消失;調至最大位置時,彩色圖像應出現色彩濃重、圖像模糊、畫麵雜波大的現象。
巧查電視機
靈敏度高低的竅門
把兩台同一類型的電視機放在同一地點,同時接收同一電視台信號。在圖像、伴音分別調至最佳狀態後,逐步縮短天線直至不接天線,或將遠、近程開關置於近程位置,使電磁波進入電視機盡量少。這時就可以比較兩台電視機的接收效果有什麼不同了。圖像清晰穩定、伴音悅耳、噪聲較小者,靈敏度為高。在無電視信號的情況下,打開兩台同一類型的電視機,觀察熒光屏上的噪聲顆粒,多者,其靈敏度高;反之,靈敏度就低。
巧調彩電最佳效果的竅門
要想調出彩電的最佳效果,首先去掉彩色,調成黑白圖像(最好選擇播音員預告節目時調,因為此時圖像變動較少,利於反複對比調試),一個較好的黑白圖像必須具備五個明暗層次(深、灰、淡、和高光、反光)。國產很多家庭的彩電呈黑白狀時,隻具有深、灰、淡三個色調,而缺少高光和反光。高光即受光麵的淡色中最亮的點(如鼻尖、顴骨);反光即背光麵受其他物體反光的色調(比背光深色調稍淡)。調出這“兩光”後,再加上彩色,即可獲得最理想的彩色圖像。
使用大屏幕彩電的竅門
1.大屏幕彩電的熒光屏應朝南或朝北放置,使地球的磁場方向與顯像管內電子束射線方向一致,防止地磁影響色純度。
2.在使用大屏幕彩電時,不要覆蓋塑料布、布套等,在底部也不要墊泡沫塑料。以免影響彩電透氣、散熱。
3.大屏幕彩電的色彩、音量、對比度等要調節適當,這樣觀看效果既佳又省電,還可延長使用壽命。
4.先插上電源插頭,再打開電源開關。不能用插拔電源插頭的辦法開關電視機。不宜頻繁開關電視機。不要隨意調節各種鍵鈕。
5.收看節目和剛關機時,不要搬運和振動電視機,以防損壞顯像管。顯像管要避開陽光照射。
6.收看電視時,可以開一盞小燈,以減輕眼睛疲勞,但不要開日光燈,以免幹擾圖像和伴音。電視機的高度與收視者眼睛平齊時效果最好。同時,電視與收視者間距離要在3米左右。
7.電視節目看完後,不能用遙控器關機,要關掉電視機上的電源,以免電視機長時間通電。
8.夏季收看電視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不要超過3小時。冬季從室外帶回的電視機不要馬上開機,應放置約2小時,使機溫和室溫相一致後再使用。
9.雷雨天最好關掉電視機,拔下天線和電源插頭,以防雷擊。若有室外天線,要將避雷線妥善接地。
10.注意天線與大屏幕彩電的匹配,天線有75Ω、300Ω兩種,要按要求配置。有重影時可調節天線方向或改變電視機的位置。
使用畫中畫電視機的竅門
1.節目預選裝置:主畫麵和副畫麵各有一套節目預選裝置。此外,對比度、亮度和色度的調整也是主、副畫麵各自獨立的。它們的調節和普通電視機相同,不再贅述。
2.副畫麵切入:按下“副畫麵切入”鍵,副畫麵立即出現。當“副畫麵切入”鍵複位後,副畫麵消失。
3.副畫麵位置選擇:一般副畫麵可出現在屏幕任何一個角上。按下“副畫麵位置”鍵,可以使副畫麵順序地變換其顯示位置。
4.主、副圖像交換:按下“主副交換”鍵,可以使主畫麵和副畫麵的節目互換(預選器選台指示隨之互換)。
5.靜止圖像:按下“存儲”鍵,副畫麵即顯示主圖像的靜止畫麵,其內容為按下瞬間的畫麵。如前所述,這個功能隻有使用數字存儲器的畫中畫電視機才具備這種功能。
使用遙控器的竅門
1.使用遙控器時,應將遙控器對準電器的接受方向,左右偏差不能超過25度。
2.使用遙控時,應避免強光,包括陽光、燈光的照射,不然就會影響遙控器的使用效果。
3.遙控器可能使被控電器處於暫時關閉狀態,但不能完全關閉電器。因此不用電器時應及時關掉電器電源,或拔去電源插頭,不能用遙控器關閉電器後就以為全部關掉電器了。
4.長期不用遙控器時,應將盒內的電池取出,以免因電池內電解液漏出腐蝕盒內元件。
5.遙控盒表麵如有塵土、油汙,可用軟布蘸肥皂水擦拭。遙控盒的反射窗口和電器上的接受窗口亦應保持清潔,以免影響正常使用。
除冰箱異味的竅門
1.橘子皮除味:取新鮮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後,把橘皮洗淨揩幹,分散放入冰箱內。3天後,打開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
2.檸檬除味:將檸檬切成小塊,放置在冰箱的各層,可除去異味。
3.茶葉除味:把50克花茶裝在紗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去異味。1個月後,將茶葉取出放在陽光下曝曬,可反複使用多次,效果很好。
4.麥飯石除味:取麥飯石500克,篩去粉末微粒後裝入紗布袋中,放置在電冰箱裏,10分鍾後異味可除。
5.食醋除味:將一些食醋倒入敞口玻璃瓶中,置入冰箱內,除臭效果亦很好。
6.小蘇打除味:取500克小蘇打(碳酸氫鈉)分裝在兩個廣口玻璃瓶內(打開瓶蓋),放置在冰箱的上下層,異味能除。
7.黃酒除味:用黃酒1碗,放在冰箱的底層(防止流出),一般3天就可除淨異味。
8.檀香皂除味:在冰箱內放1塊去掉包裝紙的檀香皂,除異味的效果亦佳。但冰箱內的熟食必須放在加蓋的容器中。
9.木炭除味:把適量木炭碾碎,裝在小布袋中,置冰箱內,除味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