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秘的島與湖

1.“殺人湖”與“死神島”

1984年8月16日的清晨,一位叫福勃赫·吉恩的年輕牧師和其他幾個人正駕駛著一輛卡車經過喀麥隆共和國境內的莫努湖。這時,看見路邊有個人正坐在摩托車上,仿佛睡著了一樣。

但當吉恩走近摩托車時,他發現那個人已經死了。而牧師轉身朝汽車走去時,也覺得自己的身子發了軟。吉恩和他的同伴聞到了一種像汽車電池液一樣的奇怪氣味。吉恩的同伴很快倒下了,而吉恩卻設法逃到了附近的村子裏。

到早上10點半,當局得知已有37人在這條路上喪失了生命,很明顯這些人都是那股神秘的化學氣體的犧牲者。這股化學雲狀物體包圍了有200米長的一段路麵。雖然還沒有進行屍體解剖,但對屍體進行檢查的巴斯醫生斷定這些人都死於窒息,他們的皮膚都有一度化學灼傷。

使這些人喪失生命的雲狀物體是從莫努湖中自然產生的。附近的村民報告說,在前一天晚上聽到轟隆轟隆的爆炸聲。當局注意到湖裏的水呈棕紅色,這表明平靜的湖水已經翻動了。

是什麼引起了這股雲霧?火山學家西格德森認為在最深的水中,通過保持碳酸氫鹽的濃度,微妙的化學平衡使莫努湖發生了強烈的分層。某種東西擾亂了這種分層,使深水中的豐富的碳酸鹽朝著水麵上升。這種壓力的突然變化,釋放出二氧化碳,就像打開蘇打瓶蓋一樣,這一爆發形成了5米高的波浪,使岸邊的植物都倒下了。這股合成的雲狀物也就是密度很大的二氧化碳氣體,這股氣體被風帶到了路上並一直停留在離地麵很近的地方。西格德森說,很明顯在黎明前的這段時間裏,由於天黑使村民看不見這一雲狀物,同時,這股雲霧中含有硝酸,這就使人們天亮時能看見它,也能解釋死者皮膚上的灼傷。但即使這樣,西格德森還是說:“灼傷仍然完全是個謎。”

據調查者說,這一事件是非常奇特的——指它具有致命的作用。技術人員曾考慮過利用這種分層作為能源的一種來源,但後來放棄了這一想法,因為他們害怕由此而引起巨大的氣體爆炸。而現在引起極大關注的是,這種情況可能在喀麥隆其它具有火山口的湖中再次自然地發生,因為這些湖都可能像莫努湖一樣地進行分層。

中國雲南騰衝縣的迪石鄉,有一個“扯萑泉”,此泉是個土塘子,麵積不大,泉水充盈,表麵看來一切正常,但它有股毒性,不但能扯下天上飛禽,還能扯死二三千克重的大鴨子。鳥兒一旦飛臨泉塘上空,就掉地死亡;走獸誤飲泉水,便一命嗚呼。有人前去觀奇獵異,好久不見鳥兒飛過,便向農家買來鴨子作試驗,隻見鴨子哀叫幾聲,掙紮著漂浮二三分鍾,就不再動彈了。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加拿大東部的哈利法克斯約在百公裏洶湧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員們心驚膽顫的孤零零小島,名叫賽布爾島,“塞布爾”一詞在法國語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島”。這個名稱最初是由法國船員們給它取的。

據地質史學家們考證,幾千年來,由於巨大海浪的猛烈衝蝕,使得此島的麵積和位置不斷發生變化。最早它是由沙質沉積物堆積而成的一座長120公裏、寬16公裏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該島已向東遷移了20公裏,長度也減少了將近大半。現在東西長40公裏,寬度卻不到2公裏,外形酷似狹長的月牙。全島一片細沙,十分荒涼可怕,沒有高大的樹木,隻有一些沙灘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島位於從歐洲通往美國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線附近。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島附近的海域遇難,近幾年來,船隻沉沒的事件又頻頻發生。從一些國家繪製的海圖上可以看出,此島的四周,尤其此島的東西兩端密布著各種沉船符號,估計先後遇難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近代的輪船,喪生者總計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員懷著恐懼的心情稱它“死神島”。在西方廣泛流傳著有關“死神島”的許多離奇古怪的神話傳說,令人聽而生畏。“死神島”給船員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促使科學家去努力探索它的奧秘。為了解釋船舶沉沒的原因,不少學者提出了種種假設和論斷,例如,有的認為,由於“死神島”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無比的巨浪,能夠擊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認為,“死神島”的磁場迥異於其鄰近海麵,且變幻無常,這樣就會使航行於“死神島”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導航羅盤等儀器失靈。然而,更令人稱奇的,要數距“上帝的聖潭”僅40公裏的巴羅莫角,這個錐形半島被人們稱為“死亡之角”。

該島的錐形底部連接著湖岸,大約有3公裏長。這裏人跡罕至。直到20世紀初,因紐特人亞科遜父子前往帕爾斯奇湖西北部捕捉北極熊。當時那裏已經天寒地凍,小亞科遜首先看見了巴羅莫角,又看見一頭北極熊沉笨地從冰上爬到島上,小亞科遜高興極了,搶先向小島跑去,父親見兒子跑了,緊緊跟在後麵也向島上跑去。哪知小亞科遜剛一上島便大聲叫喊,叫父親不要上島。亞科遜感到很納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從兒子的語氣中聽到了恐懼和危險。他以為島上有凶猛的野獸或者有土著居民,所以不敢貿然上島。他等了許久,仍不見兒子出來,便跑回去搬救兵,一會就找來了6個身強力壯的中青年人,隻有一個叫巴羅莫的沒有上島,其餘人全部上島去尋找小亞科遜了,隻是上島找人的人全找得沒了影兒,從此消失了。

巴羅莫獨自一人回去了,他遭到了包括死者家屬在內的所有的人的指責和唾罵。從此人們將這個死亡之角稱為了“巴羅莫角”。再也沒有誰敢去那島了。

幾十年過去了,在1934年7月的一天,有幾個手拿槍枝的法裔加拿大人,立誌要勇闖奪命島,他們又一次登上巴羅莫角,準備探尋個究竟。他們在因紐特人的注目下上了島,隨之聽到幾聲慘叫,這幾個法裔加拿大人像變戲法一樣被蒸發掉了。

這一場悲劇,引起了帕爾斯奇湖地區土著移民的極度恐慌,有人幹脆遷往他鄉去了。沒有搬走的發現,隻要不進入巴羅莫角,就不會有危險。

1972年,美國職業拳擊家特雷霍特、探險家諾克斯維爾以及默裏迪恩拉夫婦共4人前往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堅信,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沒有解不開的謎。於是在這年4月4日,他們來到了死亡角的陸地邊緣地帶,並且在此駐紮了10天,目的是觀察島上的動靜。默裏迪恩拉夫人是愛達華州有名的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她拍攝了許多島上的照片,從上麵可以看見許多兔子、鼠、鬆雞等動物,而且島上樹木叢生,鬱鬱蔥蔥,絲毫看不出它的凶險之處。因此,諾克斯維爾認為死亡角一定是當地居民杜撰出來或是他們的圖騰與禁忌而已。

直到4月14日,他們開始小心向死亡角進發,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威脅。拳擊手特雷霍特第一個走進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走在第二,默裏迪恩拉夫人走在第三,他們呈縱隊每人間隔1.5米左右,慢慢深入腹地。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走了不久,就看見了路上的一架白骨。默裏迪恩拉夫人後來回憶說:

“諾克斯維爾叫了一聲:‘這裏有白骨’,我一聽,就站住了,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我看見他蹲下去觀察白骨。而走在最前麵的特雷霍特轉身想返回看個究竟,卻莫名其妙地站著不動了,並且驚慌地叫道:‘快拉我一把。’而諾克斯維爾也大叫起來:‘你們快離開這裏,我站不起來了,好像這地方有個磁場。’”

默裏迪恩拉說:

“那裏就像幻片中的黑洞一樣,將特雷霍特緊緊地吸住了,無法掙脫,甚至絲毫也不能動彈。後來我就看見特雷霍特已經變了一個人,他的麵部肌肉在萎縮,他張開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後來我才發現他的麵部肌肉不是在萎縮,而是在消失。不到10分鍾,他就僅剩下一張皮蒙上的骷髏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沒多久,他的皮膚也隨之消失了。奇怪的是,在他的臉上骨骼上不能看見紅色的東西,就像被傳說中的吸血鬼吸盡了血肉一樣,然而他還是站立著的。諾克斯維爾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我覺得這是一種移動的引力,也許會消失,也許會延伸,因此,我拉著妻子逃出來。”

1980年4月,美國著名的探險家組織對磁場進行了實地鑒定,認為,這裏一旦人進入就必死無疑。

2.“不凍湖”的秘密

南極這個地球上的最南端,當人們一提起它,所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冷”字,想到那人跡罕至的冰雪世界。在南極,放眼望去,皚皚白雪、銀光閃爍。在這14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幾乎完全被幾百至幾千米厚的堅冰所覆蓋,零下五六十攝氏度的氣溫,使這裏的一切都失去了活力,喪失了原有的功能,石油在這裏像瀝青似的凝固成黑色的固體,煤油在這裏由於達不到燃燒點而變成了非燃物。然而,有趣的自然界卻奇妙地向人們展示了它那魔術般的奇跡:在這極冷的世界裏竟然奇跡般地存在著一個“不凍湖”。

科學家們所發現的這個“不凍湖”,麵積達2500多平方公裏,湖水遭到了極其嚴重的汙染,並有間歇泉湧出水麵。科學家們對這個湖的周圍進行了考察,發現在它附近不存在類似於火山活動等地質現象。為此科學家們對於出現在這酷寒地帶的“不凍湖”也感到莫名其妙。

為揭開此謎,前蘇聯考察隊利用電波器在他們基地附近厚達3000米的冰層下,又發現了九個“不凍湖”,這一新的發現使得對“不凍湖”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他們接著對這一“不凍湖”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推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見解。有的科學家提出這是氣壓和溫度在特殊條件下交織在一起的結果。

持這一見解的人指出:在這3000多米冰層下的壓力可達到278個大氣壓,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大地所放出的熱量比普通狀態下所放出的熱量多,而且冰在零下2攝氏度左右就會融化。另外,冰層還像個大“地毯”一樣,防止了熱量的散發,使得大地所放出的熱量得以積存,這樣在南極大陸的凹部就可以使大量的冰得以融化,變為“湖水”。

另有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在南極的冰層下,極有可能存在著一個由外星人所建造的“秘密基地”,是他們在活動場所散發的熱能將這裏的冰融化了。

還有的科學家指出:這是個“溫水湖”,很有可能在這水下有個大溫泉把這裏的水溫提高了,冰給融化了。可有些人反駁說:如果這裏有溫泉水不斷流入湖裏,為什麼湖上的冰冠沒有一點融化的跡象呢?

為了解釋這一問題,人們在冰層上架起了鑽機,取出了冰下的樣品,發現湖底的水完全是涼的,這就說明了在湖下並不存在溫泉,湖水不是由於溫泉而熱起來的。

還有一些科學家推測為:湖水是由太陽曬熱的,他們是這樣解釋的,這個四周被冰山包圍的湖實際上是一潭死水,它很容易聚熱。這裏的冰層起到了一個透鏡的作用,這種透鏡可以使太陽光線聚焦,成了湖上的一個熱源,當陽光照在四麵冰山上的時候就有少量的熱被折射到這個聚焦鏡上,天長日久,就形成了這一冰川上的“不凍湖”。但同時也有人提出為什麼太陽不會把湖上的冰融化呢?如果湖上的冰起到透明鏡的作用,那麼,為什麼在其它的地方沒有這種現象呢?圍繞“不凍湖”的問題,各種推論、猜測紛紛提出,然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科學家能拿出令人滿意、使人信服的結論。這冰山上的“不冰湖”的確太神秘了,它難壞了我們那麼多的科學家,使得他們不得不進一步對它進行綜合考察,力爭早日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使其露出本來麵貌。